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4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20篇
  18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20世纪90年代传人我国的一种多化性、多食性害虫,已被列为国家三类检疫对象,目前分布较广,为害日趋加重,2003、2004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烟粉虱在本地局部为害较重。为更好地防治烟粉虱,我站于2004年3月在东海县石榴镇讲习科技示范园温室大棚内,进行6种药剂在番茄上的防效对比试验,希望从中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低成本的农药配方,为下一步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2.
经田间旱作选育发现,老芒麦物候期较长、植株高大、叶量丰富、穗大、牧草产量高、抗逆性较强、适应北方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条件生长。试验采用土壤模拟干旱胁迫方法,处理18号和153号优质老芒麦材料,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分析。结果表明:老芒麦基因组中约有58.2%~85.5%的CCGG位点发生了胞嘧啶甲基化;随着干旱处理强度的增加,基因组DNA发生甲基化变化的位点的比率持续上升;甲基化水平及状态变化存在材料差异性。由此推论,DNA去甲基化是植物耐旱机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3.
3个野生香蕉株系的PCR-RFLP分析及其对枯萎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于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的PCR-RFLP标记和RAPD技术对采自深圳的3种野生蕉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与香蕉枯萎病连锁的RAPD标记及苗期接种鉴定对其枯萎病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蕉1号和3号为AA类群;野生蕉2号为BB类群.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2处,可将同属AA的野生蕉1号和3号与贡蕉(AA)和巴西蕉(AAA)聚为一类;野生蕉2号(BB)与粉蕉(ABB)和大蕉(ABB)聚为一类.与香蕉枯萎病连锁的RAPD标记分析以及香蕉枯萎病的早期诊断结果均表明野生蕉2号和3号感香蕉枯萎病,野生蕉1号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114.
本文在开展了不同病害程度棉田黄萎病生防药剂种类及其不同药剂合适的滴施用量的筛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制定了生物药剂、生物菌肥随水滴施防治棉花黄萎病技术规程,旨在指导棉花病害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15.
<正>眼病干燥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引起眼表面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眼表面的改变,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等,是眼病干燥症  相似文献   
116.
珠江流域旱涝时空演变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59-2009年珠江流域44个测站逐月降水量资料,用Z指数确定单站旱涝等级。结果表明:干旱高发区春季以兴义、望谟和灵山、玉林地区,夏季以靖西和佛冈为主要发生区域,秋季在南雄区域频率较高,冬季集中在龙州、南宁和南雄。洪涝高发区位于流域东部的盘县、兴义和西部的广宁、南雄;夏季集中在望谟附近;秋季分布较不均匀,高频率区域分布在深圳、南雄、梧州和沽益等地;冬季以连县为高频发生区。通过对降水资料的EOF分析发现,流域春、夏、秋、冬4季的旱涝变化主要呈现为整体一致性的旱或涝分布,此外也存在着东旱西涝、东涝西旱2种分布类型。说明珠江流域旱涝分布除了受大尺度的天气系统控制外,还受到局地地形等因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7.
2017年在第三师四十四团、四十五团开展有机水溶微肥随水滴施试验示范,通过调查统计不同生育期棉花的农艺性状、黄萎病发病率、病指及有机水溶微肥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测定收获期籽棉产量,研究发现,滴施有机水溶微肥对棉株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施肥处理棉花株高、始节高、始节位、果枝数、单株结铃较对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四十四团、四十五团籽棉单产较对照增幅分别为3.6%、6.3%;同时研究显示,施用有机水溶肥对棉花黄萎病有一定防治效果,四十四团、四十五团示范地施肥处理对棉花黄萎病防病效果分别达39.20%、38.24%。  相似文献   
118.
实施机采棉是促进兵团棉花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和精准农业迈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棉花生产向“低成本、高效益、外向型、大规模”发展,增强团场实力,致富职工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机采棉脱叶与催熟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9.
本文介绍了玉米螟,玉米粗缩病近两年在东海县的发生情况,并提了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0.
通过人工田间诱发不同等级小麦条锈病,在不同生育期测定染病冬小麦冠层光谱及其病情指数(DI).把冠层光谱一阶微分数据与相应的DI进行相关分析,采用单变量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技术,建立小麦DI的估测模型,并利用不同品种小麦样本对模型精度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DI与一阶微分在432~582 nm、637~701 nm以及715~765 nm区域内有极显著相关性,以红边峰值区(725~735 nm)一阶微分总和与绿边峰值区(521~530 nm)一阶微分总和的比值为变量的线性模型估测DI精度最高,且其对小麦品种相对不敏感.上述研究结果对利用高光谱遥感监测农作物病害及其严重程度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