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巨柏种子活力与濒危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鉴于巨柏目前的濒危状况,通过对巨柏天然分布的3个居群(雅鲁藏布江朗县段、米林县、林芝县)进行野外观察和测量以及TTC法种子活力测定,研究了巨柏结实状况、种子形态特征、种实受害和种子活力、出芽率等与濒危的关系,结果表明:巨柏成熟个体有70%~80%不结实或结实极少,健康球果平均含种子58粒;树体大多受樵采危害,种实受病虫、鸟鼠危害严重,是导致巨柏濒危的主要外因;种子活力最高只有39.8%,平均只达到34.6%,远远低于红松、杉木等的种子活力;种子发芽率较低,平均只达到32.67%,是导致巨柏濒危的主要内因;种子品质和其所处生境的温湿条件不利于巨柏个体繁殖和种群扩散。  相似文献   
12.
利用SPSS 17.0软件对96份地方桑树种质资源21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21个农艺性状的变异幅度存在较大差异。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96份桑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93条清晰的带,其中73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78.49%。基于遗传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与基于贝叶斯数学模型的群体结构聚类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均将96份供试桑树种质地方品种分为两大类。分析结果显示,参试的10个ISSR标记共93个多态性位点中,在P0.01的极显著情况下,与叶长、节间距等15个农艺性状相关的标记位点共有28个,变异解释率为5.42%~16.35%,其中有3个位点同时与3个农艺性状相关联。研究结果对桑树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发掘和利用以及遗传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西藏地区绿化现状,定量分析其园林绿化基本情况,解决绿化中的相关问题,采用“生物五点法”进行了园林植物群落分层调查,首次对西藏各地的园林植物种类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普查,并详细分析了西藏地区园林绿化的现状、特点及问题,提出了相应举措。调查结果表明,(1)西藏地区应用园林植物共计91科207属368种(含品种);(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重要值最高的分别为林芝云杉、大叶黄杨、草地早熟禾,其重要值分别为43.050,25.128,45.950;(3)西藏绿化中应用最多的依次为蔷薇科、杨柳科、菊科、豆科、禾本科、松科、木犀科和柏科,分别有53,23,21,20,19,16,14,12种,分别占调查植物的14.40%,6.25%,5.71%,5.43%,5.16%,4.35%,3.80%,3.26%;(3)绿化发展不均衡,园林植物应用地区差异大,园林植物配置单一;(4)园林植物配比不合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稻穗离体培养方法,对不同外源磷浓度下水稻籽粒植酸等磷化物含量的差异及其植酸代谢相关功能基因在灌浆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中的植酸、无机磷和总磷含量随外源磷处理浓度上升呈增加趋势,但磷处理对千粒重和单位籽粒中植酸积累量的影响因磷浓度水平而异,高磷处理会导致水稻千粒重和籽粒植酸积累绝对量的显著降低;外源磷处理浓度的上升,不仅会引起水稻籽粒中锌和铁元素含量的显著降低,而且会导致锌、铁营养的生物有效性下降;外源磷处理对水稻籽粒植酸含量的影响与不同磷处理下RINO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之间存在较密切关系,中磷浓度(3P)处理会诱导RINO1基因的表达,但高磷浓度(12P)会抑制RINO1基因的表达,RINO1是外源磷浓度处理对水稻籽粒植酸合成代谢过程产生调控作用的一个重要功能基因位点,而IPK2基因与水稻在不同磷浓度处理下的植酸含量变化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5.
西藏色季拉山为典型的高原山地原始暗针叶林,面积较大的急尖长苞冷杉林为原始暗针叶林的主体。其林分生长良好,林下植被丰富,特别是林下苔藓层发育很好。采用野外观测法和室内浸泡法对西藏色季拉山不同坡向不同海拔急尖长苞冷杉林下的苔藓进行种类鉴定并进行持水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地内共有苔藓9科13属14种,其中羽藓科锦丝藓属锦丝种为优势种,各海拔段均有分布;色季拉山阴坡各海拔段苔藓厚度均要高于阳坡;无论是天然持水量还是最大持水量,阴坡均要高于阳坡,两个坡向的3 800 m海拔段持水量最大;苔藓在浸水后0.5~1 h内持水量迅速上升,1 h后慢慢增加并稳定。结果表明苔藓在降雨1 h内对降雨的吸持有重要作用;苔藓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可用对数函数拟合。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抗性基因Pi25特异性CAPS标记的开发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水稻育种中快速与高效利用稻瘟病抗性基因Pi25, 本文利用该基因不同等位基因编码区序列差异开发了4套CAPS标记(CAP1/Hinc II、CAP3/Bgl II、CAP3/Nde I和CAP3/Hpy 99I), 并利用169份稻种资源、98个重组自交系(RIL)以及217个水稻转基因后代, 对4套标记的准确性和选择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4套标记均能准确地检测Pi25/pi25座位。其中, 标记CAP1/Hinc II和CAP3/Hpy 99I特异性识别并酶切显性等位基因, 而标记CAP3/Bgl II和CAP3/Nde I特异性识别并酶切隐性等位基因。利用稻瘟病菌株JS001-20接种RIL与转基因材料, 抗性表现与标记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 表明该CAPS标记准确可靠。分析稻种资源后发现, Pi25基因频率较低(1.2%), 说明该基因在我国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还没有被充分利用。本文的研究结果特别是开发的2对识别并酶切显性等位基因的CAPS标记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改良我国早籼稻的稻瘟病抗性。  相似文献   
17.
西藏林芝地区鸟类资源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丽卿  任德志  潘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42-16944,17055
基于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对西藏林芝地区的鸟类资源进行统计。最后,就林芝地区的鸟类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北京东方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Titan Image7.0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平台,对QuickBird标准组合(全色0.61 m+多光谱2.44m)影像进行像素级融合,探讨Titan Image7.0遥感图像处理平台在影像融合及评价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该软件以友好的全中文界面,在同一平台上以简单的操作过程即可完成影像的融合过程与质量评价指标的求算,不仅有效的避免了跨平台、语言差异等因素带来的操作不便与信息损失,而且丰富的融合算法和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完成多种影像数据的融合和质量评价;从QuickBird影像融合与质量评价结果来看,参与融合的4种算法中以Pansharp融合算法最好,其次为小波变换算法,IHS算法、PCA算法融合效果最差,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认为Titan Image7.0软件是一种非常好的遥感影像融合平台.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冬性和半冬性油菜子叶高效快速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甘蓝型油菜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组合以及预培养等条件对芽再生的影响.将子叶在含1mg/L 2,4-D和1mg/L BA的MSB5培养基上预培养3d后转入芽分化培养基,可明显提高芽再生频率,再生周期也可缩短三分之一,但延长预培养时间则导致再生频率下降.实验中10个冬性和半冬性油菜品种的平均再生频率达81.9%,其中9个品种的芽再生频率均在75%以上,最高可达98.9%.  相似文献   
20.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对西藏昌都地区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新发展观的角度,采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和方法,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地域单元,将西藏昌都地区三江流域划分为1个生态区、2个生态亚区、8个生态功能区。针对各功能区的现状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