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林业   27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由广西凭祥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引进米老排种子,在岛东林场进行育苗技术、苗木物候和生长规律初步研究,从而总结米老排育苗技术和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海南省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了解生态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类型构成和存在问题,围绕对生态公益林的规模和布局进行优化调整,促进海南省生态公益林进入有效保护和良性发展的轨道,提出海南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
以海南东北部次生林、半红树林、木麻黄与琼崖海棠混交林、木麻黄与大叶相思混交林4种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对样地0~100cm土壤层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林分类型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土壤pH介于2.57~6.14之间,均属于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0~52.17g酸性土-1,只有半红树林有机质含量达到中等水平;土壤全氮含量介于0~1.73g树林有-1之间,半红树林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森林类型;土壤全磷含量介于0.01~0.28g-1树林明-1之间;土壤全钾含量介于0.05~1.41g-1全钾含之间;土壤有效磷含量介于1.05~14.36mg-1磷含量之间;土壤速效钾含量介于0~1.36mg-1效钾含之间;土壤硝态氮含量介于0~6.81mg-1态氮含之间;土壤氨态氮含量介于0~6.1mg-1氨态氮之间。  相似文献   
34.
以海南岛文昌市和临高县次生林、椰子林和相思林3种森林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法对其土壤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文昌市和临高县不同林分间土壤差异性明显,存在地域性区别。临高县相思林土壤化学特性明显优于文昌市,说明相思林对于临高县的土壤特性改良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临高县5种森林类型不同土层化学性质。[方法]以临高县5种森林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法对5种森林类型不同土层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5种森林类型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在不同土层呈现差异,同一森林类型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也存在差异,同一森林类型不同营养元素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变化其变化规律不同。[结论]该研究为临高县森林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依据海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南省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海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海南省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37.
利用样地调查法对文昌市5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容重木麻黄林最大(1.574 g/m3),大叶相思林最小(1.454 g/m3);总孔隙度大叶相思林最大(46.187),木麻黄林最小(42.177);土壤含水率椰子林最高,平均达到7.957%,而木麻黄林含水率最小,平均为1.032%。pH在4.81~6.59,相思林、木麻黄林和桉树林均为极强酸性(pH 4.5~5.5)土壤,次生林和椰子林为弱酸性土壤。该研究准确评估文昌市5种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性,可为营造热带混交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选择不同径阶的木麻黄无性系标准木各3株作为生物量及其空间分配特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径阶木麻黄无性系地上部分平均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70.82%,地下部分占29.18%,这说明地上部分生产量高;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以树干最大,果最小,表明树干是该树种的主要组成部分,且随着林龄的增加,树干生物量分配比例有增加趋势;相反,树枝、树叶、果生物量分配比例逐级降低。不同径阶木麻黄地上(干、枝、叶、果)和地下(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配比例均约为4∶1,说明该树种地上、地下两部分分配比例遵循一定的生长规律,受木麻黄生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9.
[目的]在文昌市岛东林场低效木麻黄纯林中开展近自然经营改造技术试验,对3种模式下的树种生长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出最佳的配置模式。[方法]采用方差统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0个树种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量生长情况进行整体比较。[结果]伊朗紫硬胶、非洲楝第1年和第2年均表现出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速度较快,相反檀香紫檀、琼崖海棠和黄槿生长速度较慢,其他树种表现不一,并将树种分为3类,第1类为速生树种,有非洲楝和伊朗紫硬胶;第2类为中生树种,有麻楝、花梨,山竹、大叶相思、母生;第3类为慢生树种,有琼崖海棠、黄槿、檀香紫檀。[结论]根据近自然化原则、树种生态特性和垂直结构理论,选择花梨、非洲楝和檀香紫檀混交模式作为低效木麻黄林下近自然改造的首选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40.
对引种的湿加松示范林进行虫害监测调查,结果表明1hm2的湿加松示范林样地内有2种有害生物危害,即马尾松毛虫(发病株率86%)和桃蛀螟(发病株率8%),湿加松平均每株有马尾松毛虫11条,感病指数达到4级;桃柱螟数量较少,只有个别树上有虫,感病指数为1级。通过化学防治手段,采用热力喷雾机进行林内大面积喷放,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为未来发生类似情况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