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氮素供应对章丘大葱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氮素供应对大葱生长和氮素营养的影响,以章丘“大梧桐”品种为试材,设置0、210、280、420 kg/hm 4个供氮水平,通过动态取样,监测大葱全生育期植株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分析不同处理对大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葱生长呈“S”型,定植后一个月间处于缓苗越夏期,生长停滞,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几乎为零。8-10月份大葱快速生长,月均每株积累量分别达1.5 g、3.2 g和6.4 g,同时对氮素吸收量增加,分别为23.7 kg/hm、25.5 kg/hm和35.7 kg/hm。施氮能显著增加大葱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吸收量,至收获两者分别提高21.1%和12.1%。施用氮肥能实现增产增收,然而供氮不足与过量都会使两者失衡。从品质来看,氮肥能提高大葱可食部位维生素C含量,但可溶性糖含量略有降低。大葱施氮量为280 kg/hm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2.
甘露寡糖对仔猪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选用约克×荣昌二元杂交仔猪2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1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75%的甘露寡糖;Ⅱ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60d,分30日龄和60日龄两次前腔静脉采血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为:30日龄时,Ⅰ组仔猪的E-玫瑰花环率(E-RFGR)和植物血凝素(PHA)的淋巴细胞转化率(19.73%,44.93%)与Ⅱ组(15.63%,40.55%)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60日龄时,Ⅰ组仔猪的E-RFGR和PHA的淋巴细胞转化率(31.47%,61.56%)与Ⅱ组(11.92%,42.22%)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经过一定的适应期后.能极显著地提高仔猪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3.
山东省设施蔬菜施肥量演变及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山东省是中国蔬菜的主要产区,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0%以上,设施蔬菜的面积占全国的近50%。1994~1997年山东设施蔬菜年平均施肥量达到N1351kghm-2、P2O51701kghm-2和K2O539.6kghm-2,在这段时间内施肥量逐年增加,2004年的施肥量与1997年相比氮肥和磷肥的用量有所减少,钾肥的用量有所增加,有机养分占总养分的比例明显增加。设施蔬菜土壤养分表观平衡为氮磷钾均盈余,且盈余量较大。设施蔬菜在大量施肥的情况下,肥料的利用率较低,1997年寿光设施蔬菜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为21.33%,磷肥的表观利用率只有2.82%,钾肥的利用率较高达到61.34%。大棚蔬菜土壤pH值与露地相比有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土壤。山东省不同地区大棚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差异较大,以地处鲁西的德州最低,寿光的最高,平均达到205.4mgkg-1。不同地区大棚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差异很大,寿光设施蔬菜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最高,平均为225.2mgkg-1,土壤有效磷具有明显的积累效应,设施种植时间与土壤有效磷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550**,n=35)。土壤母质类型对土壤速效钾具有一定的影响,寿光设施蔬菜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最高,平均为369.7mgkg-1。土壤速效钾也具有明显的积累效应,设施种植时间与土壤速效钾含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502**,n=35)。设施表层土壤中水溶性钙的含量平均为337.9mgkg-1,土壤水溶性镁的含量平均为67.8mgkg-1,明显高于露地土壤。设施蔬菜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露地土壤。  相似文献   
64.
设施菜地土壤养分演变规律及对地下水威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1994~1997年山东寿光设施蔬菜年平均施肥量达到N 1351.2kg hm-2、P2O5 1701.2kg hm-2和K2O 539.6kg hm-2;2004年与1997年相比,氮肥和磷肥的用量减少,钾肥的用量增加,有机养分的比例增加。日光温室蔬菜氮肥、磷肥、钾肥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1.33%、2.82%、61.34%。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土壤。寿光日光温室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平均205.4mg kg-1;速效磷的含量平均为225.2mg kg-1,具有明显的积累效应,与设施种植时间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r=0.550**,n=35);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369.7mg kg-1,也具有明显的积累效应,与设施使用时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0.502**,n=35)。设施表层土壤中水溶性钙的含量平均为336.0mg kg-1,土壤水溶性镁的含量平均为70.6mg kg-1。日光温室土壤中微量元素除硼外,含量均高于露地土壤。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严重,而且上升迅速。  相似文献   
65.
山东省典型覆膜作物地膜残留情况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阐明山东省地膜污染现状及地膜残留系数,2011—2014年采用问卷调查及取样检测方法对山东省典型覆膜作物(棉花和花生)的地膜残留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定点试验监测方法研究地膜残留系数,以期为山东省残膜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0个调查地块的土壤耕层地膜残留量范围介于5.33~46.99 kg/hm~2,平均23.91 kg/hm~2,未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值标准,地膜污染状况较轻。统计分析表明,农田土壤地膜残留量与地膜厚度呈反比,与覆膜年限呈正比;与壤土区相比,砂土区地膜残留风险较小。受地膜厚度、覆膜年限、覆膜比例和土壤质地的综合影响,花生和棉花种植区的地膜残留量相当。3年的定点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和花生的地膜残留系数分别为13.02%和8.56%,维持生产和地膜回收现状不变的情况下,两种作物的种植年限分别超过21年和19年,地膜残留量将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值标准,成为残膜污染区域。因此,不能忽视地膜残留的防治工作,要以预防为主,注重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66.
盐碱土壤调理剂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以糠醛渣、腐植酸尿素等为主成分研制的盐碱土壤调理剂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氮、磷、钾用量相同的情况下,与速效肥料处理相比,盐碱土壤调理剂处理的玉米生物量增加1.86%~48.56%,叶绿素含量增加2.60%~4.77%,植株的氮、磷、钾吸收量增加3.51%~64.2%,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2.77%~14.28%,土壤氮、磷、钾增加0.70%~9.46%,土壤含水量增加11.29%~11.36%,土壤pH值下降0.03,土壤EC_(25)降低15.8%~20.10%。说明施用盐碱土壤调理剂能促进玉米生长,增强玉米叶片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67.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该文阐明了新媒体的内涵,分析了影响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吉林农业大学学报》为例,提出了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的路径:加大约稿力度,严格审稿,加强编辑过程质量控制,应用新媒体技术,加大优先数字出版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培养现代编辑人才等.实践证明:选择上述路径,可以大大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效率,提高科技期刊的综合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8.
调控措施对日光温室黄瓜伤流液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以农民习惯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滴灌两种水氮调控措施对黄瓜产量、伤流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的根系伤流强度均明显高于夜间|且随生育期延长,伤流强度和伤流量呈升高趋势,但受根系生长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后期升幅较小。伤流液中的氮素形态以硝态氮为主,含有大量游离氨基酸。与当地习惯施肥模式相比,通过秸秆还田调节土壤C/N措施可以显著增加伤流量和伤流液中硝态氮、铵态氮、游离氨基酸和钾含量,增强了根系活力,也促进了作物对N、K养分的吸收,略增产1%,差异不显著|而受灌溉频率的影响,滴灌措施下植株伤流液的上述指标都显著降低,产量降低13.1%,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9.
焦油是烟草产品燃烧时主要的危害物之一,对于烟草的降焦减害是整个烟草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烟丝降焦、滤嘴降焦和烟纸降焦3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的各种降焦方法及特点,分析了各种降焦方法的作用原理及效果,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酸化土壤化学改良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酸化直接导致了耕地土壤理化性状变差,并打破了原有的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最终导致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筛选合适的化学改良剂及其适宜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闲地土壤和果园表层土壤酸化比较严重,在这类土壤上施用化学改良剂的效果较好,生石灰、轻烧粉和轻烧粉石灰氮各半混合这三种改良剂在其用量为1‰时可以提升土壤pH 2个单位,达到很好的改良效果。若农田土壤酸化不很严重,则不适宜用化学改良剂来改良土壤,必须要用时应适当降低其改良剂的用量,用量为0.5‰~1.0‰较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