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在有1200头奶牛的加利福尼亚奶牛场,用田间试验测量补硒和未补硒对初产母牛的不同作用。把117头19~27月龄的黑白花初产母牛随机分为试验组(n=59)和对照组(n=58),给试验组每头母牛投与联邦政府批准畜业用的可在瘤胃内缓释的硒丸,采集试验组及对照组动物的血样。以测定投药前后血硒含量。从该农场的计算机记录系统获得每头初产母牛在第一泌乳期的生产数据。 对成年奶牛的硒研究,多集中在血硒水平与繁殖或乳房健康状况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包括流产、繁殖力下降、胎衣不下,乳房炎,生长发育不良及免疫功能障碍等。对补硒的效果比较一致的报道是:当奶牛血硒浓度大于0.1ug/mL时,体细胞数和临床乳房炎发病减少。硒,其它营养因素和管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限制奶牛生产性疾病的出现率和严重程度,但难以准确估算补硒的经济效益。按常规输入农场记录系统的是这些生产性疾病的出现率,而不是硒值或嗜中性白细胞吞噬作用的效率。如果日粮中含有足够的硒能减轻繁殖问题及增进乳腺健康,则表明是缺硒地区的缺硒奶牛。为了向家畜饲养者提供合适的决策资料,需要研究根据经济价值的生物学方法来估价补硒的作用。 本文报道的田间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是否对低于推荐浓度血硒值的临床正常的黑白花初产母牛在产犊前4个月补硒,关  相似文献   
33.
日本的草地     
本文系1985年8月24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15届国际草地学会组织委员会向与会代表提供的背景性资料。文中简明而又全面地介绍了最近日本的草地及其生产概况,还特别介绍了三个草地畜牧业专业生产户的典型,很值得我们参考、借鉴。本文主编丸冈诠是日本草地研究所的草地计划部长,18位编写人员均系有相当造诣和成就的草原或牧草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34.
介绍了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快速、精确测定柑桔结果母枝中5种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含量的方法.HPLC可应用于分析各类果树枝、叶、根、果汁、果皮等组织器官的糖的种类和含量.  相似文献   
35.
油桐早实丰产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是“七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项目。项目要求从1986年至1990年的5年内完成油桐丰产试验林面积2000亩,从第三年开始亩产桐油2-3kg,进入盛果期亩产桐油20-25kg。经6年的努力,实际完成丰产林面积2037.5亩,超额1.7%。从1988年至1991年4年累产桐油89932.8kg,连同林地间种总收入是582208.6元,扣除科研投资30万元(地方资助5万元),盈余28万元。丰产林产生的辐射效应,带动农户造桐林1万余亩。每亩多增收30元,则有30万元。油桐早实丰产技术研究,不仅为油桐生产提供应用技术,并且也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本课题所营造的丰产林获得成功的关键技术是实现了栽培良种化,应用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正确选择宜桐林地,合理调整林分结构,运用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集约化经营好桐林,这是丰产的保证。同时在试验研究的全过程中,贯彻执行了正确的科研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36.
37.
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香菇菌棒生产过程中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转色、合格菌棒要求及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制定香菇菌棒工厂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8.
近几年,随着乙苄配方除草剂在水稻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以稗草为主的禾本科杂草的危害得到了较好控制,而以鸭舌草等阔叶杂草和以野荸荠、三棱草等莎草科的危害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危害面积在逐年扩大。尤其是水稻田野荸荠和三棱草的防治与化除已成为水稻区生产上的难题;虽然目前有一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火山石粉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提高贮藏期内猪肉品质,对日粮中添加火山石粉的猪肉品质进行了研究,将20头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0.2%火山石粉),试验2组(基础日粮+0.5%火山石粉),试验3组(基础日粮+1.0%火山石粉)。经标准化屠宰后在(4±1)℃下排酸48h,对其眼肉和臀肉两部位进行贮藏期内于第1,4,7,10天肉的品质分析,主要从pH值、滴水损失、剪切力、质构参数、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等方面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肉的理化指标方面,眼肉部位试验3组在贮藏期内pH值变化最小,由5.37升至5.79,其△pH=0.42,显著小于对照组△pH=0.65;臀肉部位试验2组△pH=0.42显著小于对照组△pH=0.68。在持水力方面,贮藏中后期,两部位试验2组的滴水损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肉嫩度指标方面:贮藏第1天,试验组剪切力均小于对照组;之后试验组的剪切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臀肉部位试验3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火山石粉影响了脂肪酸的含量,降低了肉豆蔻酸(p0.05)、棕榈酸、硬脂酸(p0.01)的含量,提高了油酸、亚麻酸的含量,试验1组棕榈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13.64%和3.5%。因此说明对猪肉品质有良好的影响,火山石中含大量的矿物质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贮藏期内猪肉pH值的上升,并在贮藏中后期提高了猪肉的持水力,同时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中棕榈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降低了饱和脂肪酸中肉豆蔻酸和硬脂酸的含量;但对于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并无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0.
大豆新品种“雁育豆8号”由敦化市雁鸣湖种业专业农场于2011年以“合丰55”为母本,“吉育7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7—2018年,省区试平均产量2 866.0 kg/hm2,比对照品种“合02-69”增产9.9%,最高产量达3 626.67 kg/hm2;2018年,省生试平均产量2 720.8 kg/hm2,比对照品种“合02-69”增产9.6%,最高产量达3 264.0 kg/hm2。201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90016。雁育豆8号是早熟、高产大豆品种,生育期为116 d;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感大豆花叶病毒3号株系,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宜吉林省延边、白山、白城等大豆早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