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2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甘蔗5×4不完全双列杂交后代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甘蔗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节间长,单茎重,出汁率,锤度和盆产糖量8个性状的抗盐遗传主要是由基因加性效应决定的,而盆产蔗量,重力纯度,蔗法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4个性状的抗盐遗传则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民控制,怦状 父本gca方差多数大于母本gca方差,说明甘蔗抗盐育种中父本选择的重要性。品质状性的h^2B多在60%以上,暗示它们在早期阶段选择效果较好。研究发  相似文献   
22.
对3个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后代BC1进行真实性鉴定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探讨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传递方式。利用2对鉴定斑茅真实杂交后代的特异引物对3个甘蔗与斑茅BC1进行鉴定,采用根尖分生区细胞去壁低渗涂片法制片,显微拍照计数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3个BC1材料均为斑茅的真实杂交后代,崖城01-69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1=120 m+1 sm,其染色体按2n+n方式传递;崖城01-116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2=118 m+4 sm,其染色体传递方式为2n+n;崖城01-134的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21=120 m+1 sm,其染色体传递为2n+n。推断甘蔗与斑茅BC1的染色体以2n+n的方式传递。  相似文献   
23.
以45个家系甘蔗实生苗为供试材料,对蔗茎产量、甘蔗蔗糖分、有效茎、茎径、株高、甘蔗纤维分6个影响甘蔗产业经济效益最大的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经济遗传值(经济育种值)分析,结果表明:29个母本中,粤农73-204、德蔗93-88、CP84-1198、粤糖85-177、HoCP93-746、桂糖96-44、云蔗89-351、CP88-2143和湛蔗74-141等经济育种值高;26个父本中,CP84-1198、福农91-4621、粤糖89-240、CP81-1254、桂糖00-122、云瑞99-601、云瑞05-808、云瑞03-806、ROC22和福农95-1702等经济育种值高;45个家系中粤农73-204×CP84-1198、福农91-4710×粤糖89-240、HoCP93-746×福农91-4621、CP84-1198×ROC22、粤糖91-976×CP84-1198、HoCP93-746×ROC22、CP88-2143×粤糖97-76、桂糖96-44×ROC10、云蔗89-351×CP84-1198、湛蔗74-141×CP81-1254、HoCP93-746×湛蔗74-141、德蔗93-88×云瑞99-601、ROC11×桂糖91-116等经济遗传值高,可作为选育甘蔗新品种的重点家系。  相似文献   
24.
新品种介绍     
  相似文献   
25.
甘蔗15个家系有性和无性世代6个主要经济性状变异模式的分析表明,有性世代除丛有效茎数外,其他性状的群体均值低于无性世代,而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多超过无性世代.显示出基因型—环境互作对甘蔗早期世代性状表达的效应.世代间性状表现的重演能力,以株高和锤度最强,茎径、丛有效茎数和丛重稍弱,锤重最弱.根据2个世代性状的变异模式和重演能力,CP72-1210×崖84-153和新台糖1号×崖71-374被认为是理想的高糖组合;崖79-222×崖84-153和粤农73-204×科5是理想的高产组合.针对这些组合的性状遗传变异特点,采用相适应的选择策略,有可能筛选出符合甘蔗育咱目标的高产高糖无性系.  相似文献   
26.
甘蔗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甘蔗13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方差分析与广义遗传力分析,除重力纯度外,其他12个性状在不同的品系(种)间都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可通过杂交予以改良,且纤维分、田间锤度、公顷合纤维量、茎径属高度遗传性状,重力纯度、出汁率,公顷产糖量属低度遗传性状。通过相关分析表明,茎径和单茎重对产量的贡献是主要的,而对于甘蔗蔗糖分则取决于田间锤度和蔗汁蔗糖分,公顷含糖量却以茎径、单茎重、公顷产量为主要,但也不可忽视甘蔗蔗糖分。通径分析进一步证实:茎径对产量,蔗汁蔗糖分对甘蔗蔗糖分.甘蔗蔗糖分、茎径对公顷含糖量的重要性。此外,也要协调好株高、茎径、公顷有效茎之间的关系和出汁率、甘蔗蔗糖分、纤维分之间的关系,方可达到高产高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甘蔗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与抗旱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利用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研究甘蔗苗期水分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与甘蔗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Fv/Fm、Fv/Fo、Yield、Rfd等荧光参数随水分胁迫强度增强而下降,变化幅度因品种抗旱性强弱而异。水分胁迫下上述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可作为简便易行的抗旱性强弱诊断指标在甘蔗抗旱育种上应用。  相似文献   
28.
利用OS5-FL叶绿素荧光仪研究干旱胁迫下蔗叶叶绿体荧光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甘蔗耐旱性关系。应用干旱胁迫下蔗叶活性氧代谢变化等耐旱鉴定指标鉴定参试品种的相对耐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甘蔗生长受抑制,蔗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叶绿体DCIP光还原活性下降,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提高;叶绿体荧光参数Fv/Fm、Fv/Fo、T1/2均明显降低,表明干旱胁迫使蔗叶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PSⅡ潜在活性受到抑制;研究还表明干旱胁迫下蔗叶叶绿体光合量子产额(Yield)及其潜在活性(Fds/Fs)降低,说明干旱胁迫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和二氧化碳同化过程。上述荧光参数的受抑程度因品种抗逆性能而异,不抗旱品种降幅明显高于抗旱品种。最后讨论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甘蔗抗旱育种及抗旱鉴定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9.
采用NCⅡ交配设计,估算了甘蔗5个外引品种和4个自育亲本无性系8种形态和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加性遗传方差对形态特征起着重要作用,而非加性遗传对品质性状的作用更重要.按一般配合力效应评价亲本品种,认为“ROC1”、CP57-614、CP72-1210、崖84-153和崖73-512是大多数形态和品质性状的最好配合者.根据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20个杂交组合中,“ROC1”×崖73-512、“ROC1”×崖71-374、CP57-614×川57-416、CP57-614×崖73-512、CP65-357×崖71-374、CP65-357×崖84-153、CP67-412×川57-416和CP72-1210×崖84-153被认为是较佳的组合,结果说明要扩大这些优良组合后代的种植,以提高选择优良品种的机会  相似文献   
30.
 太子参茎尖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繁殖、生根等关键技术。不同发育阶段适宜培养基组成:茎尖培养基MS+NAA0.5mg/kg +BA0.5mg/kg,出苗率86.7%。继代繁殖培养基MS+NAA0.5mg/kg +BA 0.5mg/kg和MS+NAA1.0mg/kg +BA0.5mg/kg。生根培养基1/2MS+IAA1.0mg/kg,生根率为76.7%,茎尖组培苗移栽成活率85.2%,定植成活率100%,近3年研究一个简易、快速、实用太子参工厂化育苗生产程序已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