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0篇
  13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2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热带地区桉树林地与农用地土壤肥力现状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上,针对不同的利用方式(桉树林地和农业用地),自2000年起,开始长期的定点定位肥力对比观测,并进行了海南桉树林地和农业用地土壤肥力变化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农业用地相比,桉树林地土壤有机质较高,土壤容重较小,土壤的阳离子代换量增加。海南发展桉树生产只要合理的利用,注意地表覆盖,防止水土流失,就可以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02.
解钰  吴鹏豹  漆智平  吴蔚东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1):133-135,143
利用盆栽试验,选用普通的木炭作为材料,研究生物炭的加入对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 K.Scbumacb×P.typhoideum Rich)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王草产量与生物炭量呈显著正相关。生物炭体积比为20%时,王草产量最高、为420.28 t/hm2;(2)生物炭量与王草粗蛋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含量呈显著负线性相关,与粗脂肪、粗灰分则呈曲线相关。结合产量,王草品质以20%处理最好。在王草栽培过程中,可通过增施生物炭,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生物炭对王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鹏豹  解钰  漆智平  吴蔚东 《草业科学》2012,29(9):1428-1434
以炭土比为0.1%、0.5%、1.0%的生物炭处理海南花岗岩砖红壤,以不施生物炭为对照,研究其对王草(Pennisrtum purpureumxp typhoidevm cv.Reyan No.4)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添加生物炭相比,生物炭有降低王草产量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2)生物炭整体降低了王草营养品质[粗蛋白(CP)、粗脂及(EE)、无氮浸出物(NFE)、粗灰分(Ash)、粗纤维(ADF)],如王草在第3次刈割中,0.1%处理的NFE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降幅为13.95%,0.5%、1.0%处理的Ash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22.15%、17.69%,第6次刈割中,0.5%处理的CP、EE分别显著低于对照25.92%、20.25%,而0.1%处理的ADF显著高于对照14.85%;3)通过对王草产量、营养品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对照的平均关联度最高,其中0.5%处理显著低于对照,说明炭土为0.5%的生物炭处理降低了王草产量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04.
根据海南省五指山1954年和2003年不同时间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对半个世纪以来海南省五指山土壤的交换性H 、交换性Al3 和全N等化学性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指山土壤的交换性H 和交换性Al3 在半个世纪以来有明显的升高趋势,而全N和有机质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通过进一步的方差分析发现,半个世纪以来全N和有机质的差异已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交换性H 和交换性Al3 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5.
井冈山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因素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井冈山市土地利用现状及1997~2004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构成,并通过对该市的经济、城市化、区位、土地制度政策等因素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6.
石斛兰营养特性及施肥技术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唐树梅  漆智平 《园艺学报》1999,26(3):184-187
设置6个不同营养液配方研究了石斛兰营养生长和开花情况。结果表明;石斛兰在5-8月为旺长期,需养分为每周每株N1.76mg,P0.47mg,K2.10mg,Ca1.54mg,Mg0.95mg。正常生长植株茎叶养分含量为N1.18%,P0.31%,K1.62%,C工.28%,Ma0.68%。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对高粱台中5号进行了2a的试验,结果表明:高粱台中5号基本适应海南的生物气候条件,籽粒产量可达3.9t/hm^2。在该试验条件下,3要素的最佳配比为:N120kg/hm^2,P2O5120kg/hm^2,K2O75kg/hm^2。  相似文献   
108.
贵州中部黄壤旱地供氮能力及供氮动态研究──Ⅳ.土壤供氮动态及供氮能力预测黎成厚,漆智平,唐树梅,刘元生(贵州农学院)1试验方法土壤供氮动态一般是通过定期取样测定土壤速效氮的变化以及作物吸氮量的变化两个方面来确定的。我们通过两年玉米盆栽试验和三年田间试...  相似文献   
109.
近20年海南岛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海南土壤有机碳变化规律,以海南岛表层土壤有机碳为研究对象,在收集调查相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分析1980s~2000s海南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特征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80s和2000s海南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幅为2.90~93.74 g/kg和0.25~44.67 g/kg,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岛平均下降了5.86 g/kg。按土壤有机碳等级划分标准,1980s时期海南土壤有机碳主要分布在3、4级,而在2000s期间主要分布在4、5级,表明海南土壤有机碳含量低的分布面积逐渐增大,而高含量的土壤分布面积在减小。在海南特殊的气候条件下,降水量和温度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主要受降水量和土壤初始有机碳含量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再加上人为活动频繁,加剧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下降。为了海南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遏止海南土壤有机碳含量进一步降低,大力提倡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是海南省土地使用管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0.
海口市农田土壤硒含量特征与农作物硒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采集海口市23个乡镇和4个农场的751个农田土壤耕作层(0~20 cm)样品和751个主要农作物样品,分析测定土壤全硒含量和作物全硒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土壤硒含量从痕量到2.23 mg kg~(-1)之间,平均值为0.35 mg kg~(-1),明显高于全省平均值0.21 mg kg~(-1),45.54%的土壤硒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0.175mg kg~(-1)),其中29.29%属于高硒含量,各个乡镇硒含量差异较大,从空间分布可知高硒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沿大坡镇-三门坡镇(东部)-红旗镇-云龙镇-龙泉镇-龙桥镇-永兴镇-长流镇呈带状分布,另外演丰镇和三洋镇部分地区硒含量较高,东山镇和旧州镇硒含量较低。不同作物硒含量差异较大,含硒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生、胡椒、豆类、稻谷、叶菜、地瓜、瓜果类、香蕉、辣椒、甘蔗和木薯,其中花生、芝麻所分析样点100%的作物属于高硒作物,稻谷硒含量较高其平均值为0.0893 mg 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