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武毅  李艳妍 《人参研究》2000,12(1):13-15
益颗粒剂按5、10、20g/kg连续灌胃5d,中、大剂量组能使大鼠急性心肌梗塞24h后的全血低发粘度、全血低切和高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明显下降,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及血沉方程K无明显影响。小剂量组上述诸指标均无明显改变。提示益心颗粒剂具有明显的降血粘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CRM197-4GnRH重组去势疫苗抗原进行表达,采用不同种类佐剂制备疫苗,研究其对大鼠的免疫去势作用,为获得1种免疫效果好、有效期长、生产成本低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免疫去势基因工程疫苗提供借鉴。采用白喉毒素无毒突变体(CRM197)与4拷贝GnRH串联,将CRM197-4GnRH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并通过优化试验确定大肠杆菌的最优表达条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将融合蛋白与不同佐剂乳化,制备成9种测试疫苗后分别免疫大鼠,测定血清中GnRH抗体滴度和睾酮浓度。结果显示,重组大肠杆菌的最优表达条件为诱导时间表达5 h,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IPTG诱导浓度为0.5 mmol/L;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表明目标融合蛋白已成功表达;动物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疫苗水包油包水佐剂组、重组疫苗油包水佐剂组、GnRH+Th抗原(辅助型T细胞抗原)表位(G1抗原)油包水佐剂组测试疫苗免疫大鼠较其他组GnRH抗体滴度显著升高、睾酮浓...  相似文献   
13.
保水剂与其他肥料混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土壤的水分和养分条件,促进植物生长。通过将聚丙烯酸钾盐型保水剂与微生物菌剂混合对油松、紫花苜蓿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对低、中、高(油松:10、20、30 g·株^-1;紫花苜蓿:20、30、40 g·m^-2)保水剂和低、中、高(油松:5、10、20 g·株^-1;紫花苜蓿:15、30、45 g·m^-2)微生物菌剂混施,分析土壤水分和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及其对土壤水分、养分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高浓度保水剂和高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一年生油松土壤速效氮促进最显著,低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促进最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2%、35%和36%;紫花苜蓿高浓度保水剂和高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氮、速效磷促进最显著,低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微生物菌剂混施对土壤速效钾促进最显著,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5%、27%和40%。中浓度保水剂和中浓度菌剂混施处理下土壤保水效果最优,而对油松和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达到最佳的分别为低浓度保水剂与低浓度菌剂混施和低浓度保水剂与中浓度菌剂混施。  相似文献   
14.
小井眼钻井井身结构设计是小井眼钻井技术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小井眼钻井井身结构设计尚缺乏科学指导。采用环空水力学模型计算小井眼波动压力,确立小井眼钻井合理的井身结构设计系数。基于Missan油田压力剖面和地质情况,阐述了小井眼钻井的井身结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小井眼钻井波动压力较大;合理的小井眼井身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压力剖面、设计系数、复杂地层及油田钻井工艺;预测全井节省钻时达到15.6%。研究成果提供了小井眼钻井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并在Missan油田中得以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5.
莱葛冲剂对麻醉犬血压,器官血流及血管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萧函  武毅 《人参研究》2000,12(1):16-17
麻醉犬经十二指肠给予葛冲剂8.5、17.0/kg30~45min后可见心率、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持续约90~150min。降压同时,可使脑血流和心肌血流增加,脑血管阻力和冠脉阻力明显降低。而肾血流、外周血流、肾血管阻力及外周血管阻力无胆显改变。4.25g/kg组地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甘草多糖对鸡体内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甘草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将150只健康罗曼鸡常规饲养到13日龄,随机分为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用鸡新城疫Ⅳ系疫苗(Lo Sota株)进行免疫,28日龄二免;每次免疫的同时,药物组分别肌肉注射低(1 mg·mL-1)、中(2 mg·mL-1)、高(4 mg·mL-1) 3个浓度的甘草多糖1 m L,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肌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 d,分别于首免后第7、14、21、28和35天采血,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甘草多糖可以显著提高罗曼鸡的T-AOC、GSH-Px和CAT活性(P<0. 05),且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除第14天外,3个药物组SO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MDA检测结果显示,甘草多糖组MDA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在第14和21天,低剂量组和免疫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 05)。结果表明:甘草多糖对鸡体内抗氧化活性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不是“地大物博”?有一天我与同事谈起这个话题,他说“这种观念应当改变”。我不同意。他便引经据典、振振有词地给我上了一课:中国耕地只有多少,缺水城市有几十个,人均水资源何等之少,某种资源只够用多少年,等等,甚至还说:小学课本中讲“中国地大物博”是误导,应当改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磷酸化乌兹别克甘草多糖(pGPS)的免疫增强作用,以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为靶细胞,用MTT法和形态观察法测定了pGPS对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增殖以及对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39.062~625μg/mL浓度的pGPS单独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细胞对照组(P<0.05);在78.125~156.25μg/mL的pGPS与植物血凝素(PHA)共同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PHA对照组(P<0.05);pGPS在39.062~312.5μg/mL时显著增加淋巴细胞分泌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P<0.05)。对于小鼠树突状细胞,pGPS组树突状细胞的刺突明显多于空白组;pGPS在0.977~15.625μg/mL时,未成熟树突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高于脂多糖(LPS)对照组,并且显著促进树突状细胞IFN-γ和TNF-α的分泌(P<0.05)。结果表明:pGPS在合适的浓度能单独或协同PHA显著促进外周血T...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添加复合甘草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磷酸化甘草多糖和甘草提取物混合制成复合物,为复合甘草素(FGS)。试验选用180只1日龄未免疫健康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5只,常规免疫新城疫疫苗。其中,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低、中、高3种剂量的复合甘草素,下文记为FGSL、FGSM、FGSH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日粮饲养。试验过程于第7、14、21、28、35天采样,检测体重、血清抗体效价、血清细胞因子含量、sIgA和IL-17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体重方面:在D7、D21,FGSM组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D35,FGSL和FGSM组体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抗体效价变化方面:在各时间段,试验组效价最高,D7各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D21、D28、D35,试验组抗体效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方面:在D14、D21、D28,FGSL、FGSM和FGSH组血清IFN-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D7、D21,FGSL、FGSM和FGSH组的血清IL-2含量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在D28、D35,FGSL、FGSM和FGSH组的血清IL-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十二指肠洗液sIgA和IL-17含量变化方面:在D7、D14、D28和D35,FGSL、FGSM和FGSH组血清s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D28、D35,FGSL、FGSM和FGSH组的血清IL-17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日粮添加复合甘草素能有效增强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 [关键词]复合甘草素|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