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21.
研究发现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包衣马铃薯对于提高马铃薯的出苗率,降低发病率,提高产量,有着极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张家口市苹果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对张家口市苹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张家口市苹果主要病害是腐烂病,其次是褐斑病、褐腐病和雹灾,再次是斑点病、蝇粪黑点病、根腐病和冻害;主要虫害是朝鲜球坚蚧和山楂叶螨,其次是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和顶梢卷叶蛾。腐烂病主要是刮治后涂药防治,叶部病害和大多数虫害主要是化学药剂喷雾防治,其它病虫害一般不防治,能够对大多数病虫危害的枝皮果叶等进行处理。重点对腐烂病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性质研究表明,不同种群小菜蛾成虫与幼虫AChE活性相比,差异极显著,成虫是幼虫的5~7倍;武汉种群小菜蛾成虫和幼虫AChE与底物的亲和力最小。小菜蛾谷胱甘肽鄄S鄄转移酶(GST)的性质研究表明,宣化、武汉、云南3个田间种群GST活性较高,明显高于台湾敏感品系;北京种群GST活性较低,与台湾敏感品系近似。此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小菜蛾不同种群、不同虫态抗药性差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
用浸液法测定了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田间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田间小菜蛾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菌素、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三氟甲吡醚、氰氟虫腙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19、2.22、0.25、1.07、1.16和0.92倍。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田间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产生了低水平抗性,对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三氟甲吡醚未产生明显抗药性,对茚虫威、氰氟虫腙相当敏感。  相似文献   
25.
对张家口地区多食性斑潜蝇种类及其发生和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经鉴定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该虫自1995年春季在怀安县发现以来,现已蔓延至张家口地区大部分县区,为害植物达9科20多种,其中瓜类和豆类发生为害最重。  相似文献   
26.
不同种群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的性质研究表明,小菜蛾各种群成虫与幼虫AChE活性相比,差异极显,成虫是幼虫的5~7倍;武汉种群小菜蛾成虫和幼虫AChE与底物的亲和力最小.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性质研究表明,宣化、武汉、云南3个田间种群GST活性较高,明显高于台湾敏感品系;北京种群GST活性较低,与台湾敏感品系近似。  相似文献   
27.
通过虫期生命表方法,对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数量变动进行了Var-ley-Gradwell K-图示分析和Morris-Watt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虫期,1代为低龄幼虫潜藏期,2代为卵期。影响亚洲玉米螟自然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致死因子,1代为低龄幼虫潜藏期的天敌捕食及自然死亡因子,2代为卵期的中华草龄捕食因子。  相似文献   
28.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敏感度及抗性现实遗传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地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敏感度及其抗性现实遗传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宣化种群和武汉种群对阿维菌素的LC50仅是敏感品系的3郾7、5郾7倍,未产生明显抗性;北京种群和云南种群LC50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5郾7、22郾3倍。阿维菌素对小菜蛾抗性选育的21代和27代,分别估算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郾12。假设田间种群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室内选育估算值的50%,AVMs对小菜蛾的杀死率分别为50%、70%、80%和90%,则预计抗性增长到10倍时,AVMs可使用的次数分别为17次、12次、10次和8次。  相似文献   
29.
小菜蛾合成性信息素诱芯应用技术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报道了小菜蛾合成性信息素连续使用的有效期、甘蓝等4种场所的诱蛾效果,以及在甘蓝不同生育期诱捕器设置的适宜高度。  相似文献   
30.
桃潜叶蛾是桃树的潜叶性害虫,近年来大面积为害成灾。原因是在集体所有制时期统一喷药,集中防治,未使生产受到重大损失;而实行个体单独经营后,喷药不集中,使桃潜叶蛾成虫到处乱飞,为害日趋严重,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近年来防治潜叶蛾多选用菊酯类杀虫剂,防治效果差,同时还杀伤天敌,造成害虫与天敌失去平衡,引起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