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不同基因型玉米耐密植抗倒性分析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份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灌浆期对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秆基部第3节茎粗、节间长、穿刺强度、抗折力、干物质积累、鲜重、可溶性糖含量、全钾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基因型玉米密植抗倒伏能力,筛选能快速鉴定玉米抗倒伏能力的指标。根据各项指标的抗倒伏系数,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单项指标转换成为可鉴定玉米密植抗倒伏能力的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15份玉米品种灌浆期的抗倒性划分为3类,先正达408等3份玉米品种表现为高度抗倒,先玉027等8份玉米品种表现为中度抗倒,农华101等4份玉米品种表现为不抗倒。  相似文献   
72.
通过两年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运筹对玉米关键时期无机氮含量、光合特性、干物质和氮素积累与转运、氮肥利用率、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所有处理进行分层操作,设置不施氮肥(CK)、普通尿素一次施肥(PU1)、普通尿素传统施肥(PU2,60%种肥 + 40%追肥)、普通尿素分层施肥(PU3,上层 20%N +中层 30%N +下层 50%N)、缓释尿素(PCU)与普通尿素(PU)掺混分层基施[上层 20%N(普通尿素)+中层30%N(配施)+下层 50%N(配施),PCU1(PCU ∶PU=中 3 ∶7、下 3 ∶7)、PCU2(PCU ∶PU=中 5 ∶5、下 5 ∶5)、PCU3(PCU∶PU=中 3 ∶7、下 5 ∶5)、PCU4(PCU ∶PU=中 5 ∶5、下 3 ∶7)]共 8个处理。结果表明,普通尿素分层基施和缓释 /普通尿素掺混分层基施均能提高玉米吐丝期和灌浆期 10~ 20和 20~ 30 cm土层无机氮含量及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胞间 CO 2浓度,增加成熟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促进吐丝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提高肥料利用率;与普通尿素分层施肥相比,缓释 /普通尿素掺混分层基施效果更好;各处理中 PCU4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氮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利用率最高,分别为 23.55×10 3 kg·hm-2、190.85 kg·hm -2、0.54、63.18 kg·kg -1和43.53%;缓释 /普通尿素掺混分层基施更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PCU4处理 2017和 2018年产量最高,分别为 13 899.08和 12 439.35 kg·hm -2,经济效益分别为 17 022.24和 14 832.65元·hm -2。综上所述,普通尿素分层施肥和缓释 /普通尿素掺混分层基施能增加玉米吐丝期后的土壤无机氮含量,改善叶片光合特性,促进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缓释 /普通尿素掺混分层基施更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 PCU4处理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3.
本文对CIPAC方法协同验证试验流程及要求进行了介绍,供有关农药管理部门及业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4.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水为流动相,使用ZORBAX SB-C_(18)色谱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30nm波长下对氟胺草唑原药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1.000 0,标准偏差为0.41,变异系数为0.42%,平均回收率为100.01%。  相似文献   
75.
巨峰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桂南巨峰葡萄一年两熟栽培技术可增加一造产量。文章从催芽、抹芽定梢、摘心、合理疏花疏果、套袋技术、采收时间、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巨峰葡萄一年两熟栽培管理技术。其中,合理疏花疏果是提高葡萄品质的关键技术之一;第一造果采收完后,让树体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恢复期是保证第二季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6.
为探究硅肥不同喷施浓度对玉米抗倒伏性能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比较分析灌浆期不同处理下玉米茎秆形态特征、基部节间力学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硅肥对玉米株高、穗位高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降低植株重心高度,以12 g/L浓度处理降幅最为显著,达6.02%;基部节间长度、扁平率则随着喷施硅肥浓度的加大而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喷施适宜浓度硅肥促进了茎秆机械强度的改善以及玉米倒伏发生风险的降低;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硅肥,对玉米产量和产量构成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8~12 g/L为叶面硅肥最佳喷施浓度。  相似文献   
77.
武鹏  郭伟玲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86-89,92
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2008—2017年五幅遥感影像图,使用ENVI、ArcGIS软件,对影像进行预处理以及监督分类,获取离石区5年的土地利用分类信息.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线性分析等方法对影响离石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2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离石区最主要的土地类型为耕地和林地,2008—2017年林地面积减少了46.59 km2,耕地面积减少了53.17 km2,裸地面积增加了14.77 km2,建筑用地面积增加了92.19 km2,河流面积减少了7.21 km2.在这期间,耕地、林地、裸地主要转化为建筑用地,耕地与林地之间也存在相互转换关系.从驱动力因素来看,离石区GDP、人口、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对土地利用变化均有相关关系,离石区的地质地貌也对土地变化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78.
以广西2种野韭菜与3种常规栽培韭菜品种为试材,通过对叶片相关的营养成分测定,研究比较了其营养成分差异,并利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了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2个野韭菜品种的综合营养品质优于其它3个常规栽培韭菜品种,5种韭菜品种营养品质排序依次为:大明山野韭菜金秀野韭菜"韭宝F1""广西农家种""野韭宝F1"。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材料田间农艺性状,为优质多倍体黑皮冬瓜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源四倍体和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验材料,调查其田间叶、茎和主蔓分枝性能,花器官、果实及种子性状,并比较其性状差异.[结果]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叶宽、叶柄粗、叶厚和茎粗极显著大于起源二倍体,增幅分别达14.81%、33.07%、14.50%和16.15%;主蔓分枝减少27.13%,极显著少于起源二倍体;第一雄花开放天数比起源二倍体少2.2 d,第一雌花开放天数比起源二倍体少0.6 d;第一雄花开花节位平均为15.9节,比起源二倍体低6.2节,第一雌花开花节位平均为24.7节,比起源二倍体低3.7节;主蔓40节内雌花总数4.1朵/株,比起源二倍体多1.5朵/株,主蔓坐果节位平均为29.8节,比起源二倍体低6.6节;成熟雌花长度、横径和雄花花瓣比起源二倍体大;单瓜重、瓜纵径、瓜横径、肉厚、果肉硬度、肉质致密性和种腔纵径均比起源二倍体大,增幅分别达32.44%、13.95%、6.96%、15.89%、7.94%、2.22%和12.97%;单瓜种子明显变大,平均产籽量比起源二倍体少85.56%.[结论]同源四倍体与起源二倍体黑皮冬瓜材料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整体性状优势明显,可作为商品种或育种中间材料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0.
对新结构闭式叶轮旋涡泵进行数值模拟,采用RANS湍流模型求解三维不可压缩问题,计算了旋涡泵的水力特性,分析了旋涡泵工作时叶轮与泵壳间隙处油膜对叶轮的轴向承载机理,并进一步讨论了叶轮两侧的楔形槽对油膜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涡泵的水力特性与试验数据趋势吻合,数值相近,验证了仿真计算的可靠性.轴向力分析显示,旋涡泵工作时浮动叶轮的轴向支撑由在叶轮两侧形成的油膜实现,油膜因厚度不同,造成径向的压力降不同,油膜较薄则泄压慢,油膜较厚则压力更均匀,叶轮上下表面受力不等而产生支撑力,而楔形结构能够产生附加的支撑力,强化了支撑效果.研究结果对旋涡泵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