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21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鲢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化学作用力及蛋白质构象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化学法、激光拉曼光谱、圆二色谱等先进的现代检测分析手段,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等化学作用力对鱼糜凝胶形成的作用,并对蛋白质构象进行了表征,探索化学作用力及蛋白质构象对鲢鱼糜凝胶网络结构形成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鱼糜凝胶形成过程中,离子键、氢键显著减少,而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显著增加。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是维持鲢鱼糜凝胶稳定结构的主要化学作用力。40℃和90℃两段加热过程中,鲢肌球蛋白的α-螺旋结构部分转变成转角和无规卷曲结构,以无规卷曲结构为主。鲢鱼糜凝胶中肌球蛋白的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转角、无规卷曲结构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3.70%、12.40%、53.90%,其中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结构是维持鲢鱼糜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蛋白质构象。维持鲢鱼糜凝胶稳定结构的主要化学作用力为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主要蛋白质构象为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结构。[中国水产科学,2008,15(3):469-475]  相似文献   
82.
针对淡水鱼种类自动识别问题,采用被动水声信号作为数据源,运用维纳滤波和采样降噪法对水声信号进行预处理,通过4层小波包分解算法提取频段能量,结合信号的短时平均能量和短时平均过零率构建特征向量,使用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了淡水鱼种类的快速识别,研究了不同平滑因子取值对识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平滑因子为9~19时识别效果最佳,其中草鱼、鳊鱼、鲫鱼的识别正确率均为100%,无鱼状态的识别正确率为77.3%,总正确率为94.3%。  相似文献   
83.
稻米支链淀粉的流变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稻米支链淀粉的流变学特性和数学模型进行研究 ,以掌握其流动规律及摩尔质量对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稻米支链淀粉水溶液均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籼稻、粳稻和糯稻支链淀粉溶液的流动能分别为 1.2 5 8× 10 4 J/m ol、1.76 1× 10 4 J/m ol和 1.82× 10 4 J/mol。随摩尔质量的增加 ,流动能增大。用 Arrhenius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温度对支链淀粉溶液流动特性的影响 ,用幂率模型描述摩尔质量与粘性系数的关系可以达到很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84.
为开发可生物降解的食品包装材料,以草鱼肌原纤维蛋白与壳聚糖为成膜原料制备可食性膜。以干燥温度、甘油含量、肌原纤维蛋白与壳聚糖体积配比为单因素,分别探究其对可食性膜厚度、机械性能(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性、溶解度以及色度的影响。在单因素优化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Box-Benhnken进行试验设计,研究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显示:3个因素均可对复合膜综合性能产生影响;肌原纤维蛋白/壳聚糖可食性膜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干燥温度55℃、甘油质量分数1.6%、成膜材料(肌原纤维蛋白∶壳聚糖)体积配比4.3∶3.7,优化后的复合膜抗拉强度为6.21 MPa,断裂伸长率为68.67%,水蒸气透过性为1.43×10-11g/(m·s·Pa)。通过水接触角测定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与扫描电镜对可食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与壳聚糖分子相容性良好并克服了单一组分机械强度差及亲水性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85.
连续式淡水鱼弹簧刷去鳞机参数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提高连续式淡水鱼弹簧刷去鳞机的去鳞效果,该文以鲢鱼为试验对象,通过自制去鳞机研究了去鳞机去鳞辊上的弹簧缠绕方式及整机运行参数对去鳞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各参数之间的最优组合,即去鳞辊上缠绕的不锈钢弹簧采用1.2mm×16mm、弹簧缠绕圈数2.5圈、弹簧头尾固定间距40mm,去鳞辊转速1390r/min、压辊转速100r/min、输送辊转速800r/min,此时鲢鱼去鳞率均值为68.7%。该研究可为连续式淡水鱼弹簧刷去鳞机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鱼浆静置时间对鱼丝品质及其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冷冻鱼糜为研究对象,于4、15、25 ℃制备混合鱼浆并在相同温度下静置一定时间后加工成鱼丝,测定成型前不同静置时间下鱼丝的表观形态、蒸煮品质、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微观结构及鱼浆流变学特性等指标。结果显示,静置处理能显著提高较低物料温度下制得鱼丝的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P<0.05),其中在物料温度4 ℃和15 ℃下分别静置8 h和4 h时,鱼丝持水性较未静置组分别提高了20.18%和9.94%,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28.97%和24.11%。而在25 ℃下静置0.5 h其品质无显著变化(P>0.05)。鱼丝微观结构及鱼浆流变学特性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静置能显著促进鱼浆中蛋白溶出并形成均匀致密的凝胶网络、更好地将淀粉包裹在凝胶网络中,但经过长时间静置鱼浆会形成弱凝胶,后续挤压过程则会破坏已有结构,降低凝胶网络的连续性,最终导致鱼丝品质的下降。综上,鱼浆在物料温度4、15、25 ℃下所允许的最长静置时间分别为8、4和0.5 h,过度静置会导致鱼丝品质及其微观结构的劣化。  相似文献   
87.
米饭的压力无沸腾蒸煮及其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常压沸腾蒸煮,压力沸腾蒸米饭品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米饭压力无沸腾蒸煮工艺,并对压力无沸腾蒸煮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蒸煮工艺参数为56℃浸泡7min,然后加热到98-100℃排冷气,直接升温至压力30kPa并保压7min,米饭将获得良好的感官品质,在相同米量,水量条件下,优化后的压力无沸腾蒸煮工艺比现有的电压力锅煮饭省电11.6%以上,米饭形态完整,表面光滑有光泽,香味,滋味好,口感柔软且有弹性,感官评分最高;米饭中淀粉的体外酶消化率比电压力锅所煮米饭提高2%。  相似文献   
88.
白鲢鱼糜凝胶劣化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白鲢鱼糜为原料,在确定凝胶劣化温度的基础上,研究了食盐、水分和可溶性蛋白对凝胶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范围内(40℃、50℃、60℃和70℃),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鱼糜凝胶的破断强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加热温度越高破断强度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越短、下降也越显著。鱼糜凝胶劣化温度段为50~60℃,凝胶劣化与该温度段肌球蛋白重链的降解密切相关;盐溶蛋白和水溶蛋白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凝胶劣化,但超过一定添加量时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凝胶劣化程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也随食盐含量(1%~3%)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饲料厂配料系统的分析研究,建立了配料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自适应方法,对配料量进行预测控制,取得良好效果。该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配料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90.
人造米热风干燥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循环热风干燥装置,对人造米进行脱水干燥。试验表明,在一定的工艺条件及相对湿度下,热风温度、风速对人造米产品品质有显著影响。该文建立了热风湿度为20%,温度在70~90℃,风速在1.8~2.4m/s范围内人造米品质及其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干燥模型为人造米干燥过程产品质量的预测、干燥条件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