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水稻转绿型新叶黄化突变体ygr的表型特征与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水稻叶色突变体ygr在不同生长时期叶色表型的动态变化,并对其进行温度敏感性试验,同时测定其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苗期和分蘖期时,突变体ygr的每一张新生叶黄化的程度明显,而到孕穗期时,其叶色与野生型的相似;4个不同恒温条件下的温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突变体ygr是一个低温表达型叶色突变体;突变体ygr未转绿黄化叶的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光下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分别降低至8.87±1.67、0.70±0.04、0.27±0.07、0.17±0.05和89.84±28.29,均显著低于野生型。上述结果明确了突变体ygr的表型特征和光合特性,为突变体ygr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和促进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H08S是一个带有叶色黄化标记性状的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为探索研究H08S配组特性,对H08S与15个父本测配的组合进行产量特性分析发现,H08S配组的杂交品种产量优势好,增产组合品种率高,值得经一步扩大测配规模,选育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23.
作物水肥耦合产量效应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肥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关键,能否充分发挥水肥的增产效应对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更好地协调水肥关系,以达到合理经济地利用水分和养分是农业研究的目的.按作物种类进行归纳,并对多种作物水肥产量效应模型进行了总结,发现干旱缺水以水为主效,底墒充足和降水丰富时,水肥配合存在阈值反应,养分和水分之间以及两者耦合与作物之间存在着协同、顺序加和及表观拮抗等作用.  相似文献   
24.
暗直播栽培对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田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暗直播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水稻直播(CK)比较,暗直播水稻实收产量增加9.89%;稻穗一次枝梗实粒数、二次枝梗数、着粒数、实粒数分别增加3.97%,19.6%,18.51%和18.06%;主轴实粒数和结实率下降7.55%和4.99%;全穗的总枝梗数、总粒数、实粒数和单穗重增加10.64%,9.3%,8.50%和8.18%。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暗直播稻穗二次枝梗的枝梗数、总粒数和实粒数的增加,是水稻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说明暗直播栽培方式可以扩大水稻库容量,实现水稻增产,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水稻叶色突变体是开展光合作用机理研究的理想材料,还可以作为标记性状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转绿型叶色突变体是一种叶色突变后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绿色的叶色突变类型,目前在水稻中已定位了至少36个转绿型叶色突变基因,其中有8个基因已被成功克隆。本文综述转绿型叶色突变体的主要类型和特征特性、基因定位与克隆、分子机理及其作为标记性状在育种上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水稻转绿型叶色突变体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