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播期与密度对石豆4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夏播大豆石豆4号的增产潜力,以石豆4号为试材,采用二因素(播期和密度)三水平(播期6月15日、6月25日和7月5日,密度18.0万株/hm2、22.5万株/hm2和27.0万株/hm2)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对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该品种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与密度组合。结果表明:播期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大于密度,在一定播期范围内密度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不显著;适宜石豆4号高产的播期与密度组合为播种期6月15日、种植密度18.0万~27.0万株/hm2,其中播种期为6月15日、种植密度为27.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2.
黑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粗纤维,为药食同源的宝贵资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多种功能特性。阐述了黑豆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等,提出了目前黑豆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其进一步利用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3.
【目的】筛选樱桃番茄无土栽培的最佳灌溉方式,为设施无土栽培樱桃番茄的水肥精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高糖樱桃番茄为材料,椰糠为栽培基质,在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设置不同的灌水方式,测定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鲜重、干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光合速率等指标,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设施无土栽培樱桃番茄形态、品质、产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各处理对樱桃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处理的樱桃番茄果形指数、果实品质、光合参数、产量最佳,其各指标要优于滴灌与潮汐式的灌溉方式。【结论】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的灌溉方式最有利于无土栽培的樱桃番茄生长。  相似文献   
24.
25.
为研究基于临界氮浓度模型的施肥方案下加工番茄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氮营养指数和氮素亏缺值的影响,选用新疆大面积种植的加工番茄品种“里格尔 87-5”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氮(N0)、施氮 200 kg·hm -2(N1)、施氮 300 kg·hm -2(N2)和施氮 400 kg·hm -2(N3)4个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拉秧期施氮 300 kg·hm-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施氮 400 kg·hm -2处理不会促进干物质的增加;氮浓度在各取样日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施氮 300 kg·hm -2处理的氮素吸收量在拉秧期最高,两年分别为 289.49和 263.59 kg·hm -2;各处理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氮素积累量往果实中转移,且施氮 300 kg·hm -2处理的氮素转移量最大。在加工番茄苗期阶段施氮 300 kg·hm -2和施氮 400 kg·hm -2的处理均会使加工番茄田间氮素过量,施氮 200 kg·hm -2处理的氮营养指数最接近 1,且氮亏缺量在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在开花期后施氮 300 kg·hm -2处理的氮营养指数最接近 1,且氮亏缺量最接近 0。新疆滴灌加工番茄的最佳氮肥施用总量为 278 kg·hm-2,苗期至开花期、开花至坐果期、坐果至红熟期和红熟至拉秧期的施氮比例分别为 16%、26%、49%和9%,此施肥方案为氮素的充分利用和加工番茄的持续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6.
景博  牛宁  张文龙  刁明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0):1830-1838
【目的】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加工番茄生长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方法】 基于临界氮浓度模型的施肥方案,设置不施氮(N0)、施氮200 kg/hm2(N1)、施氮300 kg/hm2(N2)和施氮400 kg/hm2(N3)4个处理,测定加工番茄各生育期的生长、产量和土壤氮素等指标。【结果】 (1)在苗期阶段,各处理对加工番茄的生长无显著差异;坐果期后,N2处理较其他处理可有效促进加工番茄的生长。2018年,红熟期N2处理下的加工番茄株高为85.5 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期N2处理下的茎粗为18.40 mm,显著高于N0处理,但与其他施氮处理无显著差异,且2019年有同样变化趋势。(2)各处理土壤硝态氮主要分布在20-40 cm土层中,各土层中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2018年在拉秧期N3处理下的硝态氮含量主要残留在40 cm以下土层中,占总硝态氮含量的54.72%,且2019年有同样趋势,淋洗风险较大;N2处理下的土壤硝态氮分布较均衡,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氮素的残留,提高氮肥利用率。(3)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盈余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N0、N1、N2处理下的氮素主要以作物吸收的方式带出土壤,N3处理下的氮素主要残留在土壤中;N1处理可降低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但也降低了氮素的利用率,N2处理有利于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降低氮肥表观残留率,N3处理促进了作物对氮素的吸收,但加大了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降低了氮素利用率。【结论】 在基于加工番茄临界氮浓度模型的氮素运筹方案下,加工番茄苗期阶段,按N1处理施44 kg/hm2减氮施肥,在开花期以后,施氮按N2处理施234 kg/hm2的氮运筹可促进植株生长,且土壤氮素残留相对较少,保证了较高的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7.
28.
29.
石黑豆 3 号是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汾阳黑豆 2 号为母本、化诱 5 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抗病夏播黑豆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田间抗病性好、抗倒性强,落叶性好,适宜机械化作业,于 2021 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豆 20219008。对石黑豆 3 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以提升河北省夏播大豆区的黑豆生产水平,从而促进黑豆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0.
针对引进黑豆品种和自选品系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分析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初步选择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黑豆品种,对具有突出特点的品种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对现有种质进行创新。以14个黑豆品种(系)为试材,2014年和2015年连续2 a在石家庄市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丰产性、抗倒伏性、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的黑豆品种(系)有13H962、13S081、12H791、潍黑豆768和豫豆20。已推荐13H962、13S081和12H791参加河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对田间表现良好的品种(系)可用作杂交亲本,配置高产、优质的杂交组合,拓宽遗传基础,丰富遗传资源,在为大豆育种提供和储备新的亲本的同时,重点选育高产、优质的黑豆品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