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1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67篇
  17篇
综合类   238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21.
以"巴莱姆"为试材,研究U形双干整枝方式对越冬茬辣椒的植株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U形整枝技术,对植株进行拉枝定型,在生长前期可控旺促壮,根系生长发育明显增强,根系活力增加15.44%;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加,上层和下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CK高3.47%、3.46%,净光合速率分别比CK高1.58%、7.92%;盛果期、后期的增产效果显著,总产量比CK增加993.69 kg/667 m2,增产7.34%。  相似文献   
622.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一类物质[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现今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和园艺植物[2]。植物生长调节剂依据对植物茎顶端的作用方式分类,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抑制剂和植物生长延缓剂三大类[3]。植物生长延缓剂能够抑制植物茎部近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伸长和生长速度,而对顶端分生组织不产生作用。但由于作用特点是抑制赤霉素生物合成,所以其抑制作用可以被赤霉素逆转,根据抑制赤霉素合成过程中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季铵类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合物和酰基环己烷二酮三类[4]。  相似文献   
623.
利用RAPD技术对绥芬河水系三块鱼属 (Tribolodon)的金滩头、黑滩头和雅罗鱼属的东北雅罗鱼 (Leucis cuswaleckiiDybowsk)进行属间、种间遗传物质相似性分析。样品取于溯河生殖洄游期 ( 4~ 6月 )。结果表明 ,金滩头和黑滩头种间的RAPD指纹图谱带型差异显著 ,平均带纹相似系数为 0 .3 0 ,遗传距离为 0 .70。东北雅罗鱼与金滩头和黑滩头属间的平均带纹相似系数分别为 0 .13和 0 .16,遗传距离为 0 .87和 0 .84。根据绥芬河水系金滩头和黑滩头间的遗传距离 ( 0 .70 ) ,将二者划分为 2个不同物种 ,即珠星三块鱼 (TribolodonhakonensisG櫣nther)和三块鱼(T .brandtiDybowski)。  相似文献   
624.
【目的】为明确气候变化对宁夏北部引黄灌区玉米产量的影响,合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粮食安全。【方法】选取1961—2020年气象站点数据和产量数据,结合气候倾向率,M—K趋势分析,自回归分布滞后(ARDL)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玉米生长季气候变化特征,研究了引黄灌区玉米生长季各气候要素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1)各个区域最高温、最低温、平均温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除陶乐呈下降趋势外,其他地区大气压均呈升高趋势。风速和日照时数大致呈现西南高东北低。各地区降雨量变化趋势均不显著,除中宁、惠农呈减少趋势外,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呈升高趋势。各地区的相对湿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2)引黄灌区各个市(县)玉米单产总体均呈上升趋势,用5年滑动平均法拟合出的趋势产量能较好地反映出引黄灌区各市(县)玉米产量增长特征,从而进一步反映因生产力和国家政策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实际产量变化情况。在空间分布上,产量中心虽有部分年份出现南移现象,但整体仍保持向东北方向移动的趋势。3)最高温、最低温、平均温、相对湿度是影响引黄灌区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风速次之。【结论】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各气象因素对不同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5.
【目的】试验旨在揭示豫西黑猪背最长肌肌纤维组织学、肌纤维类型和成肌调控相关基因发育性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平均体重约为60、75、90、105和120 kg共5个体重阶段的豫西黑猪,每个体重屠宰3头,共15头,公母随机。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快慢肌类型组成和纤维组织学特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成肌调控相关基因生肌决定因子(myogenic differentiation,MyoD)、配对盒7(paired-box 7,Pax7)、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肌细胞增强因子2C (myocyte enhancer factor 2C,MEF2C)和肌纤维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yHC)亚型的mRNA表达量。【结果】随着豫西黑猪体重的增加,肌纤维密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在75 kg时极显著高于其他体重阶段(P<0.01),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整体呈上升趋势;慢肌面积占比在60和105 kg时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体重阶段(P<0.05;P<0.01),快慢肌所占面积总百分比在90 kg时极显著低于其他体重阶段(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MyHCⅠ基因mRNA表达量在75和105 kg时极显著高于其他体重阶段(P<0.01),MyHCA基因mRNA表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MyHCX基因mRNA表达量在60 kg时达到最高,而MyHCB基因mRNA表达量在75 kg时极显著低于其他体重阶段(P<0.01);MyoDPax7、MSTNMyoGMEF2C基因mRNA表达量分别于60、75、90、120、120 kg时达到最大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MSTN基因外,MyoGMyoDPax7和MEF2C基因均与肌纤维形态和MyHC基因各亚型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P<0.05;P<0.01);通过对120 kg的豫西黑猪和杜洛克猪比较发现,两者间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肌纤维密度,以及MyHC和相关成肌调控基因mRNA表达量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豫西黑猪60~120 kg生长阶段,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整体呈上升趋势,肌纤维密度呈下降趋势;在肌肉发育过程中,纤维类型组成的变化主要是Ⅰ、ⅡA、ⅡX型肌纤维向ⅡB型肌纤维的转化;与杜洛克猪相比,豫西黑猪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直径较大,肌纤维密度较低,MyHCⅠ与MyHCA基因mRNA表达量较高。  相似文献   
626.
为探究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下,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铁蛋白重链亚基基因(Ferritin-H,Fer-H)参与林蛙机体抗氧化反应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1 m L/只LPS溶液(1 mg/mL)腹腔注射黑龙江林蛙,构建LPS诱导的黑龙江林蛙炎症模型,诱导后各时间点(6 h、24 h、48 h、72 h和120 h)采集组织样品,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织病变,结果显示,LPS诱导下黑龙江林蛙的肝脏、皮肤以及肌肉组织均出现了损伤,LPS诱导的林蛙炎症模型可以用于后续实验。利用相应的活性测定试剂盒对采集LPS诱导后各时间点林蛙各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等抗氧化酶活性检测,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黑龙江林蛙各组织中Fer-H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抗氧化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和未加LPS的对照组相比,LPS诱导后黑龙江林蛙各组织中SOD、CAT的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而GSH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在LPS诱导后黑龙江...  相似文献   
627.
<正>辽宁省北票市充分利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和日照时数长的资源优势,发展设施越冬番茄接茬越夏黄瓜种植模式,全年每667 m2纯效益超过5万元。北票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处于北纬41°23′~42°16′,东经120°15′~121°17′之间,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积温高,年平均日照时数长,为2 983 h(小时),年平均降水量偏低,为509 mm。  相似文献   
628.
针对实际番茄特征提取环境复杂情况的问题,提出了针对不同环境应用不同颜色模型来进行阈值分割的方法。通过应用改进的n R-G、YUV两种颜色模型对不同实验环境采集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并结合canny边缘提取算法、fitzgibbon椭圆拟合算法提取得出番茄像素坐标与像素尺寸,以此完成番茄特征提取。为得出各种颜色模型适用环境等特点,对比各种颜色模型在光线充足果实未被遮挡、光线充足果实部分遮挡和光线较弱果实未被遮挡3种情况下特征提取成功率,并比较3种颜色模型在光线充足果实未被遮挡情况下对采集图像的降噪能力。实验结果表明:n R-G颜色模型适用于采集图像噪声较小的实验环境,对于光线较弱的实验环境该模型表现出较高且稳定的特征提取成功率;YUV颜色模型表现出对含噪图像具有较为稳定的降噪能力,且对光线较强的实验环境表现出较高的特征提取成功率。  相似文献   
629.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纳米塑料-脲酶蛋白冠的形成及对纳米塑料和脲酶的影响。[方法]以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的纳米塑料和质量浓度为0.05、0.20、0.50 mg·mL-1的脲酶为试验材料,制备不同的纳米塑料-脲酶混悬液。根据纳米塑料对脲酶的吸附量和形貌特征变化,明确蛋白冠的形成。通过粗糙度、水合粒径、Zeta电位和脲酶构象、活性等指标分析,判定不同条件下蛋白冠的形成对纳米塑料表征及脲酶结构和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电性纳米塑料对各浓度脲酶均产生吸附,形成蛋白冠;随着脲酶质量浓度增加,蛋白冠的颗粒粒径和表面粗糙度增加;带正电纳米塑料-脲酶蛋白冠与原纳米塑料差异最显著,且显著抑制脲酶活性;当脲酶质量浓度为0.05 mg·mL-1时,蛋白冠的形成会导致脲酶构象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β-折叠结构含量显著下降,无规则结构含量明显上升的特点。[结论]3种电性纳米塑料均可以和脲酶形成蛋白冠,不同程度降低其分散性和稳定性。蛋白冠对纳米塑料和脲酶的影响强度与纳米塑料的带电性和脲酶质量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