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71篇
农学   43篇
基础科学   45篇
  37篇
综合类   317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213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为了研制一种木蝴蝶-苦荞-绿茶复合袋泡茶,并进行配方工艺优化、冲泡条件优化和抗氧化活性评价。先以感官审评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工艺最优配比;在最佳组基础上,以感官得分和黄酮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试验进行冲泡条件优化,得出最佳冲泡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袋泡茶最佳配方工艺为:绿茶0.5 g,苦荞、木蝴蝶比例3∶1,粒度为10目,每包质量3 g;最佳冲泡方法为:水温93℃、水量120 mL、时间6 min。上述条件下得到的袋泡茶综合得分为0.909 6分,总黄酮含量为75.8 mg/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8.62±0.46)%,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68.42±1.83)%,说明抗氧化活性能力佳。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袋泡茶茶汤香气浓郁、滋味醇爽、回甘明快、澄清不浑浊,该研究为木蝴蝶-苦荞-绿茶复合袋泡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22.
旨在研究前列腺素家族中生殖领域鲜有报道的PGD2成员对单一环境下黄体细胞内分泌功能及其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解析其在黄体退化中的作用机理,为全面探析前列腺素家族成员的生物学作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采集空怀母山羊黄体中期的卵巢组织,通过胶原酶II消化和胰酶差速离心法分离纯化以获得山羊黄体细胞。采用DMEM/F12进行离体培养,观察不同离体培养时间的黄体细胞生长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法和细胞形态特征鉴定黄体细胞,将PGD2设置三个不同梯度确定其对黄体细胞作用效果的剂量依赖性关系。最后,通过PGD2最佳依赖性剂量处理黄体细胞,利用ELISA法检测黄体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黄体细胞的凋亡率及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mRN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经突触素(synaptophysin, SYP)特异性表达蛋白鉴定,成功分离并获得了山羊原代黄体细胞。细胞形态实时观察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离体培养5 d时黄体细胞胞质饱满、外形紧凑、形态清晰可见,并且黄体细胞的内分泌P4  相似文献   
923.
为评价石榴皮止泻散的体外抑菌效果,将石榴皮止泻散制成水煎液,采用平板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平板法体外抑菌试验中每1 mL含1 g生药的石榴皮止泻散水煎液孔周围有明显的抑菌圈,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0和15.7 mm;试管稀释法测定石榴皮止泻散对大肠杆菌的MIC为25 mg/mL,MBC为50 mg/mL。结论,石榴皮止泻散水煎液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924.
冷暴露是导致畜禽生产力低下的应激源之一,是负责非颤抖性产热的棕色脂肪组织(BAT)和诱导性棕色脂肪(iBAT)主要生理激活因子。下丘脑是机体脂肪储存和消耗中的主要控制中心。文章综述下丘脑不同区域和神经元参与调节白色脂肪组织(WAT)褐变和BAT产热的研究进展、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系统作用于脂肪细胞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调控脂肪细胞褐变及产热机理,旨在深入了解冷暴露下畜禽产热机制,为在生产中降低其维持能量、提高生产性能和动物福利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5.
为了发现高活性的除草化合物,设计合成了29个N-(5-(3,5-二硝基苯基)噻唑-2-基)-2-苯氧乙酰胺类衍生物(Ⅵaa~Ⅵbc),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认其结构。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化合物Ⅵaa的空间构型。以单子叶植物稗草和双子叶植物生菜为供试靶标,采用平皿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结果显示:多数化合物在100 mg/L下对稗草和生菜的生长抑制率达70%以上;整株茎叶喷雾法测定结果表明:在375 g/hm2下,化合物Ⅵam、Ⅵas、Ⅵat、Ⅵav和Ⅵaw对生菜的鲜重抑制率达80%以上,其中化合物Ⅵas的抑制率为100%。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750 g/hm2下,化合物Ⅵas对玉米、高粱、水稻、大豆、亚麻和油菜均有不同程度的药害,但对高粱的药害程度最小,明显低于对照药剂2,4-D。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用18.17 g/hm2的化合物处理生菜叶片72 h后,叶片叶绿体被膜扭曲变形,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散乱,部分类囊体发生断裂。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Ⅵas对过氧化氢酶(CAT)活...  相似文献   
926.
在位于哈尔滨市区的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基地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人工林中心区域设置10 m×10 m观测样地,于2015年5—10月份的树木生长季期间,在距离样地150 m处布设翻斗式雨量计(HOBO RG3-M)和3个自制雨量筒测定大气降雨量(作为对照)、在样地内十字交叉布设13个自制雨量筒测定样地穿透雨量、选取5株蒙古栎作为标准观测样木测定样地树干茎流量;将采集的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茎流样品,使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经硝酸酸化处理后,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hermo Scientific ICE-3500,美国)测定样品中K、Ca、Na、Mg、Cu、Fe、Zn、Mn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分析城市蒙古栎人工林伴随降雨分配过程中的金属元素变化特征和输入规律。结果表明:(1)大气降雨、林内穿透雨、树干茎流中,8种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各不相同,但均为树干茎流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大于穿透雨金属元素质量浓度;除K、Na元素外,其他6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在降雨分配中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茎流、穿透雨、大气降雨,即降雨穿过冠层后,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增加。(2)生长季内8种...  相似文献   
927.
以宁杞1号为研究材料,对枸杞不同树龄的物候期、枝条生长量、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3年龄植株的萌芽期、展叶期、现蕾期、开花期、新稍生长期均较其他树龄提前,尤其以萌芽期、展叶期、新稍生长期提前更明显。枝条日生长速度与树龄的关系表现为低龄树大于高龄树,即树龄越小,枝条生长越快,树龄越大枝条生长就越慢。不同树龄叶片光合速率从强到弱依次为13年树龄、17年树龄、8年树龄、5年树龄、22年树龄。最高的13年树龄比最低的22年树龄叶片的光合速率高出37%,不同树龄叶片叶绿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树龄增大叶绿素含量逐步降低,以22年树龄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28.
为了诊断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某牧场养殖藏羊的死亡病因,本试验无菌采集病死羊的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和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革兰染色镜检呈葡萄串状或单个短链成对排列,可分解糖类,MR-VP结果为阳性,16S r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登录的其他金黄色葡萄球菌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98%以上,证明所分离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部分喹诺酮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万古霉素和氯霉素高度敏感,对头孢他啶和多西环素呈中介耐药,而对氨苄西林、多黏菌素B、四环素、新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和红霉素共8种抗菌药呈耐药。本试验为日喀则地区羊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用药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29.
本文对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中发现的一株杂菌进行了镜检和ITS测序比对,初步鉴定为肉质碘光盘菌(Iodophanus carneus);并对该菌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30.
宁夏南部山区张杂谷13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引种示范推广实践,从适宜种植区域、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宁夏南部山区张杂谷13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