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寄主范围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43科74种热带胶林杂草、果树、园艺植物为供试植物,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了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菌的寄主范围。结果表明,该病菌能侵染葫芦科、无患子科、大戟科、番木瓜科、锦葵科、菊科、茄科、旋花科、苋科、豆科、天南星科、木樨科和楝科共13科24种植物。  相似文献   
22.
测定Phyllosticta musarum 在不同疏水性的人工表面上的孢子萌发率和附着胞形成率,以及Ca2+,CaM依赖信号系统是否参与了P.musarum侵入前阶段的发育调控.结果表明,P.musarum在侵染寄主时形成一种专门的附着胞作为侵染结构,刚性的疏水表面有利于诱导P musarum分生孢子的萌发.刚性表面则有利于附着胞的形成,而对这种与侵染相关的特化结构即附着胞的发育影响不显著.加入外源Ca2+,不论浓度如何都能促进分生孢子萌发,而附着胞形成率在高浓度外源Ca2+存在时则明显下降.Ca2+敖合剂EGTA有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的作用,但在EGTA中加入Ca2+载体A23187和CaCl2可部分缓解EGTA的这种抑制作用.磷酸酯酶C(PLC)抑制剂Neomycin可以抑制附着胞形成.Ca2+通道阻断剂TMB-8和Nicaldipine,CaM拈抗剂Chloropromazine在微摩尔剂量水平上均可抑制附着胞形成.证明由Caz+/CaM信号系统控制的生化过程参与了P.musarum在寄主香蕉表面侵入前的形态建成.  相似文献   
23.
36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伤根灌菌液的接种方法,评价了36份香蕉种质苗期对枯萎病的室内抗病性。结果表明:在供试36份种质中,13份种质为中抗,22份种质为感病,1份种质为高感,无高抗种质。  相似文献   
24.
细菌性黑斑病严重影响芒果产量和商品质量, 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生物灾害之一。该病由野油菜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mangiferaeindicae)引起,几乎遍布热带亚热带芒果产区,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主要综述了芒果细菌性黑斑病的症状、分布与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病原及其遗传多样性和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及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采用杧果离体叶片接菌喷药统计活菌数的方法,评价16种药剂对杧果露水斑病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能够清除侵染源、平均抑菌效果达50%且持效期达7d以上的药剂有水杨酸、FEA、FEABAYIND、噻唑锌等药剂,平均抑菌效果达50.02%~60.44%;施药后第7天的抑菌效果达50%以上的有FEABAYIND、香菇多糖、噻唑锌、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药剂,抑菌效果达77.78%~56.79%。  相似文献   
26.
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叶片法评价了采集自云南省和四川省的14株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菌株的致病性差异,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了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其中不同致病力、不同采集地的6株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4株菌株的致病力差异显著,以菌株109致病力最强。供试6株菌株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8~32℃,较适宜生长的pH值为7,能广泛利用供试的9种碳源,氮源中的硝酸钾和L-天冬氨酸有利于菌丝生长。说明杧果链格孢叶斑病菌能适应较高的环境温度、广泛的酸碱环境和多种碳氮源。  相似文献   
27.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天然橡胶栽培区抽样调查了30个橡胶苗圃和个别胶园,证实在其中25个实生苗圃、3个幼树胶园发现有橡胶棒孢霉落叶病发生。并讨论了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对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28.
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蒲金基  张欣  谢艺贤  漆艳香  张辉强 《果树学报》2006,23(4):576-580,i0004
为更好地了解香蕉黑星病和指导病害防治,对该病病原菌Macrophomamusae的形态作了系统描述并详细测定了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在PDA平板上,香蕉黑星病菌在10~35℃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最适生长温度是28℃,PDA、PSA和V8培养基上生长较好,病原菌在pH3~10均能生长,pH4~8生长较好,pH7生长最佳,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糖对病原菌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蔗糖、果糖、葡萄糖最好,淀粉和乳糖最差,PDA培养基中添加2%的不同的氮源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在添加氯化铵的PDA上不能生长,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振荡培养对病原菌生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min。分生孢子在蒸馏水中萌发缓慢,Ca2+有促进孢子萌发的作用,其中10mmol/LCa2+对孢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9.
抗香蕉枯萎病品种宝岛蕉关键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相关文献及研究结果、农户经验,总结宝岛蕉组培、育苗及种苗辨别、蕉园建设、种植期安排、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催熟等关键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0.
克隆并测定了中国柑桔黄龙病病原16SrDNA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比较,表明属于柑桔黄龙病菌(Liberobacter asiaticum)亚洲种中一个新株系(中国厦门株系)。依据获得的16SrDNA特异序列,建立了柑桔黄龙病病菌检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柑桔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重复性好等优点。该方法为柑桔黄龙病的检测,特别是早期诊断、检疫和病害的综合治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