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9篇
  11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杨爽  江洪  翟秀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9135-9140
[目的]通过对辐射强迫下亚热带典型树种秃瓣杜英幼苗的生长及光合生理的研究,初步探讨植物对于辐射强迫的生理响应及适应性机理,进而揭示辐射变化对亚热带森林树种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3个处理水平,即对照组(100%自然光)、弱辐射强迫(39%自然光)、强辐射强迫(16%自然光),对秃瓣杜英不同时期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作用参数等进行测定,分析不同处理梯度对秃瓣杜英株高、地径、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曲线参数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下秃瓣杜英的地径生长量为:对照组弱辐射强迫组强辐射强迫组,株高生长量在处理前期为:强辐射强迫组弱辐射强迫组对照组,在处理后期无明显变化规律;叶绿素相对含量表现为:强辐射强迫强弱辐射强迫对照组,辐射强迫处理下,秃瓣杜英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均降低,强辐射强迫处理下,秃瓣杜英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显著小于对照组;表观光量子效率(AQY)和暗呼吸速率(Rd)变化规律不明显。[结论]综合来说,辐射强迫引起环境因子的变化,对秃瓣杜英的地径和株高生长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光合生理参数有显著影响,但随着秃瓣杜英逐渐适应了这种变化,后期其对地径和株高增量的影响不显著,表明秃瓣杜英能一定程度上适应这种辐射强迫环境,在一定时期内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3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酸雨污染类型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复合型转变,为了解转变对我国陆地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为试验对象,研究模拟硫酸型酸雨(SAR)、硝酸型酸雨(NAR)及混合型酸雨(MAR)对山核桃的生理特征影响。试验测定了山核桃在不同酸雨类型下,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反应参数在pH值为5.6,4.0,2.5时的数据。结果表明:SAR处理下,山核桃的株高、基径在pH 5.6时高于另两个梯度,NAR处理下,生长量的大小为pH 5.6处理MAR>SAR,有显著差异,但三种酸雨类型各梯度间的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三种酸雨对山核桃的光合作用都产生抑制,净光合速率在pH 2.5处理下小于pH 56处理,对表观量子效率(AQE)、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饱和点(LSP)都表现为MAR相似文献   
33.
姚明桃  江洪  余树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8841-8843
利用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辐射胁迫影响植物的形态特征与光合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评述,讨论了辐射胁迫影响下植物的生理生态和生化等特征的响应,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应加强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4.
利用遥感监测浙江省酸雨对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酸雨对浙江地区不同类型植被的影响,利用1999~2004年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及相对应的酸雨监测数据,结合浙江省植被空间分布图,计算了不同酸雨梯度分布区域内降水pH值与植被NDVI的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酸雨对植被的生长状况有显著影响,在城市附近尤其明显。通过不同酸雨梯度的NDVI年均值比较,pH值越低区域,NDVI值越低,植被受害越严重。不同酸雨梯度pH值与NDVI值随季节变化呈正相关,并且秋冬两季更显著。建立了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和经济林、阔叶林、疏林地以及灌木林6种植被类型的NDVI与酸雨pH值之间的反演关系,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度,可用于监测大尺度酸雨对植被的影响。灌木林和阔叶林NDVI值对酸雨的危害反应最敏感,其次是毛竹林和杉木林,而马尾松林和疏林地对酸雨的危害反应相对不十分敏感。浙江省酸雨在杭州、宁波、嵊州、台州、温州以及衢州盆地为中心的地区呈现pH低值区,西南部的龙泉,庆元、云和等县市污染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35.
高光谱遥感在精准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霞  江洪  余树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29-531,540
综述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6.
为探究人工施用竹炭对卷心菜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的影响,进而明确卷心菜的最适竹炭有机肥施用量,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了无碳(CK)、中碳(MC)和高碳(SC)3个处理,对卷心菜莲座期和结球期的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结球期的卷心菜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莲座期(p0.01),且随着竹炭量的增加,两个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从高到低依次为:MC,CK,SC.(2)结球期的卷心菜初始最小荧光Fo、初始最大荧光Fm、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均低于莲座期,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高于莲座期,且随着竹炭量的增加,两个时期的这些参数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Fo和qN均呈"V"型变化,而Fm,Fv/Fm,Fv/Fo,ΦPSⅡ和qP均呈现倒"V"趋势,但对ΦPSⅡ和qP没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结球期的卷心菜光合作用高于莲座期;当竹炭量由CK增加到MC,有利于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光能利用率,减少植株热耗散,提高植株光合作用;但随着竹炭量进一步增加到SC,卷心菜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光能利用率减弱,热耗散增加,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即中炭(MC)处理条件下,此卷心菜长势最优,表明中炭是该卷心菜生长的最适竹炭有机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37.
基于多源遥感的森林地上生物量KNN-FIFS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多源遥感数据及其派生特征因子数据维度高、信息冗余、易造成估测模型过拟合等问题,从高维度遥感特征因子中高效优化特征组合,优化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AGB)的k最近邻(k-NN)估测模型。【方法】提出基于快速迭代特征选择的k最近邻法(KNN-FIFS),以森林资源样地调查数据计算的森林AGB为参考,以留一法交叉验证(LOO)相应的k-NN模型反演的森林AGB均方根误差(RMSE)最小为原则,依次迭代选取遥感特征,优化区域森林AGB的k-NN估测模型。以大兴安岭根河森林保护区为研究区,结合Landsat-8 OLI各波段光谱信息、植被指数、纹理、地形因子、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P-波段HV极化后向散射强度信息(PHV)以及森林资源样地调查数据,利用KNN-FIFS方法估测研究区森林AGB,并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SML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利用KNN-FIFS方法,得到当k为3,特征组合为PHV、短波红外波段一均一性(H6)、短波红外波段一二阶矩(S6)、短波红外波段二二阶矩(S7)、海蓝波段相关性(Cr1)、近红外波段相关性(Cr5)、海蓝波段相异性(D1)、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时,研究区森林AGB估测结果最优,其精度(R~2=0.77,RMSE=22.74 t·hm~(-2))显著优于SMLR估测精度(R~2=0.53,RMSE=32.37 t·hm~(-2))。【结论】KNN-FIFS方法相比SMLR更适用于森林AGB多源遥感估测;KNN-FIFS方法可以从高维度遥感特征因子中高效选取相关特征进行森林AGB估测。  相似文献   
38.
四川盆地西缘楠木人工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四川盆地西缘桶木林分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按径级平均标准木法和样方收获法分别调查了乔木层、幼树下木层和草本地彼物层的生物量,据调查数据,按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乔木层单株木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方程的精度均在92%以上.结果表明,楠木林分的生物量为174.37T/h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66.77T/ha,占林分生物量的95.6%.乔木层平均净生产量为7004.47kg/ha·a.文中还详细讨论了优势木、平均木及被压木的生物量及产量结构,以及根系生物量的层次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39.
报道了云顶早、二水早、成蒜早2号和成蒜早3号等4个旱薹蒜品种产生气生鳞茎(天蒜)的特性,不同品种间产生天蒜的数量有差异,为27~36粒/株,天蒜的质量与留薹植株的茎粗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留天蒜不影响地下蒜头的分瓣,与划茎式采薹对照比较,留天蒜植株的地蒜单头质量增加30%.天蒜合理的播种密度为147万粒/hm2,留一季天蒜的增殖系数是常规蒜种的增殖系数的3.7倍,连续留2季,则增长到11倍.  相似文献   
40.
金华奶牛因缺乏系统选育,种质不高,均匀性差,生产性能提高缓慢。近几年通过强化良种登记制度,完善系谱档案,开展体型外貌线性评定与DHI测定,针对性的引种改良和综合选择等措施进行持续改良,奶牛种质明显提升,培育牛生长速度加快,18月龄体高和体重分别提高6.4%和10.8%;体形外貌改善,产奶性能提高,核心群奶牛的乳产量达6 700 kg,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达3.24%和3.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