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水稻纹枯病菌拮抗放线菌的筛选与生防潜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平皿对峙培养法从165株水稻根围放线菌菌株中,筛选得到18株对水稻纹枯病菌有显著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通过测定拮抗菌株抗菌谱、拮抗酶活及发酵滤液的抑菌活力,结果表明,拮抗菌株的抑菌谱较广,其中21号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拮抗活性最强,其发酵滤液在稀释10倍时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活力达46.21%,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2.
纹枯病系我省水稻的首要病害。为适应生产水平提高和水稻品种变更的需要,1979和1983~1984年,我们对不同施氮量对田间病程与产量损失的影响和药剂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 一、田间病程 (一)病穴、病株的增长:亩产千斤左右的单季杂交水稻,纹枯病病穴率、病株率达到20%的日期分别在7月25~28日与7月30日~8月5日,病指达20是在8月15~21日。病穴率、病株率达60%的日期分别在8月8~18日与8月12~20日,病指最高值出现在9月中下旬,即病情停止期。  相似文献   
73.
从江苏、河北、上海等地采集的水稻恶苗病病株上分离到抗多菌灵和感多菌灵的F.m oniliforme菌株,从7个地点选择抗、感多菌灵菌株各1个,比较抗、感菌株在菌丝生长、产孢、胞外酶活力和对水稻致病力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和产孢密度都显著低于敏感菌株。  相似文献   
74.
油菜菌核病菌田间菌株对多菌灵 (MBC)敏感性表型呈多样性,在所检测的菌株中有 MBCS、MBCLR、MBCHR和MBCVHR表型.而对乙霉威 (DIE)则只检测到 DIES和DIEHR表型.MBC和DIE之间存在典型的负相关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75.
农药助剂对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体及芽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皿计数法和抑菌圈法研究了24种农药助剂对稻瘟病生防菌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菌体和芽孢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24种农药助剂中有11种农药助剂(D425、D450、D500、EFW、500、505、507、AEO-5、AEO0、NP-10、OP-10)在供试浓度范围内(12.5~100g· L-1)可以完全杀灭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的菌体和芽孢,其它助剂随着浓度的提高,对菌体和芽孢存活的抑制作用也越大.在24种农药助剂中,U-3A和By-110对菌体和芽孢的存活影响最小,可用于短短小芽孢杆菌TW-2菌株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加工中的湿润展布剂.  相似文献   
76.
啶酰菌胺对油菜菌核病的作用方式及其田间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和田间应用离体和活体方法,研究了啶酰菌胺对油菜菌核病的保护和治疗效果,以及在油菜植株上的传导性和持效期,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在6.25~400.00 mg/L浓度范围内,对油菜菌核病的保护效果为81.66%~100.00%,治疗效果为19.82%~78.88%;由于啶酰菌胺在油菜植株上的传导性较差,对施药叶片的上位和下位叶的保护效果均较低,施药后啶酰菌胺持效期为20 d左右。田间试验表明:啶酰胺施药量为150~350 g/hm2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在68.89%~86.84%之间,显著优于多菌灵(750 g/hm2)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7.
杂草竞争研究法倪寿坤,潘以楼(江苏省句容市植保站,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致力于减少除草剂应用的杂草治理策略必须能预测杂草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准确分析杂草防除措施的经济效益必须在杂草侵入早期估测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只有当杂草防除措施在杂草竞争临界期应用才...  相似文献   
78.
我们在多年研究小麦病害药剂总体防治中筛选出以赤霉病为主要对象兼顾白粉病的复配制剂一赤霉清。在江苏省11个县(市)植保站进行试验示范,示范面积为2757亩;1991年示范面积扩大到15.1万亩;1992年在江苏、湖北和上海的示范应用面积已达108.6万亩。1992年10月,在江苏省农林厅主持下,邀请省内外植保农药专家对赤霉清的开发和应用成果进行了鉴定,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1 赤霉清的防病效果1.1 赤霉清不同用量的防效1990年在吴县、高淳、昆山、高邮、无锡县等地,以赤霉清亩用65、97.5和130克在小麦扬花期喷雾一次,对赤霉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9.4%、73.4%和71.0%,而对照药  相似文献   
79.
吡蚜酮对镇江地区小麦田灰飞虱种群的活性及防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测定吡蚜酮对江苏镇江地区小麦田中灰飞虱种群的室内活性,用稻茎浸渍法测得吡蚜酮对灰飞虱的LC<,50>在12.3875-21.1553 mg a.i./L之间、吡蚜酮用量300 g/hm<'2>以上;药后14 d对灰飞虱若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在85%以上,对成虫的防治效果在65%以上,持效期在21 d以上.结果显示,吡蚜酮对灰飞虱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和较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80.
不同颜色诱虫板对草莓花蓟马的诱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颜色的诱虫板(25 cm×20 cm)对草莓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进行了诱集试验.结果表明,草莓花蓟马在大棚内分布与温度和风向有关,不同位置蓟马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对草莓花蓟马诱集效果最好的是天蓝色(G80,R200,B255),其次为白色,B3号天蓝色(G80,R200,B255)和6号白色(G255,R255,B255)诱虫板可经济有效地用于草莓花蓟马的诱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