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兵团农五师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处天山北麓的博尔塔拉河谷和艾比湖盆地。如何利用好每一滴水,在确保经济效益的同时,争取最大的水产比,并以此来实现我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决策者与科技工作者首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疆兵团杂交棉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棉花杂交优势的利用是提高棉花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新疆特有的"矮、密、早"栽培模式,用种量大,而杂交棉制种成本高、在棉花制种期间劳动力不足等现状,使得疆内育种界普遍认为杂交棉不适宜在新疆种植,致使新疆的棉花杂优利用明显落后于内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标杂A1不同密度的栽培研究,探索本地区较为合理的栽培密度,为标杂A1在生产中群体和个体合理搭配提供理论依据。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各处理的果枝台数、有效果枝数、单株结铃、茎粗、叶枝成铃随密度增加而减少。每hm^2密度在135000株时形成了一个小高峰,子棉产量达到5183.1kg;在225000株时,产量达最高为5647.5kg,再随密度增加,产量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分亏缺对棉花综合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为植棉区在选用品种、优化栽培技术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截止2001年年底,新疆共审定并通过命名新陆早系列早熟棉花品种15个,了解已审定的品种的系谱,对在棉花育种过程中正确选择亲本,确定育种途径和方法,提高育种效率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推动农业现代化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双重挤压”,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困难等严峻挑战,亟需转型升级、优化结构和提质增效。大数据作为一种与材料和能源一样的新型战略资源,在生产要素耦合、农业系统协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成为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和综合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精准生产决策、食品安全保障、消费需求挖掘和市场贸易引导等方面开始应用。面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农业转型升级的艰巨性和漫长性,应该建立大数据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双重驱动机制。技术上,重点加强数据科学与农业科学交叉融合,夯实现代农业基准数据基础,快速突破适农智能模型分析处理技术以及推动数据服务持续创新;组织上,树立数据意识,加强数据立法,完善数据顶层治理结构,尤其要处理好数据安全与数据开放共享等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耕地利用等别与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云南省耕地利用的等别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对于制定适合该省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地利用决策有重大意义。以云南省129个县的农用地分等省级成果为基础,结合该省的生态环境现状分区成果,分析了全省耕地利用等别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耕地利用等别范围为1—16等,平均等4.4等,总体来看,等别偏低。生态环境优区耕地利用等别范围是1—14等,平均等3.9等;良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6等,平均等4.8等;中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5等,平均等4.8等;差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3等,平均等4.4等;劣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5等,平均等3.4等。全省中、低等耕地的面积最多,集中在中区和差区,对全省耕地的平均利用等影响最大。对该研究为制定云南省耕地空间优化布局和质量提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业大数据开放共享对于推进农业部门间的互连互通、协作协同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当前我国农业大数据开放共享的现状,基础环境不断优化,一批信息共享和发布平台已经建立,但受体制约束、标准技术缺乏和法律法规滞后等影响,农业大数据的开放共享还存在总量偏低、可读性差、数据更新比例低等问题。鉴于此,在顶层设计、技术条件、内容标准、共享机制和法律规范等方面提出促进农业大数据共享的相关措施,以期加快农业数据的开放共享和资源整合,提升现代农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准确地进行耕地质量和产能评价是合理利用与切实保护耕地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依据。基于《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规范(试用稿)》中推荐指标,采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运用加权求和法与修正法进行了广东省吴川市的耕地质量和产能评价。结果表明:吴川市耕地质量等别为中等和低等,产能等别为4~10等;耕地质量等别与农用地分等结果中的国家自然等、耕地产能等别与国家利用等在空间分布上均呈一致趋势,等别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506和r=0.320,P<0.001,n=13 094);以蚯蚓数量为依据的生物特性系数修正是导致耕地质量等别整体低于国家自然等的主要原因。经验证,相对于农用地质量分等体系,本研究构建的耕地质量和产能评价体系能够较明显地体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耕地质量和产能方面的功效,研究成果可为土地整治、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土地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将枇杷干叶打磨成粉,添加到高筋小麦粉中制得枇杷叶粉保健面包。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最陡爬坡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枇杷叶粉面包品质的七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四个因素:枇杷叶粉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和上火焙烤温度;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感官得分;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枇杷叶粉保健面包的最佳工艺为:高筋小麦粉100 g,枇杷叶粉添加量4.36 g,白砂糖添加量26.32 g,酵母添加量1.33 g,食盐添加量1.2 g,鸡蛋添加量12 g,黄油添加量10 g,纯牛奶添加量50 g,上火焙烤温度190℃,下火焙烤温度170℃,焙烤时间30 min。采用该工艺生产的枇杷叶粉保健面包色泽均匀,呈淡绿色,面包组织紧密有弹性、耐咀嚼,风味口感俱佳,产品感官评分为94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