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60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53篇
  56篇
综合类   394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8篇
园艺   10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慈溪野生杨梅为砧木,由上一年从山上挖掘,培植1a后实行劈接法高接换种,砧木直径3~11cm不等.结果表明,不同粗度砧木平均嫁接成活率(嫁接后15d调查)为84.2%,嫁接保存率(嫁接后1a调查)75.2%.以砧木直径3~5 cm和5~7 cm的嫁接成活率与保存率为最高,分别达到87.5%、81.3%和84.4%、78.1%;东魁杨梅与野生砧的亲和力最强,荸荠种次之,白杨梅最弱;砧木粗度越大则愈合速度越慢;不同品种接穗高接亲和力越大,则生长势越强.高接后一般第3年开始少量结果,第4年有一些产量.  相似文献   
42.
为了研究灌溉管网非恒定流计算机实现方法,基于非恒定流的基本原理及其特征线(MOC)解法,探讨了采用节支关联表和支节关联表建立管网结构信息,并对管网数据进行储存、计算和结果输出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通过数组储存不同的节点类型及管网参数供计算机调用。通过实例对典型喷灌管网的非恒定流过程进行了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储存管网结构信息简单方便,计算机能够快速识别节点类型并调用相应的边界条件子程序,本方法可用于复杂灌溉管网的非恒定流建模与分析。  相似文献   
43.
【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的土地资源,促进该区域植被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使区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方法】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龙滩流域的植被为研究对象,对该流域11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2种农地、自然荒草地、人工牧草地、撂荒草地、灌木林地、5种乔木林地)的植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流域内共调查到种子植物56科166属254种,其中裸子植物门3科7属13种,占流域总科、总属、总种的5.36%、4.22%、5.12%;被子植物门53科159属241种,占流域总科、总属、总种的94.64%、98.78%、94.88%。在被子植物门中,双子叶植物纲有50科134属205种,单子叶植物纲有3科25属36种,两纲物种分别占流域总种数的80.71%和14.17%,占该门物种总种数的85.06%和14.9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植被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农地物种丰富度低,人工牧草地、撂荒草地和灌木柠条林地居中,乔木林地(山杏、山毛桃、油松、侧柏、青杨)和天然荒草地高;物种多样性表现为马铃薯农地的物种多样性低,覆膜农地、人工牧草地、撂荒草地及灌木柠条林地居中,自然荒草地和乔木林地比较高;物种均匀度表现为农地、撂荒草地、人工牧草地及灌木柠条林地的均匀度高,自然荒草地居中,乔木林地低。【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演替恢复时间差异是产生植被多样性差异的基础,也是该区域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护需要考虑的重要要素。  相似文献   
44.
针对黄淮海平原典型中低产土壤砂姜黑土黏粒含量较高,土壤有效水分库容较低,严重限制作物生产的现状,该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外源改性物料的添加对土壤持水性能及小麦生理的影响,以期获得农田水分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盆栽试验设置常规氮磷钾(control,CK),常规氮磷钾配施下的添加秸秆(straw returning,SR)、秸秆碳(straw carbon,SC)和粉煤灰(fly ash,FA)处理,维持土壤相对含水率在80%,培育小麦至抽穗期,开展为期10 d的干旱胁迫试验。结果显示SR和SC处理提高了土壤持水能力,且处理间的差异较小;FA处理因其表面富含大量疏水性结晶矿物,土壤相对含水率下降较快,迟效水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但土壤速效水含量显著提高。不同改性措施均有提高小麦叶片相对含水率,减轻干旱胁迫的趋势,但在极端干旱胁迫下,FA处理叶片相对含水率不仅明显低于其余处理,且作物体内积累大量丙二醛、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田间管理中砂姜黑土相对含水率应维持在38%(SR)、36.5%(SC)和24.5%(FA)以上,当土壤相对含水率低于30.78%(SC)、28.43%(SR)和22.5%(FA)时将会对作物生理产生不可逆的伤害。鉴于秸秆优良的保水性能,粉煤灰“富水,不保水”的特性,秸秆与粉煤灰的配合施用将利于砂姜黑土的改良。相关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5.
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黄花蒿生长特性和青蒿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黄花蒿生长、生物量分配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设3个密度水平: 高密度(111111株/hm2)、中密度(55555株/hm2)和低密度(27778株/hm2)。 各密度设3个施肥水平(复合肥,N-P2O5-K2O为15-15-15): 不施肥、低肥(60 kg/hm2)和高肥(120 kg/hm2)。结果表明,黄花蒿对密度和养分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其中密度是植株大小、生物量分配和产量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而青蒿素含量由施肥水平决定。相同施肥水平下,黄花蒿的基径与分枝数均随密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大,其单株生物量也随密度的降低而显著增大; 中、高密度黄花蒿的支持结构生物量分数均显著大于低密度,低密度黄花蒿的根生物量分数和根/冠比显著大于中、高密度。相同密度下,施肥水平对黄花蒿的单株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其生物量分配。低密度下,黄花蒿根生物量分数和根/冠比随施肥水平的增高而显著降低; 高密度下,黄花蒿叶生物量分数随施肥水平的增高而显著增大。所有处理中,低密度低施肥水平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最高,中密度低施肥水平的叶产量和青蒿素产量最大。本试验条件下,黄花蒿栽培以密度55555株/hm2、 施肥6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46.
公猪精液PRRSV变异株检测及NSP2、ORF5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RT-PCR方法从某猪场精液中检测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变异株(NSP2 1 594~1 680 bp缺失)核酸阳性.提取1份阳性样品病毒核酸测定和分析其NSP2和OBF5全基因序列,结果表明NSP2基因由950个氨基酸组成,与CH-1a、VR-2332等经典PRRSV相比481位缺失1个氨基酸、532~560位连续缺失29个氨基酸,与JXA1、HUN4等毒株具有相同的缺失特性;ORF5基因第13、151位为具有强毒特性的精氨酸(R),存在4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分别位于30~32、35~37、44~46和51~53位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测定序列与JX-A1、HUN4等毒株关系最近,与CH-1a、NVSL等同属一个大分支,而与BJ-4、P129、RespPRRS MLV、VR-2332等处于不同分支.研究证实公猪精液可携带PRRSV变异株,因此猪场(群)在人工授精和引进精液时必须强化检疫和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47.
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农业观光园建设的莺要目标,针对国内现阶段农业观光园的发展状况,根据农业观光园的特点,提出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应在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旅游项目,挖掘经济效益,并从生态保护、经济开发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48.
从NCBI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rojects/mapview/map)下载鸡Z染色体上全部基因完整的cDNA,最终共有626个基因的CDS序列纳入统计分析.使用CodonW(1.4.2)进行密码子偏性分析,确定了CGG、AGC、UGC等26个密码子为Z染色体基因表达的"最优"密码子.对应分析表明,影响鸡Z染色体基因表达的密码子偏性的主要因素分别为GC3s、基因的表达丰度、GC含量、CDS长度及氨基酸的疏水性.鸡Z染色体基因表达的密码子用法受到了核苷酸组成偏好的显著影响,这种核苷酸组成偏好很可能是突变偏畸、固定偏畸及基因转换导致的.对于鸡这种群体有效规模较大的群体,密码子的偏性更有可能是核苷酸组成偏好及选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运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候选功能基因在表达水平上检测不同交配组合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存在的差异,选取正常DDK品系小鼠和BALB/c品系小鼠,进行不同组合交配.选取8个功能基因EGF,EGF-R,TGF-α,Bcl-2,Mcl-1,C-myc,H-ras,LIF作为候选基因.结果表明,在2细胞期有EGF,Bcl-2,Mcl-1 3个基因进行表达,且3个基因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4细胞期有6个基因进行表达,EGF,Bcl-2,Mcl-1,EGF-R 4个基因表达差异显著(P<0.05);在8细胞期有7个基因进行表达,EGF,Bcl-2,Mcl-1,EGF-R 4个基因表达差异显著(P<0.05).杂交胚胎从8细胞期之后即桑葚期开始发生凋亡现象,因胚泡形成障碍,而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候选基因中Mcl-1,Bcl-2,EGF,EGF-R基因在胚胎细胞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并且与正常胚胎相比杂交胚胎中差异基因的表达均下调,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间接地引发早期胚胎致死现象.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且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可能超过耕地,成为掣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不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实现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将成为一个难圆的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