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218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131篇
  163篇
综合类   947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528篇
园艺   141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甘蔗黑穗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真菌病害,严重影响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可使甘蔗产量损失10%~50%,糖分下降0.5~1个百分点,威胁到甘蔗产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综述了甘蔗黑穗病的发生及危害、病原、症状、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从甘蔗不同组织、防御酶系统、基因方面阐述了对黑穗病菌的胁迫响应,其防治方法最根本的是选用抗黑穗病甘...  相似文献   
52.
利用激光雷达、环境监测站污染物浓度数据、气象数据及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果,对2021年3月15日-22日西宁一次强沙尘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受偏东风影响,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甘肃境内沙尘传输,随高度降低,偏东气流对西宁的影响逐渐加大。根据污染特征及天气条件将此次过程分为污染前、沙尘输入和混合污染三个阶段。污染前受蒙古气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沙尘天气,但青海省境内大气扩散条件较好;沙尘输入阶段高压底部偏东风携大量沙尘堆积在高原东侧,并在河湟谷地东风回流作用下输送至西宁及周边区域。PM10平均质量浓度为1337μg/m3,小时浓度最高达2030μg/m3,PM2.5/PM10比值范围为0.20~0.24。气溶胶粒子主要集中在近地面1km范围内,雷达消光系数大于0.3km-1,最大退偏振比达到1。混合污染阶段上游污染物浓度降低,PM10平均质量浓度为384μg/m3,退偏振比降至0.3-0.7...  相似文献   
53.
利用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Ashby)Dowson]特异性引物XAF1/XAR1对2019年采自云南新平蔗区的8份疑似甘蔗白条病样品进行PCR分子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扩增得到大小约608 bp的特异性条带,GenBank登录号为MT625864~MT625871.这些核苷酸序...  相似文献   
54.
为研究水分胁迫对饲草大麦生长、产量、籽粒关键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于2017~2018年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对甘饲麦1号进行以干旱胁迫持续时间(T)为主因素(10、20、30 d)和旱后复水量为副因素(W1、W2和W3)的裂区试验,测定其株高、穗长、生育期、单株产量及构成因子、关键品质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干旱胁迫时间显著影响了各项测定指标,各项测定指标均表现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其显著降低,指标测定值均表现出T1T2T3。较T1,T2和T3处理的株高显著降低了10.87和16.26 cm,生育期显著提前了5.12和14.00 d;穗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7.77%和67.06%、15.68%和30.62%、28.72%和69.09%;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了4.33%和10.16%,籽粒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了5.65%和22.78%,籽粒饱满度显著降低了12.83%和18.95%。在同一胁迫期内,除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外,其余各项测定指标值均随着复水量的减少而不同程度的降低,指标测定值均表现为W1W2W3,且在T2和T3胁迫期下较对照W1,W3降低尤为明显。通过测定饲草大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发现:在T1和T2持续胁迫时间下,复水后W1和W2处理存在显著的补偿效应,而W3以及T3持续胁迫时间的所有复水处理均未产生显著的补偿效应。说明甘饲麦1号干旱复水补偿效应的利用应注意干旱胁迫持续时间不超过20 d(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65%),旱后复水量不低于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为宜。  相似文献   
55.
毛乌素沙地近30年沙漠化土地时空动态演变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1990—2017年7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计算沙漠化指数和沙漠化重心迁移等指标,对毛乌素沙地近30年沙漠化时空动态演变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1990—2017年沙漠化程度处于逆转趋势,沙漠化土地面积共减少1 684.09 km~2,平均62.37 km~2/a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的治理。(2)阶段性平均沙漠化指数1990—2000年(快速发展)为2.45,2000—2010年(快速逆转)为2.30;2010—2017年(稳定逆转)为2.01,沙漠化程度明显减轻。(3) 1990—2017年,极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迁移3.42 km;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8.80 km;中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偏移5.42 km;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向东南方向延伸9.90 km。沙漠化土地重心由西向东依次为极重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轻度沙漠化,在沙漠化治理与防治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沙漠化土地类型而采取不同的治理对策,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改善沙区环境。  相似文献   
56.
砒砂岩区主要造林树种枯落物及林下土壤持水特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为了探究砒砂岩区不同造林树种水文特征,以该地区油松、侧柏、青杨、山杏、沙棘、柠条为研究对象,通过浸泡法和环刀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树种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砒砂岩区主要造林树种枯落物蓄积量变动范围为1.55~7.89t/hm~2,青杨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最高为281.26%,其他树种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依次为油松(217.14%)、侧柏(201.05%)、山杏(202.79%)、沙棘(170.96%)、柠条(158.08%)撂荒地(143.88%)。油松林下土壤层容重最小为1.46g/cm3,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最大分别为43.55%和36.99%,毛管持水量最大为14.50mm;山杏林下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最大为13.12%,非毛管持水量最大为6.86mm。油松枯落物及其林下土壤层持水能力良好,更适宜作为砒砂岩地区植被建设树种。  相似文献   
57.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病虫害是甘蔗生产的最大威胁。近年来病虫害在云南的发生危害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常发性病虫害持续处于常发态势,二是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三是病虫害混合发生,复合侵染,四是突发性危险性病虫害频发,暴发成灾。针对新特点从病源虫源、品种布局、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甘蔗病虫害绿色防控对策:一是严格执行甘蔗引种、调种检疫制度,选育推广抗病、抗虫健康种苗,二是完善甘蔗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安全科学用药水平,三是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探索优化推广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应急防控机制,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五是创新科技培训机制,宣传普及植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58.
采用4种贮藏方式,分别研究了贮藏0d、30d、60d、90d的实葶葱种子发芽能力.结果表明室温贮藏种子发芽能力优于硅胶贮藏、低温贮藏和低温沙藏.室温贮藏的实葶葱种子活力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59.
为适应现代无公害农业的发展,针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从保护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生防细菌A2。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观察和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A2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了菌株A2对3432品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该菌株主要特征是菌体杆状,内生芽孢、芽孢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阳性,好氧,接触酶反应、乙酰甲基甲醇实验为阳性,能利用柠檬酸盐;该菌株与亲缘关系较近菌株B.subtilis isolate G8的同源性达99%。结合以上两点,将菌株A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防效实验显示菌株A2发酵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72.22%;无菌滤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29.24%,与对照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α=0.05)。表明,拮抗菌株A2菌体与代谢产物对小麦白粉病都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为研制型、无毒、无公害生物农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
解决北京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怀柔水库集水区营造了大面积的水源涵养林,分析该地区降水量与径流量的特征对防护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收集多年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统计的方法,从降雨量、雨强、频次及其年际、年内的时空分布,分析北京市怀柔水库集水区降水量的变化。降水量年际变化不明显,年内主要集中在汛期,以小雨居多;而径流量呈减少趋势,尤其在1999年之后,认为降水量与径流量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径流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