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5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柴晓杰  王丕武  关淑艳  徐亚维 《作物学报》2005,31(12):1654-1656
淀粉是玉米籽粒的主要成分。根据分子结构将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其合成过程受到一系列酶的调控。淀粉分支酶是淀粉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它催化葡萄糖以α-(1,6)键连接,形成分支结构[1,2]。目前,对淀粉分支酶及其基因已从分子水平和生物化学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淀粉分支酶基因的生理功能基本清楚[3~5]。由于反义RNA(antiscnse RNA, as RNA)技术提供了直接有效地人为控制基因表达的方法,现已成为基因工程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技术[6]。本项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玉米淀汾分支酶基因,构建反义表达载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其导入玉米自交系,旨在抑制淀粉分支酶基因的表达,提高直链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52.
大白菜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大白菜3个结球类型的不同品种(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因型、不同外植体及不同培养基附加成分对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菜不同基因型间不定芽分化率有明显差异,以叠抱类型的“秋白19号”和合抱类型的“福山包头”再生率较高,直筒类型大白菜不定芽分化率低;带柄子叶是离体培养较理想的外植体,分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5mg/L+AgNO3 4mg/L+ABA0.3mg/L+蔗糖3.0%+琼脂1.0%。建立了大白菜带柄子叶的高频再生系统,从接种到获得再生植株只需55—60d。  相似文献   
53.
【目的】为了解大豆多荚、多粒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构建了大豆花芽cDNA文库,根据要求初步鉴定了所构建文库的质量.【方法】以大豆吉农18突变体的幼嫩花芽为材料提取总RNA,采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经蛋白酶K的消化及SfiⅠ酶切后,将所得cDNA克隆到λTriplEx质粒载体中,成功构建了大豆花芽全长cDNA文库.【结果和结论】将初始文库经扩增后保存,检测扩增文库滴度为2.13×108pfu/mL,重组率接近95.3%,菌落PCR鉴定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0.5~2.0 kb.插入片段平均大小在1.0 kb左右.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文库既满足了目的基因的分离筛选,又可保证全长cDNA文库的获得,该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对高粱株高的遗传模型进行测验。结果表明,高粱株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控制株高的增效、减效等位基因在雌亲和雄亲的分配比率有极显著差异。株高的遗传、增效等位基因,即高秆基因为显性,而这种显性为部分显性。  相似文献   
55.
大豆新品种"吉农1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10,他引:2  
“吉农13号”大豆新品种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区域预备试验结果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8.6%;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3.3%;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比对照品种“九农21号”增产10.1%、2003年1月通过省级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的特点,适于吉林省的长春、吉林、通化、辽源等地区的中熟区种植,也可作为中早熟品种在四平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6.
本文利用198—1983年吉林省大豆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的部分材料,在逐步回归的基础上,对产量、生育期、株高、百粒重和单株粒数等性状进行了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性状向呈复杂的相互制约关系,它们共同作用决定产量的形成。由于吉林省中部各地区性状间相关不尽一致,在制定具体育种目标时,长春和四平地区应以单株粒数为主攻方向,吉林地区应选育人粒型品种。从整个中部地区来看,首先应考虑百粒重和单株粒数,但不能过分强调大粒;生育期和株高要适当加强。  相似文献   
57.
卡那霉素(Kanamycin)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4个大豆品种,设置4种卡那霉素浓度,研究了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对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没有影响,也未引起幼苗黄化,但能明显抑制幼苗的生长,引起幼苗和主根变短、侧根数减少。在300μg/mL浓度下,大豆幼苗主根长度为13cm,且没有侧根长出,是一种容易鉴别的指示性状  相似文献   
58.
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EHA105介导外源基因phy A转入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GS01的胚性愈伤组织,并利用除草剂(草胺磷)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培养并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菌液浓度及侵染时间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的转化率;不同激素种类及配比对抗性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影响明显。当菌液浓度OD600 nm为0.6,侵染时间为20 min时,抗性愈伤组织的转化率最高,达到了68.7%,为玉米农杆菌转化并获得再生植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玉米新品种"西旺3008"是以自选系"MZ30"为母本、自选系"MZ1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2 328.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 309.7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2%。该品种于2012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性较强,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0.
脯氨酸、硝酸银对农杆菌转化大豆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是植物遗传转化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如何提高转化率是植物遗传转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已发现有许多物质能够促进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如乙酰丁香酮(AS)等许多酚类化合物都有助于农杆菌T-DNA的转移从而提高转化率,本实验在农杆菌转化大豆的过程中辅加化合物脯氨酸,硝酸银,通过对GUS基因表达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化合物均能明显地提高大豆的转化率,其中2mg/L浓度的脯氨酸及2mg/L的AgNO3具有最佳效果。较适合用于大豆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