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2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内源激素驱动下的千年桐种源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福建省11个千年桐种源种子,并于2010年按随机区组设计在福建省建阳市蕉溪采育场进行田间试验。本试验设置12个区组,每区组设11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00 m2,每小区栽植25株,测量其苗高、地径。采取二年生叶片,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引种的11个种源的GA3、ZR、IAA、ABA 4种内源激素,并用改进的投影寻踪方法,用投影值的大小确定优良种源。结果显示:种源的优劣排序为莆田>政和>周宁>尤溪>建阳>屏南>沙县>福鼎>柘荣>蕉城>福安。从内源激素对千年桐生长的影响角度进行优良种源的选择,为种源早期选择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2.
在简要介绍国内外水稻株型研究概况基础上,从直立穗型基因遗传及精确定位、穗型与群体结构和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关系、穗型与籽粒灌浆和品质的关系、北方水稻穗部性状比较研究、理想穗型设计原理与参数、北方粳稻穗型改良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本研究主要成果,并通过与国内外同类研究比较论证了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指出今后需要进一步发掘利用新的直立穗型遗传资源,丰富遗传基础;利用分子标记聚合穗颈维管束发达,一次枝梗数及其着生粒数多,二次枝梗偏向穗轴上部分布、食味好等有利基因,使产量和品质在更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平衡;同时,明确迄今直立穗型品种仍然局限于粳稻的遗传和生理生态机制,探索在籼稻特别是杂交籼稻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3.
在“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育种理论指导下,亚种间杂交为中国北方粳型超级稻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中国北方栽培粳稻品种为试材,利用籼粳特异性标记Indel与SSILP分析了不同年代与地区北方粳稻品种的籼型血缘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育成品种籼型基因型频率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籼稻血缘含量与每穗粒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有效穗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进一步对籼粳杂交育成品种的8个产量与品质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发现,育种家通过“选择”将控制穗粒数与粒重的籼稻增产基因GN1a、GS3部分固定于北方粳稻基因组中,淘汰了适口性差的籼稻高直链淀粉基因Waxy以及不符合北方农民收获习惯的籼稻落粒基因qSH1,同时保留了北方粳稻原有的理想株型基因DEP1,宽粒基因qSW5.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籼粳杂交优势利用理论”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34.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通过设置80%、65%、50%和35%土壤田间持水量(FC),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碳、氮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短葶山麦冬的水分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短葶山麦冬叶片色素含量对水分胁迫响应规律不同.块根发生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绿素a+b(Chla+b)、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重度胁迫(35%FC)降低了Chla+b、Chla、Chlb含量.胁迫后期,水分胁迫显著降低Chla、Chla+b及Car含量.块根膨大期之前,80%FC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块根膨大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水分胁迫对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因生育期而不同,至胁迫末期表现为随土壤含水量降低而减少.胁迫初期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胁迫时间延长,中、重度胁迫显著提高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有利于其抗旱.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烤烟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施用量对贺州旱地 K326 烟叶品质的影响,为明确 K326 品种烤烟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的施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烤烟品种 K326 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施 肥为对照(CK),于 2021 年在贺州富川开展烤烟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基肥施用量(1 500、1 725、1 950 kg/hm2 )试验,分析不同烤烟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量对烤烟品种 K326 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烟叶产 量和平均单叶质量随着施 N 量的提高呈现增加趋势,而烟叶产值和上等烟比例均以烤烟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 1 950 kg/hm2 处理最高。1 500、1 725、1 950 kg/hm2 处理烟碱含量均在适宜范围,而 CK 烟碱含量偏高。中部叶的 化学成分协调性排序为 1 500 kg/hm2 处理 >1 725 kg/hm2 处理 >1 950 kg/hm2 处理 >CK,上部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 排序为 1 500 kg/hm2 处理 >1 950 kg/hm2 处理 >1 725 kg/hm2 处理 =CK,总体以 1 500 kg/hm2 处理最好;中部叶的 物理特性排序为 1 500 kg/hm2 处理 >1 950 kg/hm2 处理 >1 725 kg/hm2 处理 >CK,上部叶的物理特性排序为 1 500 kg/hm2 处理 =1 725 kg/hm2 处理 =1 950 kg/hm2 处理 >CK。感官质量以 1 500 kg/hm2 处理和 1 725 kg/hm2 处理较好, 具体表现香气质较好和香气量较足,中部叶刺激性明显较小。综合评价以 1 725 kg/hm2 处理得分最高。【结论】 对贺州旱地 K326 施用烤烟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的用量为 1 725 kg/hm2 时,烟叶产量和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36.
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千年桐人工林林隙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千年桐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千年桐人工林冠林隙大小以10-20 m2居多,占36%,30-40 m2所占面积比例最大,为42.81%;扩展林隙中≤50 m2的小林隙最多,所占面积百分比最大的区间为75-100 m2。扩展林隙的形状指数主要集中在1.20-1.30,而冠林隙的形状指数在各范围内的分布差异不明显。林隙的形成年龄大多≤2 a。  相似文献   
37.
在按照近自然经营的原则及措施进行抚育管理和常规经营的千年桐生态林中分别选取3块样地,分析其土样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经过近自然经营后的千年桐生态林土壤的含水量,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常规经营的千年桐林;土壤容重、比重和碳氮比则小于常规经营的千年桐林.由此可见,千年桐生态林的近自然经营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状况,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8.
林晗 《饲料研究》2023,(4):40-44
试验旨在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黄粉虫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相近肉仔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公、母各半)。对照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添加4%、8%和16%的黄粉虫粉替代豆粕。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1~42日龄,8%替代组、16%替代组肉仔鸡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4%替代组鸡肉的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肉仔鸡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4%替代组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肉仔鸡日粮中使用4%黄粉虫粉替代豆粕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9.
福建岛屿林业科技论文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林业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有助于科学认识林业研究发展动态,追踪研究重点和热点。以中国知网( 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Excel统计1980-2015年福建岛屿林业科技论文的文献数量年动态、主要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涉及学科与研究层次等,探讨福建省岛屿林业科学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对福建岛屿林业的科研投入、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0.
为了促进平潭岛合理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别选取平潭岛快速城镇化开发初期2005—2011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指标数据进行生态安全评价与分析,并选取尚未进行大规模开发的2001年作为生态状态基础年份进行对比。根据国内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与平潭岛实际情况,筛选了海岸带与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70个因子组成指标体系,建立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平潭岛的生态安全状况,发现平潭岛的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达到良好级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通径分析法探讨可能影响平潭岛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的因子,进行驱动力分析发现驱动力因子、响应因子以及状态因子决定了平潭岛生态安全状况;通过趋势预测发现平潭岛未来10 a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从良好状态进入生态安全程度较高的理想状态。重点研究平潭岛未进入实验区之前的生态安全状况,进入实验区建设之后的生态状况由于时间较短,数据并未实时准确获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