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福建龙岩成酥花生是龙岩一大特色产业,特别是湿考型成酥花生以香酥脆闻名,年加工能力达2.6万t。但新罗区常年种植花生面积2000hm^2左右,其中春播花生650hm^2左右,秋播花生1300hm^2左右,年产花生0.8万t,只能满足三分之一的加工需求,为提高花生产量,增加湿考花生原料供应,进行花生春播高产栽培配套试验,为春播花生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薯新品种龙津薯1号不同茎蔓节段栽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龙津薯1号不同茎蔓节段的栽培效果,对一、二、三、四、五等5个苗段分别测定种植效果,结果表明:一苗段(茎尖30 cm)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2770.0 kg,极显著高于其他苗段;苗段越往基部产量越低,但二、三、四苗段间差异不显著,与第五苗段对比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因此生产上应尽量使用一苗段,适当使用二、三、四苗段,淘汰五苗段;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结薯时间、单株结薯数,以及薯块大、中、小比例。  相似文献   
13.
介绍紫色甘薯新品种龙津薯1号在国家甘薯(南方特用组)区试中7个试点的种植表现,并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包括规范化育秧、大田插秧及大田管理等内容,为机械化作业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福建龙岩新罗区农业人口27.3万人,占总人口的58%,耕地面积1.71万hm2.人均占有耕地373m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在海拔200~700 m的占85%,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产量,提高种植效益,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杂交中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福建省2006~2010年连续5年10个不同生态条件的杂交中稻联合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应用AMMI模型和相应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结果表明:以基因型效应为主的有千粒重,以环境效应为主的有生育期、产量、穗长、株高、穗实粒数,以基因型与环境间互作效应为主的有有效穗;千粒重、穗长、有效穗性状的稳定性好,受栽培环境及G×E互作效应影响较小,其次为生育期和株高,第三为穗实粒数,最差的为产量,受栽培环境及G×E互作效应影响大,因此选育、引种和利用适合福建省杂交中稻品种时,需考虑性状的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间互作效应,才可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7.
龙津薯3号是龙岩龙津作物品种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的紫色甘薯新品种,于201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鲜薯产量高,花青素含量较丰富,抗蔓割病、中感薯瘟病等特点,适合福建薯区推广种植。介绍了龙津薯3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龙津薯1号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施N 9 kg处理的甘薯产量最高,达3432.5 kg。  相似文献   
19.
对2个花芸豆地方品种“龙芸1号”“龙芸2号”进行种植密度试验和施肥水平试验,探讨2个品种的产量水平和不同农艺措施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芸1号产量极显著地高于龙芸2号;种植密度以株距35 cm、畦包沟宽1.2m、每畦种2行、每穴播种2粒,施肥水平以每667 m2基肥施三元复合肥15 kg农艺措施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用两系不育系SE21S作母本与龙恢158、新恢2号等恢复系测交,进行两系制种技术研究。通过调查SE21S的特征特性可知,SE21S属光被型核不育系,育性稳定、制种纯度高,是较为理想的两系优质不育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