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水分交换与代谢,响应环境条件,包括病菌侵染的重要通道,其大小、密度和分布既受到遗传的控制,也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为了研究玉米与大豆间作对玉米叶片气孔的影响,笔者采用改良刮制法对玉米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器长度、宽度和密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与净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植株上部、中部和下部叶片的气孔密度较净作显著降低,而气孔器长度较净作显著增加;植株中、下部叶片的气孔器宽度也较净作显著增加,植株上、中、下部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较净作显著增大。这些结果表明,间作对玉米气孔的影响是系统性的,而且气孔这些特征的变化是有利于提高产量、减少叶斑病发生的。  相似文献   
22.
通过采用魔芋的根状茎、带蒂顶芽、球茎切块、整球茎4种播种材料进行种芋繁殖,观察比较各繁殖方法下萌芽出苗、生长、发病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根状茎繁殖法、整球茎繁殖法出苗早,且魔芋软腐病发生较轻;而顶芽带蒂繁殖法、球茎切块繁殖法出苗相对晚,发病较重;不同繁殖方法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3.
调制剂和烯效唑对水稻秧苗体内防御酶系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调制剂和烯效唑处理育苗床土,在生长箱内对三叶期的水稻秧苗高强度接种病原菌。结果表明:调制剂和烯效唑处理的秧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都比对照提前到达酶活高峰;调制刺处理的秧苗具有2个酶活高峰,烯效唑处理的秧苗除PPO具有2个酶活性峰外,其余酶都只具有1个酶活峰,且调制剂处理的秧苗体内酶活最高峰高于烯效唑处理的秧苗体内酶活最高峰。  相似文献   
24.
云南花魔芋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收集云南各地的14个花魔芋优良品种作为材料,对发病率、产量及干物质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丽江花白魔芋与对照品种富源花魔芋的综合性状优良,产量较高,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综合表现较好。罗平花魔芋、魔花15和魔花38产量相对较低,但其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尤其是魔花15,其抗病性在参试各品种中最强,可用于花魔芋抗软腐病育种。  相似文献   
25.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形态特征,采用I2-KI染色法测定云南黄连花粉活力,并通过联苯胺+过氧化氢反应液和3%的过氧化氢测定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云南黄连的花粉粒为近圆球形,具有萌发孔,表面具有刺状雕纹;花粉活力一天中最强的时间段是13∶30—15∶30,最强的时期是散粉时期;I型(雌蕊长于雄蕊)的云南黄连柱头可授性高于II型(雄蕊长于雌蕊)的。在散粉初期,云南黄连普遍具有较高的柱头可授性。  相似文献   
26.
为了达到出栏前牛况良好,育肥效果最佳,应掌握几个肉牛育肥技术,如牛品种及筛选、牛饲养及管理方法、疾病的防治与适时出栏等方面的关键技术,以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27.
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属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别名蒟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贵州、陕西南部、四川北部以及湖北、湖南、广西和甘肃等地Ⅲ.云南种植魔芋历史悠久,优越的气候条件较适宜魔芋的生长,种质资源丰富,为发展魔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3].本文通过对魔芋进行不同的处理,分析研究各处理对魔芋萌芽出苗、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及软腐病发生的影响,探索出抗病、高产、高效的栽培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产品品质,为促进魔芋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云南魔芋地方良种“丽江花白魔芋”的生产力表现试验,结果表明,“丽江花白魔芋”生育期较短,软腐病发病率低,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等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用不同量烯效唑处理育苗床土,在人工气候箱内把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接种在三叶期的水稻秧苗上,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峰比对照提前,且峰值高,并且随着烯效唑用量的增加,这一趋势明显增强;POD同工酶谱带比对照增多增强;蛋白质含量呈现出先低后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
甘蓝型油菜黄籽与黑籽种皮多酚及PPO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比较了相同遗传背景下的甘蓝型黄籽和黑籽油菜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多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对种皮中的多酚氧化酶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黑籽的多酚含量和PPO活性明显高于黄籽。3对材料的6个样品均有4条相同酶带,其中黄籽均有5条谱带,黑籽比黄籽多1-3条谱带,且有1条Rf值为0.41的特异酶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