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1.
大棚保护地冬季增温及名特蔬菜促早栽培技术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5种大棚保护地栽培方式的气温、土温变化,及其对蘘荷、白扁豆和毛豆的促早效应,并比较了各处理的投入、产出等,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处理间的最高气温差异较小,而最低气温差异较大,5、10、20 cm的3个土壤温度均有较大差异,可见各处理均能有效提高大棚的土温和气温;在大棚双层塑膜覆盖+土壤间隔填埋秸秆处理集成小拱棚覆盖方式下,其增温效应和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22.
基于稻麦增产、秸秆还田、保水保土等功能协调的目标要求,阐述了南方稻田麦稻宽行交互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主要特征,分析了该技术模式所具有的稻麦周年产量稳定增加、稻麦秸秆免耕式全量还田、农田购买性资源减量使用和土壤肥力水平的有效提高等方面的功能,并讨论了该技术模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实验以水稻品种吉农大838为材料,以稻小孩壮秧剂混拌床土为对照,选择不同用量3种菌剂与壮秧剂组合共6个处理,测定水稻播种后25 d秧苗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喷施0.25 ml 360°菌剂处理秧苗与对照相比,根条数、茎基宽、秧苗干重均高于对照,株高略小于对照,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菌剂与壮秧剂适宜量组合施用有提高育壮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溶磷菌wj1的无机磷酸盐(Pi)的转运机制,对溶磷菌wj1磷酸盐特异性转运系统(Ps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土壤中常见细菌的Pst系统进行比较,通过亚克隆构建溶磷菌wj1pstS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利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诱导表达的pstS蛋白对磷酸盐的结合率。结果表明:溶磷菌wj1的Pst系统是由pstS、pstC、pstA、pstB和phoU 5个基因组成,且依次分布于染色体上,这种结构与土壤中常见细菌的大多数菌属相似。溶磷菌wj1的pstS蛋白位于细胞质外,是一种具有信号肽的可溶性蛋白,其空间结构是由2个球状结构域组成。与绿脓假单胞菌的pstS蛋白结构相比,溶磷菌wj1pstS蛋白的活性中心位于两个球状结构域的裂缝中,其中有9个氨基酸参与Pi特异性结合,1个氨基酸通过疏水作用维持蛋白与Pi的结合。溶磷菌wj1pstS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后,使得重组大肠杆菌的无机磷酸盐吸收率显著提高,表明溶磷菌wj1pstS蛋白具有结合Pi的能力,但菌浓度不变时Pi浓度的增加会抑制溶磷菌wj1pstS蛋白对Pi的结合。  相似文献   
25.
水稻根际土壤溶磷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水稻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明确水稻根际溶磷菌株溶磷能力及其对水稻植株及根际土壤磷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溶磷圈法从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具有较强溶解Ca3(PO4)2能力的2株细菌NDW1和NDW3,根据16S r DNA对菌株进行鉴定。以NBRIP为基础培养基,通过正交试验对2株菌株利用氮源、碳源及初始p H进行优化,鉴定菌株的吲哚乙酸(IAA)分泌量,研究溶磷菌对水稻的促生作用,以及对土壤速效磷和水稻幼苗全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菌株NDW1和菌株NDW3分别被鉴定为Enterobacter sp.和Serratia sp.,2株菌株溶磷的最佳条件组合均为葡萄糖、蛋白胨及初始p H 6。2株菌株24 h内最高溶磷量分别为294.95和312.93μg·m L-1,且都可分泌IAA。土培和沙培条件下,溶磷菌NDW3对水稻株高、根长、最大叶长及地上干质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NDW3在2种种植条件下均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速效磷及水稻植株全磷含量。【结论】从水稻根际土壤分离获得2株溶磷能力较好的细菌菌株Enterobacter sp.NDW1和Serratia sp.NDW3,菌株NDW3对水稻的促生作用强于菌株NDW1。  相似文献   
26.
溶磷菌能将土壤中难溶性无机磷酸盐转化为植株能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从而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分别采用从大豆根际土壤中分离的溶磷菌wj1、wj3及其wj1+wj3混合菌液施入土壤中,研究溶磷菌株对吉林省地区主推大豆品种吉育47、吉育99和吉育406盛花期的光合作用、抗逆作用、生长量以及含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溶磷菌菌液处理对3个品种大豆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wj1和wj3单菌种菌液处理增加了3个品种大豆盛花期的光合作用,混合菌可显著降低盛花期3个品种的蒸腾速率,从而提高植株水分利用率。wj3菌液对大豆盛花期生长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对根瘤的生长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wj1和混合菌明显增强3个大豆品种植株的抗性。wj3和混合菌液对吉育406叶片中全磷量影响不显著,其它大豆根茎叶的全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wj1处理的根茎叶中全磷含量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因此,wj1的综合促生能力优于wj3,更适合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27.
以迟熟中粳稻品种"南粳44"为试材,研究了麦秸全量还田条件下,225、300和375 kg/hm23个施N水平及其基肥、蘖肥、穗肥施N配比分别为4∶4∶2、4∶3∶3和4∶2∶4等处理对稻米蛋白质含量及淀粉粘滞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蛋白质含量随施N量增加而增加;当施N量一定时,随着穗肥N素比例的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也不断增加。N素运筹对稻米RVA谱不同特征值的影响程度区别较大,峰值粘度、热浆粘度和最终粘度在所设处理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而崩解值、消减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在所设处理间的差异则不显著。该文还对稻米淀粉粘滞性特征值及稻米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鲜食蚕豆产量及生长的影响,笔者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垄作、平作、垄作覆盖地膜、垄作覆盖地膜和稻草、平作覆盖地膜、平作覆盖地膜和稻草对蚕豆产量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垄作覆盖地膜、垄作覆盖地膜和稻草提高了土壤温湿度;垄作、垄作覆盖地膜、垄作覆盖地膜和稻草增加了鲜食蚕豆干物质积累;垄作、垄作覆盖地膜、垄作覆盖地膜和稻草都能提高鲜食蚕豆产量。垄作、垄作覆盖地膜能提高鲜食蚕豆产量,研究结果可为鲜食蚕豆高产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9.
沿江地区香沙芋覆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香沙芋浅沟覆膜栽培,配套增密种植、生长期1次机械壅土及配方施肥等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不仅能增加产量,而且省工节本的效果也很明显,平均每667 m~2较传统种植方式净增效益6 320元左右。  相似文献   
30.
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大棚鲜食蚕豆在100 cm等行距、(130 cm+70 cm)宽窄行和(160 cm+40 cm)宽窄行3种行距规格下分别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的收益、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蚕豆间作黑塌菜表现为收益高、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蚕豆在较宽行距下间作莴苣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蚕豆间作豌豆表现为成本高、收益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