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23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1.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分蘖期间内源激素及糖氮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分蘖期间内源激素及糖氮比的影响,本试验以小麦品种绵阳26为材料,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作物生理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提高了分蘖节内ZT含量和ZT/IAA、ZT/ABA、IAA/ABA、GA/ABA比值,降低了ABA含量;在分蘖前期降低了IAA和GA含量,分蘖进入两极分化阶段IAA和GA含量升  相似文献   
12.
肖云  陈松鹤  杨洪坤  张雪  郭翔  樊高琼 《核农学报》2021,35(11):2616-2625
为探究优化栽培管理对四川丘陵旱地不同穗型小麦分蘖质量与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2019年,以大穗型品种川麦104和多穗型品种川农16为材料,在秋闲季秸秆覆盖配施干猪粪条件下适期早播形成优化栽培管理,并以当地常规栽培管理为对照,解析优化栽培管理对小麦分蘖质量与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栽培管理下有效分蘖发生速率提高65.7%,发生期较常规栽培缩短1.6 d,第一、第二叶位分蘖发生率分别提高8.0和27.4个百分点,拔节时第一、第二叶位分蘖叶龄分别达到4.1和3.1;优化栽培管理提高了小麦拔节期N含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开花期NSC含量也较常规栽培管理提高1.0~3.4个百分点;优化栽培管理下拔节期、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增加,主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39.8%、12.7%和9.9%,分蘖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99.2%、35.3%和37.1%,且成熟期分蘖干物质占比较常规栽培管理增加6.2个百分点,收获指数由0.40增加到0.45(两品种两年均值)。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是限制两种穗型小麦产量提升的关键因子,优化栽培管理下川麦104有效穗增加11.0%~18.4%,增产13.5%~30.5%;川农16有效穗增加4.5%~8.7%,增产22.2%~23.7%。研究认为,秋闲季秸秆覆盖配施干猪粪条件下适期早播形成的优化栽培管理,可充分发挥系统优势,促进植株氮素吸收和光合生产,减弱主茎与分蘖的非对称竞争,促进优势分蘖成穗、增产,是适合四川丘陵旱地绿色丰产的栽培管理模式,配合大穗型小麦增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张雪  杨洪坤  郑亭  肖云  莫飘  樊高琼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23):4750-4763
【目的】西南麦区收获季多阴雨导致籽粒易穗发芽是造成该区域小麦品质变劣和商品性差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脱落酸(ABA)喷施时期和喷施浓度对小麦穗发芽抑制效果及其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提出适宜该区域的ABA喷施组合技术模式,为生产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穗发芽和改善小麦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易穗发芽白皮小麦品种中科麦138和抗穗发芽红皮小麦品种绵麦367为试验材料,在灌浆初期(15 DAA)、灌浆后期(30 DAA)以及生理成熟期(35DAA),喷施不同浓度ABA(0、50、100 mg·L -1),研究其对两粒色小麦品种穗发芽表型,灌浆期间α-淀粉酶活性、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动态,收获后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含量、沉淀值,淀粉组分及RVA特征值的影响。【结果】(1)花后喷施不同浓度ABA对小麦穗发芽均有抑制作用,2个年度均以花后30 d喷施抑制发芽效果最好;收获期雨水较少年份(2018年)施用50 mg·L -1喷施浓度即可,中科麦138生理成熟期及蜡熟期的粒发芽率较对照下降13.8和3.8个百分点,绵麦367则较对照下降23.5和9.7个百分点;收获期雨水较多年份(2019年)则以100 mg·L -1喷施浓度抑制作用更优,中科麦138生理成熟期及蜡熟期的粒发芽率较对照下降22.5和19.6个百分点,绵麦367则较对照下降10.0和12.0个百分点;同时,不同时期不同浓度ABA处理后对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均在收获后60 d得以解除,不影响后续正常发芽。(2)外源喷施ABA后可降低α-淀粉酶活性,对穗发芽敏感期(花后35—45 d)α-淀粉酶活性抑制作用显著,以花后30 d喷施抑制效应最好,该时期喷施100 mg·L -1ABA,花后45 d籽粒α-淀粉酶活性较对照下降30.1%,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下降41.9%,而淀粉含量较对照提高10.2个百分点,淀粉水解受到抑制。(3)喷施ABA后可提高蛋白质质量,100 mg·L -1喷施浓度处理的沉淀值较CK提高4.3%—8.8%;外源喷施ABA对籽粒淀粉组分及面粉糊化特性影响更大,处理后支链淀粉含量增加进而总淀粉含量增加;100 mg·L -1喷施浓度处理的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分别较CK增加8.1和7.6个百分点,直/支比下降18.2%,面粉糊化特性进一步改善,降落值、峰值粘度和崩解值提升,随浓度增大呈增加趋势,100 mg·L -1喷施浓度处理的降落值、峰值粘度和崩解值较CK提高幅度分别为20.9%—24.2%、26.5%—51.4%和12.4%—43.4%。【结论】西南麦区于花后30 d喷施50—100 mg·L -1ABA,可有效抑制穗发芽敏感期α-淀粉酶活性,抑制淀粉水解,降低穗发芽率和粒发芽率,提高蛋白质质量,并可增加支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支比,改善面粉的糊化特性,可作为西南麦区生育后期增强小麦穗发芽抗性及减损提质的重要栽培管理措施,建议加大其示范与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4.
弱光对水稻籽粒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研究了灌浆期弱光对3个杂交稻组合的籽粒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9%遮荫及69%遮荫下,籽粒空粒率升高,籽粒最终生长量、灌浆速率、灌浆相对起始势降低,以弱势粒及全穗籽粒受到的影响更大.遮荫处理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胶稠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组合间有差异;垩白米率、垩白度显著或极显著地升高,直链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移栽后苗期茎叶光合产物运转与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H核素示踪方法,研究了水稻移栽后苗期茎叶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栽后4 d标记的茎鞘3H同化物在标记后10 d,有7.6%~9.8%运往新根,6.7%~15.6%运往主茎新叶,6.9%~9.9%运往分蘖茎叶;标记后30 d,约12%分配至新根,10%~14%分配至分蘖茎叶。标记后10~30 d参与再分配的同化物主要来自主茎茎鞘,输入器官主要为分蘖和新根。移栽后20 d标记叶片的3H同化物在标记后10 d,19%~28%分配至主茎新叶,4.6%~13.4%分配至分蘖,3%~5%运往新根。3个品种中,冈优22茎、叶光合产物分配到主茎中的比例较高,K优047分配到分蘖的比例较高,Ⅱ优162输送到新叶中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稻田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技术背景以提高稻田的周年效益为目标,通过多元化的技术模式配置,为我省稻田种植制度改革提供选择空间。成都平原在确保农民口粮(稻谷)的基础上,以稻田新三熟种植制度为基础,结合近年出现的新蔬菜类型和品种,秋冬春季大力开发高效经济作物,研究了不同作物的茬口衔接,形成了粮经型、粮粮型、节本生态型等周年高产高效的技术模式。同时,根据冬闲田区生态特点和水稻收获后长时间空闲,秋后光温资源浪费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始穗后弱光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叶片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弱光胁迫对始穗后叶片生长有明显影响。弱光下 ,叶片的长度、宽度均比对照高 ,且不同品种反应有差异 ,以D优 6 8受弱光影响增幅最大。遮光 4 9%时 ,各品种的平均LAI比对照高 ,遮光率为 6 9%时 ,LAI比遮光 4 9%有所降低。D优 6 8、冈优 2 2的SLA在低光强下明显增加 ,叶片厚实的Ⅱ优 16 2的SLA在遮荫前期增加而后期减少。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随光强降低而增加 ,Ⅱ优 16 2、D优 6 8叶绿素b比叶绿素a增幅更大 ,叶绿素a/b的值随光强减弱而降低 ,冈优 2 2的叶绿素a/b以遮荫 4 9%时最高。在弱光下 ,叶片相对干物重高于对照 ,Ⅱ优 16 2的增幅低于D优 6 8与冈优 2 2。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品种绵阳 2 6为材料 ,利用3 H TdR掺入法 ,研究了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烯效唑处理后 ,小麦种子萌发早期DNA合成加快 ,当浓度为 2 0mg kg时 ,DNA合成速率最快 ;同时 ,在小麦种子萌发早期烯效唑处理促进3 H 胸苷掺入可能反映了烯效唑有助于萌发中DNA修复和DNA复制 ,为种子萌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根叶生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为探明烯效唑对小麦的增产机理,通过常规田间试验和土柱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施氮条件下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根、叶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提高了根系活力,使根系对32P的吸收强度增加了20.2%,并大量分配给分蘖,比对照提高了5.7倍。叶面积显著增加,光合能力增强,单株对CO2的同化力提高了25.9%,14C同化物分配给根系和分蘖节的比例提高。生育后期,根、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增强,丙二醛(MDA)的含量降低。烯效唑的使用浓度以20 mg·kg-1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冬干春旱、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缺乏是四川丘陵旱地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研究休闲期秸秆覆盖还田和施磷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四川丘陵旱地小麦高产稳产及磷素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方案。【方法】试验于2018—2020年在四川仁寿进行,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覆盖(SM)和不覆盖(NSM)为主区;3个磷水平0(P0)、75 kg·hm-2(P75)和120(P120)kg·hm-2为副区。分析秸秆覆盖和施磷下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性状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差异。【结果】秸秆覆盖的增产效应高于施磷效应。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秸秆覆盖处理较不覆盖处理小麦有效穗分别增加17.7%和8.48%,穗粒数增加15.6%和11.2%,产量提高18.6%和13.5%;两年度施磷75 kg·hm-2较不施磷处理小麦有效穗分别增加18.2%和8.79%,穗粒数增加21.1%和6.09%,产量提高30.2%和16.1%;施磷120 kg·hm-2比不施磷处理有效穗分别增加21.2%和9.53%,穗粒数增加20.2%和4.03%,产量提高31.8%和17.9%。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磷素积累量,且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秸秆覆盖与施磷均可显著提高小麦花前干物质和磷素转运、花后干物质和磷素积累能力。秸秆覆盖显著提高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但降低了花前磷素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而施磷显著提高了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和花前磷素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秋闲季秸秆覆盖还田促进了磷的吸收利用,磷肥吸收效率2年分别提高27.3%和23.7%,磷肥偏生产力提高17.8%和14.7%。【结论】秸秆覆盖更有利于促进花前干物质和磷素转运,同时促进花后磷素积累和提高磷肥吸收利用效率,通过增加有效穗和穗粒数实现增产。在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覆盖+75 kg·hm-2磷肥是适用于四川丘陵旱地小麦高产高效的耕作栽培措施和磷肥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