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林业   28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以海南省白沙县演替早期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分析了林下天然更新树种的结构、种类、多样性、种群优势度以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为优势树种的早期天然次生林下天然更新的乔灌木树种共 47 种,其中乔木类(大、中、小)树种 24 种,占更新层总株数的 30.11%,占更新层总重要值的 41.30%。更新层中,以银柴(Aporusa dioica)、九节(Psychotria rubra)、三桠苦(Evodia lepta)、山石榴(Catunaregam spinose)等喜光灌木或亚乔木树种的天然更新数量多,属于聚集分布的种群;以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为主的 31 种乔木树种属于优势度中等更新树种;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桢楠(Machilus chinensis)等 12 个乔木树种虽优势度较小,但这类树种则是该次生林顺行演替后期的关建树种,在未来的森林经营中应予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52.
陆文  薛杨  林之盼 《热带林业》2010,38(2):46-47,45
随着林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相应人工林病虫害的发生逐年递增,特别是海南省木麻黄苗圃常见病虫害不断出现。文章通过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长期的实践与调查,海南木麻黄苗圃常见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海南典型人工林枯落物持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不同人工林枯落物持水特征。[方法]获取木麻黄、桉树、相思和次生林4种树林下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的枯落物,对枯落物持水率和吸水速率等持水性能进行测定。[结果]半分解层持水率大于未分解层,枯落物的持水率与持水时间有良好的相关性,枯落物未分解和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和吸水时间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V=axt拟合,其方程拟合程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4个试验区平均枯落物未分解层最大持水率从大到小顺序为次生林、相思林、木麻黄林、桉树林;4个试验区平均枯落物半分解层最大持水率从大到小顺序为木麻黄林、相思林、桉树林、次生林。[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海南省人工林植被对水资源形成过程的调控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4.
以海南省白沙县演替早期天然次生林为对象,分析了林下天然更新树种的结构、种类、多样性、种群优势度 以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为优势树种的早期天然次生林下天然更新的乔灌木树种 共 47 种,其中乔木类(大、中、小)树种 24 种,占更新层总株数的 30.11%,占更新层总重要值的 41.30%。更新层中, 以银柴(Aporusa dioica)、九节(Psychotria rubra)、三桠苦(Evodia lepta)、山石榴(Catunaregam spinose)等喜光灌 木或亚乔木树种的天然更新数量多,属于聚集分布的种群;以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为主的 31 种乔木树种属 于优势度中等更新树种;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桢楠(Machilus chinensis)等 12 个乔木树种虽优势度较小, 但这类树种则是该次生林顺行演替后期的关建树种,在未来的森林经营中应予以重点保护。  相似文献   
55.
以文昌市低效木麻黄林下补植树种选择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文昌市沿海防护林现有低效、健康的木麻黄林分和临近海岸的树种进行了统计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生长适应性、抗逆性和景观价值3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果表明,筛选出该林分混交造林的10种适宜改造目标的树种,分别为降香黄檀、大叶相思、琼崖海棠、檀香紫檀、麻楝、非洲楝、山竹、母生、黄槿、伊朗紫硬胶。  相似文献   
56.
明确土壤养分特征对于绿化苗木场养分管理及指导优质苗木生产十分重要。选取琼山绿林绿化苗木基地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壤(0~40cm)平均pH 4.23,属于强酸性土壤。土壤肥力处于二~六级水平,属于低肥力土壤。表层土壤(0~20cm)养分含量与下层土壤(>20~40cm)差异不显著(P>0.05)。除土壤硝态氮外,其他养分指标变异不大。各类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标。上述结果说明,除使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外,平衡施肥也是该苗场后期需要加强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57.
为了更好的管理与保护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本研究以海口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探究2018-2021年土壤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养分含量、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土壤沉积物的物理性质没有很显著性的变化,相对于夏季来说,秋季的变化较为明显,并且在各采样点的下游其物理指标变化最显著。(2)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含量基本保持稳定,有机质含量表现为下游>上游>中游。(3)Cu和Zn的含量高于所参考的背景值,并且在下游的积累现象较为严重。(4)土壤沉积物中的各项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8.
国内湿加松文献分析及对海南省湿加松发展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NKI对我国湿加松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和整理,论述了湿加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并对比湿加松在海南省引种、繁育、生长和利用的相关研究结果,介绍了湿加松在海南的发展现状和综合开发利用途径,以期为其在海南省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9.
以临高县滨海台地5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法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总孔隙度木麻黄林最大(46.168%),桉树林最小(39.46%)。土壤毛管孔隙度马占相思林最大(22.57%),次生林最小(18.95%)。土壤含水率木麻黄林最高,平均达到27.85%,而次生林含水率最小,平均为4.34%。土壤pH在4.81~6.59之间,相思林、木麻黄林和桉树林均呈极强酸性(pH4.5~5.5)土壤,次生林和椰子林呈弱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则在0.34~28.68 g/kg之间,有机质含量的排序为马占相思林木麻黄林桉树林次生林椰子林,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呈递减趋势。全氮含量在0.10~1.63 g/kg之间,马占相思林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椰子林最小;全磷含量在0.21~1.74 g/kg之间,桉树林全磷含量最高;全钾含量在0.16~2.15 g/kg之间,马占相思林含量最高。有效磷含量在0.98~132.46 mg/kg之间,次生林有效磷含量最高;速效钾含量在3.03~27.35 mg/kg之间,椰子林速效钾含量最高。铵态氮含量在1.38~5.15 mg/kg之间,硝态氮含量0.56~3.51 mg/kg之间,其中马占相思林硝态氮(平均2.29 mg/kg)和铵态氮含量(平均3.93 mg/kg)最高。同一森林类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总体也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60.
李华  薛杨  林之盼 《热带林业》2010,38(2):52-52,26
文章主要以东方市退塘还林现状与结果为依据,分析东方市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建设现状及发展概况,从某一侧面探讨东方市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