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农学   21篇
  20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3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玉米营养品质的遗传研究与育种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概述了我国玉米子粒营养品质的现状,对主要营养品质性状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及组成的遗传及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子标记与基因定位以及营养品质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国内玉米营养品质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32.
通过分析栽培玉米、多年生二倍体大刍草和多年生四倍体大刍草的减数分裂构象,获得了支持玉米属基本染色体数X=5的新细胞遗传学证据。栽培玉米(2n=20)表现出10个二价体的规则减数分裂,故为典型的异源四倍体。此外,在这3个物种的四倍体(2n=20)材料中观察到次级联会现象,那里,在终变期一中期Ⅰ染色体形成1个至5个组,每组含两个二价体,表明部分同源染色体组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3.
玉米自交系48-2和R08辐照后代M_3株系遗传变异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玉米自交系辐射诱变后代的性状遗传变异规律,促进突变体的高效选择和利用,本研究用3种剂量梯度的60Coγ射线对玉米自交系48-2和R08的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处理,用32个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对48-2和R08及其辐射诱变后代M3株系等103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48-2和R08 M3株系位点多态信息量(...  相似文献   
34.
一、前言穗重型杂交玉米是高产玉米类型之一,此类杂交种以单株生产力高为主要特征。其不足之处是大穗与高秆紧密连锁,倒伏往往成为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如何通过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大穗生产潜力,而又能克服容易倒伏之缺点,是获取进一步高产、  相似文献   
35.
36.
以49个普通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了玉米籽粒蛋白质及其构成的16种氨基酸含量间的多元相关与回归关系。结果表明,大多数氨基酸及其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氨基酸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分别有4种呈线性回归关系,5种呈二次曲线关系,7种呈三次曲线关系。以营养品质性状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做测度指标,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可将蛋白质及16种氨基酸含量聚为4个大类。对各类中的典型性状如赖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选择,可能会有效地提高玉米品质育种中蛋白质构成的改良效率。  相似文献   
37.
玉米远缘选系主要性状的遗传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目前生产上使用的7个骨干自交系为母本,以19个玉米远缘杂交选系为父本,按7×19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配制133个杂交组合,分析其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和遗传参数。配合力效应分析表明,不同材料及其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表现复杂。在19个选系中,1183的单株产量、穗粗和穗行数一般配合力(GCA)效应表现突出,均为正向值最大,其次为1164、1157和1193。不同组合及其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差异也较大,其中组合K389×1162和156×1193单株产量SCA效应较大。遗传参数研究表明,产量及产量组成性状加性效应远比非加性效应重要,在实践中应注意选用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的亲本来配制组合,此类性状中穗粗和穗行数的狭义遗传力最高,达70%以上;穗长和秃尖长相对较低,低于40%,其余性状居中,界于50%~70%。因此在实践中对穗粗和穗行数进行早代选择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38.
玉米辐射诱变系表型及SSR 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玉米自交系R08和48-2及其9个和13个辐射诱变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表型性状与SSR标记研究各诱变系与相应基础材料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诱变系在吐丝期、株高、株型、粒色及单株产量等性状和分子水平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R08诱变系12、17和48-2诱变系23、27、28、29、31表型变异较大,R08诱变系16和48-2诱变系22、26、33表型变异则相对较小;R08和48-2与相应诱变系位点多态性信息量(PIC)分别在0.18~0.70和0.34~0.83之间,平均分别为0.46和0.61;诱变系与R08和48-2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在0.474~0.842和0.463~0.782之间,平均分别为0.712和0.645。诱变系与基础材料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39.
从132对SSR标记筛选出32对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对3个玉米自交系K305、K169和698-3的118个航天诱变SP3株系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自交系的诱变后代中分别检测到129、154、181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分别检测出1~13、1~12、2~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分别检测到3.96、4.63、5.00个;每个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平均为0.501、0.587、0.708,变幅分别为0.061~0.930、0.129~0.935、0.092~0.914;与各自对照的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689 4、0.792 4、0.741 7,变幅分别为0.604 7~0.782 9、0.649 4~0.889 6、0.624 3~0.854 6。UPGMA聚类分析以0.75为尺度,将3个自交系的诱变株系分成4、5、6类。航天搭载可创造丰富的遗传变异,拓宽原品种的遗传基础,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诱变效果存在差异,K305诱变效果最为明显,698-3次之,这些遗传变异与农艺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40.
玉米分蘖性和多穗性的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概述了玉米分蘖性和多穗性的表现特点及其遗传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基因效应、遗传相关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其遗传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