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高光谱特征参数能够突出原始光谱的感兴趣信息,分析冬小麦的高光谱特征参数随受涝时间的变化特征,提出一种快速识别冬小麦受涝的方法,可为冬小麦涝害监测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文章在冬小麦灌浆期设置持续淹水8天的处理,采集涝害处理当天、第3d、第5d、第7d的反射光谱特征,以高光谱位置参数、振幅参数、面积参数和反射率参数为研究指标,对比分析了健康和受涝冬小麦18个高光谱特征参数的变化特征,并根据高光谱特征参数的差异性指数随受涝时间的变化特征判断冬小麦的受涝程度。【结果】(1)受涝冬小麦的红边位置发生"蓝移",红谷、绿峰和黄边位置发生"红移";4个振幅参数值均减小;近红外面积和绿峰面积增大,红边、黄边和蓝边面积减小;绿峰反射率Rg和红谷反射率Ro增大,两者的比值Rg/Ro和归一化值(Rg-Ro)/(Rg+Ro)则减小;(2)根据不同高光谱特征参数差异性指数的大小及变化特征,提取出红边位置、最小振幅、近红外面积和红谷反射率为判断冬小麦受涝与否的最佳参数;高光谱反射率参数和面积参数可在受涝前期快速识别冬小麦受涝与否,高光谱振幅参数能够在受涝后期判断受涝程度。(3)不同高光谱特征参数识别冬小麦受涝的优劣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高光谱振幅参数高光谱面积参数高光谱反射率参数高光谱位置参数。【结论】高光谱特征参数的变化特征能够用来判断冬小麦受涝与否以及受涝程度,可为冬小麦涝害遥感监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2.
湖北省江陵县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湖北省江陵县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运用改进输出系数法对该县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进行估算,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直观分析了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总氮、总磷年负荷量随时间推移先缓慢上升达到最大后,于2016年略有下降;不同污染源对总氮污染负荷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农林用地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淡水养殖,对总磷的污染负荷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农林用地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淡水养殖;非点源污染高负荷区主要集中在县域中部和东南部,耕地上过量施用的化肥和畜禽养殖废水是该区域需要优先控制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43.
长湖是调控长江中游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为了解长湖蓝藻季节动态并进一步探究蓝藻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根据其湖形特征设置5个采样点,于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对长湖进行了逐月采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检出蓝藻18种(属),主要优势种为棒胶藻属(Rhabdogloea sp.)、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和伪鱼腥藻属(Pseudanabaena sp.)。二维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显示,长湖蓝藻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5、6、8月的蓝藻生物量较高,为6.88~15.50 mg/L,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24.0%~43.8%;冬季和初春较低,为0.13~0.29 mg/L,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0.5%~2.8%。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气温、气压、总磷、降雨量和溶解氧是影响蓝藻的重要因素,共解释了蓝藻生物量变化的70.0%。结构方程模型展示了环境因子与蓝藻生物量的关系,气温和溶解氧的上升可促进蓝藻的生长,而气压、总磷和降雨量正好相反,环境因子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改变湖泊的湖沼学特征影响蓝藻生物量。本研究可为长湖蓝藻水华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