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林业   545篇
农学   347篇
基础科学   391篇
  225篇
综合类   2260篇
农作物   257篇
水产渔业   180篇
畜牧兽医   1386篇
园艺   552篇
植物保护   17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408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343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19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育71—1是通过杂交、单株选择、株系选择和品比试验等一系列选育程序,培育成功的新桑树品种。其主要经济特性与湖桑32号相比,发芽期早2—3天,发芽率提高28.7%,产叶量提高47.7%,叶质较优,丝质成绩相仿;抗旱性较强。目前,正在江苏的海安、溧阳及山东等部分地区试种。  相似文献   
82.
以鹅源新城疫病毒(NDV)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5株具有HI特性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2G5、3A4、385、6B1和8C5,其腹水HI效价分别为2^14、2^12、2^9、2^15和2^8。竞争ELISA结果表明,2G5、3A4、385和6B1在HN蛋白上所针对的表位属于同一抗原区,而8C5针对的表位为另一抗原区。将上述5株单抗与不同来源的NDV进行了HI排谱试验。结果显示,同一抗原区4株单抗的反应谱比较一致,而与另一抗原区单抗8C5的反应谱明显不同。5株单抗与鹅源NDV毒株的反应性较强,而与鸽源NDV毒株的反应性较弱。这5株单抗用HRP标记后再与不同单抗进行交叉夹心ELISA,得到了一个新的系统(2G5—8C5)。用该系统对NDV分离株做排谱试验。结果显示,该系统与鹅源NDV分离株的反应性较好,表明所建立的新系统可用于鹅源NDV的检测。  相似文献   
83.
以免疫信息学和反向疫苗学为理论根据,利用RT-PCR法获得了猪水泡病病毒(SVDV)HK/70株的基因组序列并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和方法,对SVDV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的不同方面及其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表位进行了预测,综合评价了SVDV结构蛋白的抗原特异性细胞表位,并计算出一些潜在的抗原位点。结果表明,VP1蛋白含有的细胞优势抗原表位最多,但其他结构蛋白也含有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表位,有的甚至有可能成为优势抗原表位或对优势抗原表位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4.
内蒙古白刺属植物花粉及种子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5.
江蔬系列辣椒(1)江蔬1号辣椒 最新育成早熟、耐低温弱光照辣椒一代杂种,2002年通过全国审定。植株半开展,株高55cm,株幅50~55cm。始花节位7节,分枝能  相似文献   
86.
梨锈病的发生规律调查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1998~2001年对豫东地区梨树锈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试验表明采用5度石硫合剂、0.3%五氯酚钠铲除冬孢子角的效果均达98%以上。在生长期中,以25%的粉锈宁1000倍液防效较好,不同喷药次数和时期的防治效果表明,喷3次和早喷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7.
麦田应用百草枯催枯催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个体生长差异及田间管理等因素影响,小麦成熟在个体间常不整齐一致,加上麦田杂草的影响,小麦机械收获的产量损失很大。据调查,机械收获的损失一般可达225~450kg/hm2,损失率高达30%。笔者1999年开始在沙湾县商户地乡进行小麦应用20%百草枯水剂(克芜踪)催枯催熟试验,结果表明百草枯可有效促进小麦成熟,减少机械收获损失,提高机械收割效率,可减少机械收获损失123~427kg/hm2。目前此项技术已在沙湾县大面积推广。1百草枯催枯催熟的增产增效作用在小麦蜡熟期叶片大部分干黄,是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88.
89.
1997年田间调查时,发现一种寄生于棉铃虫的微孢子虫,对棉铃虫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为明确环境因子对该微孢子虫及其致病力的影响,测定了温度与紫外线对该微孢子虫及其杀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微孢子虫孢子耐受温度范围较宽,最高温度上限为55℃。温度对其致病力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生境温度的升高,微孢子虫对棉铃虫幼虫致病力增强。该微孢子虫对紫外线较敏感,在紫外线照射下易失活而丧失致病力。  相似文献   
90.
日本栗嫁接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从 1994年开始引种日本栗 ,然而 ,日本栗在中国南方板栗砧木上嫁接成活率极低 ,不到2 0 %。东源县 1995年用中国南方板栗作砧木嫁接4万株日本栗 ,出圃不足 0 5万株 ,成苗率 12 %左右。阳山县 1996年用中国南方板栗作砧木嫁接了6 0 0 0株日本栗 ,仅出圃 10 0多株 ,成苗率不到 2 %。本试验就如何提高日本栗嫁接成活率进行了研究。1 材料与方法   1997— 1998年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所进行试验。日本栗为银寄、国见、筑波、紫峰和丹泽等5个品种。砧木为河源油栗、江西板栗、湖北板栗和丹东栗。试验就砧木、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