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盆栽模拟淹水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仅秸秆泡田、覆盖、秸秆混施8 cm、秸秆混施16 cm、秸秆混施24 cm和秸秆混施30 cm共7个处理,研究在不同麦秸还田方式下,秸秆泡田耕作过程中0~60 h田面水氮磷及化学需氧量(COD)动态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混施还田处理下,上覆水总氮浓度、硝态氮浓度和COD总体呈下降...  相似文献   
42.
土壤溶磷微生物及其对植物促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磷微生物可使土壤中难溶性或不溶性磷转化成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从而提高土壤供磷水平,此过程是农田磷源可再生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溶磷微生物的种类、在土壤中的生态分布特征、溶磷机制、对植物的促生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并根据目前溶磷微生物的利用现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3.
玉米群体冠层内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变化特性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为了探明玉米群体内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用Li-1600型稳态气孔仪分别测定了3个不同株型的玉米品种(“四密25”、“农大3138”、“吉单159”)群体冠层内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和冠层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群体冠层内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型,中午12:00达最大值;气孔导率的日变化近似单峰型,在上午10:00达最大值。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冠层变化均为:上层叶>中层叶>下层叶: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4.
为明确高蛋白野生大豆籽粒高蛋白形成过程中特有的遗传规律,本试验以高蛋白栽培大豆为对照,对两类材料整个生育期叶片氮同化物相关指标,及根瘤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Sγ1)和豆血红蛋白基因(Glba)表达量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型大豆间存在明显差异。R3之后,栽培大豆比野生大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趋势明显。野生大豆叶片GSA在R3之前增长明显,R3之后下降缓慢。整个生育期间野生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都要高于栽培大豆。野生大豆根瘤中GSγ1表达量在R3之前明显高于栽培大豆,R3期之后相反。从V6开始直到成熟,栽培大豆根瘤Glba的表达量都要高于野生大豆。说明野生大豆生育前期氮代谢各种物质的合成代谢较旺盛,而且能长时间的保持叶片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是籽粒高蛋白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手段与环节。"生物化学"课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将5种不同的实践教学过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进行了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结果显示在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方面均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6.
当前全球新能源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在全球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方面,新能源发展呈现一些新动向。随着金融危机对各国产业冲击程度日益加深,各国对新能源利用商业化及产业联动意识逐渐增强,新能源发展必将受到高度重视,以及各国必将在短期内制定新一轮新能源发展规划。本文从全球新能源发展动向出发,分析了新能源发展结构变化和全球布局,归纳总结了危机背景下新能源发展新趋势,为我国今后新能源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低温处理对不同品种水稻苗期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在寒冷地区选择耐低温伤害的品种,对于生产实践有重要意义。从SOD、POD含量的变化可以说明植株本身在冷害条件下植物体内的保护体系发生了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使植物在冷害温度下得以适应。  相似文献   
48.
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确定最佳田间配置,设置不同种植带宽和玉米大豆行比的5种不同田间配置,对玉米产量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宽与玉米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玉米吐丝后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形成呈显著正相关,最佳田间配置为2.0 m 2:2处理,即带宽2.0 m,行比2:2,玉米产量为9590.16 kg/hm2,大豆产量为1525.79 kg/hm2,其土地当量比为1.52,表现出较强的套作优势,套作模式下的系统产量高于净作模式,可以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高产的田间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播期与品种类型对生育期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水稻旱作条件下不同类型品种选择适宜播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早熟粳稻、中熟粳稻、晚熟粳稻3种类型的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播期(分别为4月25日、30日、5月5日、10日、15日),研究各品种类型水稻旱作产量、生育表现及农艺性状的特点。【结果】水稻产量表现为早熟粳稻>晚熟粳稻>中熟粳稻。早熟品种在播期Ⅴ下灌浆期、晚熟品种在播期Ⅱ下拔节期SPAD相较于其他播期处理有明显提高,且早熟品种晚播,晚熟品种适当早播有利于上三叶叶面积的增加。随着播期推迟,干物质积累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早熟品种的株高也同样表现出相同趋势。合理的播种期有利于籽粒增长,分期播种对水稻旱作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影响较小,但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较大,变异系数达到20.9%和23.7%。【结论】在吉林省中部地区水稻旱作栽培,早熟粳稻品种在5月10—15日播种,中熟及晚熟粳稻品种在4月30日—5月5日间播种,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0.
佛山——伊丹友好交流中心是为促进佛山市与日本伊丹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兴建的.该中心是一座三层高的灰瓦白墙日式建筑,其独特、清新的气质为人们所瞩目.与之配套的庭园为了使其与建筑物和谐协调,及营造一种日本园林意境和建筑环境,我们采用了以日本园林风格为指导的庭园布局与,设计.一、庭园设计友好交流中心内庭被连接门厅和和室的玻璃连廓分隔为两个小庭园,在这两个小庭里,我们尝试用“枯山水”和“池泉筑山庭”这两种园手法来表达日本园林的两种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