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叶色突变体作为一种易于观察的性状突变,是开展光合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叶绿素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以水稻T-DNA插入细条纹叶色突变体为研究材料,通过叶片的形态鉴定、石蜡切片、叶绿素和光合速率测定,分析突变体的表型和光合特性;采用TAIL-PCR技术,定位和克隆该突变基因。结果表明:突变体苗期幼叶上呈现间断的白色细条纹,而叶鞘、叶脉表现正常,三叶期后至分蘖期叶片逐渐转绿;突变体叶色对温度变化敏感;是国内外尚未报道的一种新型水稻细条纹叶色突变体。根据T-DNA插入标签,确定突变候选基因位于第7染色体上,并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克隆已获得部分cDNA序列,暂命名为fs3(t)。  相似文献   
12.
水稻叶片表皮毛突变体是研究单子叶植物细胞分化和水稻品种改良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对T-DNA标签技术获得的水稻光叶突变体(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稳定遗传)进行田间观测和扫描电镜观察,以分析突变体叶片毛状体类型和分布特征;并采用DNA-Walking和RT-PCR方法定位并克隆该突变体基因,通过对该基因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载体,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显示:突变体叶缘无毛,叶面毛状体缺失,缺失的毛状体类型主要为宏毛(即钩毛),但种子颖壳表面毛状体正常生长,是国内外尚未报道的一种新型的光叶突变体;对T-DNA标签插入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确定插入位点,表明突变体候选基因在水稻第6号染色体上,通过基因克隆获得了c DNA序列,暂命名为GLL;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GLL基因含有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有702 bp,编码233个氨基酸;对GLL蛋白结构域进行分析,发现该蛋白有一个PEX11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关系表明,GLL与预测的水稻中PEX11-5同源性最高;亚细胞定位表明该基因在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本研究为解析水稻及单子叶植物中毛状体发育分子机制和进行水稻品种改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15.
对湖南省稻区种植结构调整中普通稻调优质稻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当前湖南省优质稻种植的现状,分析了湖南省稻区普通稻调优质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早稻优质品种少,加工体系不完善,中、晚稻优质品种不高产、易倒伏;优质稻标准不统一;优质稻种价高谷价不高;重金属镉污染影响优质稻销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早稻饲用和加工优质品种及中、晚稻优质高产抗倒伏品种的选育,同时在双季稻区推广"早加晚优"生产模式,以及积极开展区域土壤污染状况普查,提前做好镉污染地区土壤普查与预警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局限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局限性腹腔积液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均1次置管成功,手术过程顺利,成功率100%。术中抽液30~450 m L,平均105.0 m L;术后引流时间3~22 d,平均6.5 d;临床症状消失时间1~5 d,平均1.8 d;B超复查积液完全消失1~7 d,平均4.5 d。术后导管堵塞3例,冲洗后复通2例;需要无菌导丝通管1例。19例均治愈,术后随访1~6月,无异常发现。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局限性腹腔积液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引流积液,控制炎症发展,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腹腔局限性积液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云南滇西北地区是中国种植高寒水稻最多的区域,为了了解影响滇西北高寒稻作区水稻产量的主要原因,从生态因素、品种与栽培技术两个方面,对影响滇西北高寒稻区水稻产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滇西北高寒粳稻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股疝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86例股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46例,择期手术40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6例,Cooper韧带修补法3例,网塞填充法18例,Mcvay法6例,Lichtenstein手术45例,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8例。结果术中发现股环嵌顿78例,无嵌顿8例;大网膜嵌顿26例,小肠嵌顿23例,9例需要行肠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2个月至4.5a,围手术期死亡2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患者6例术后,1例择期行Lichtenstein手术,1例择期行腹腔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2例未及时随诊,因为直疝再次住院行手术,2例失访,其余患者无术后并发症。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并手术可以有效治疗股疝,Lichtenstein手术能避免股疝复发及新发腹股沟疝,是合理的股疝修补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水稻MAGIC-Hei(Multi-parent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群体,在多环境下挖掘镉含量相关新位点/基因,并筛选含有低镉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为选育低镉积累品种提供新的基因和种质资源。【方法】将由8个亲本衍生的MAGIC群体分别于2017、2018、2019和2020年度种植于湖南长沙并开展稻米镉含量表型测试分析。利用GBS(genotyping by sequencing)简化基因组测序获得基因型数据,对稻米镉含量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GWAS),发掘QTL位点,解析其遗传机制。【结果】检测到了14个镉积累相关的QTL位点,除了第8染色体之外,其他11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6个位点与已报道基因一致,8个为新发现位点。另外,这8个位点分布在第2、4、7、9和12染色体上,均可以在两个及以上环境中检测到,效应较为稳定,可用于下一步精细定位及功能研究。结合基因注释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推测LOC_Os02g37160、LOC_Os02g49560、LOC_Os04g39010和LOC_Os06g46310为镉含量相关位点候选基因,这些基因与重金属转运和积累等功能相关。另外,我们筛选到10个携带有利等位基因的优良株系,可用于低镉积累水稻材料的创制。【结论】发掘了8个水稻镉积累相关性状的QTL位点和低镉优异材料,对于镉积累相关遗传研究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低镉积累品种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