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62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41篇
  102篇
综合类   450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67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近期,山东省东平县一小尾寒羊饲养场怀孕后期的母羊连续发病,轻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重者死亡。经过详细了解、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验,我们确诊为妊娠毒血症。该病是怀孕末期母羊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亚急性代谢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呆滞凝视,卧地不起,甚而昏睡等。  相似文献   
62.
茶树品种与针形茶的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中叶种、浙江龙井种、南江大叶种为试材,研究了加工针形茶的适制性。结果表明,3品种均为针形茶适制品种。其中,四川中叶种的针形茶品质最好,龙井种次之,南江大叶种更次。其品质差异主要由品种鲜叶理化特性所决定。  相似文献   
63.
64.
6月份以来,对于内陆地区的淡水鱼养殖而言,旺季特征已经逐步凸现,水产料的需求增长趋势有望延续到9月份上半月,不少地方的鱼料销售环比增长20%以上,同比也有10%以上的增幅。不过由于6月份的水产饲料提价(鱼饲料价格一般每吨上调200~300元,  相似文献   
65.
榆耳(Gloeostereum incarnatum S.Ito et Imai)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真菌。它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日本的北海道。近年来,野生榆耳资源已频于枯竭。为此,许多人进行人工栽培,由于缺乏对榆耳营养生理的全面了解和菌株的选育,其人工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并没有达到榆耳本身的遗传潜力。我们通过对榆耳营养生理的深入研究,掌握了榆耳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报告如下: 一、菌种制备 1.菌株:实验用我们自己选育的“U06”菌株。  相似文献   
66.
灵芝及其同属的几个种的营养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灵芝、紫芝、白芝、薄树芝在阔叶树锯木屑上生长0-60天期间,基物失重,木质纤维素降解和几种胞外多糖分解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1.灵芝、紫芝、白芝、蒋树芝是很强的木材腐朽菌,它们能够分解木质纤维素中的全部组分。以灵芝分解能力为最强,培养56天时,基物失重76.70%,呼吸消耗有机质达54.01%,转化为子实体的有机质为22.69%(灰分忽略不计)。56天期间,基物中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分别降解了78.66%、85.51%和86.41%。 2.灵芝菌体后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非物质约有1/2左右是由基物中木质纤维索的降解所提供,另1/2左右是来源于基物中的营养菌丝。由此可见,灵芝苗丝体发育期的营养代谢和子实体发育期本质纤维素的分解代谢都将影响着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3.4个菌株的CMC酶和半纤维素酶的活性大小及在栽培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趋于一致。但淀粉酶活的大小和在栽培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7.
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与品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已知植物抗病基因不同保守序列设计的S1/AS3和XLRR for/XLRR rev两对引物对22个水稻品种DNA进行PCR扩增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类型丰富,2对引物共扩增出143条带,品种间有差异的谱带92条,根据谱带差异可将供试品种完全鉴别出来.证明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可以用于水稻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68.
茶叶干燥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作为茶叶初制加工的重要工序,对茶叶感官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干燥过程中,在热和力的作用下,随着水分的不断散失,在制品物理特性和内质成分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形成茶叶特有的感官品质。笔者阐述了中国茶叶初制各干燥技术原理及特点,指出茶叶干燥将由单一技术向联合应用技术发展的趋势,并提出要完善新型联合干燥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干燥在制品含水量在线检测技术,为新型茶叶干燥机械研发和未来茶叶干燥技术提供一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9.
以庭院栽植的樱草蔷薇为材料,对种实与观赏性状进行观测与研究,结果表明:株间种实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最显著的特征是:果实颜色,1号树为蓝黑色,2号树为紫红色;种皮颜色,1号树为紫红色,而2号树则为黄褐色略带紫红色成分;种子重量,1号树为22.4 g,2号树为26.1 g.此外,1号树的果实具有较长的宿存期.  相似文献   
70.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土壤结构分形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长江三峡库区森林土壤的物理性质,运用分形原理,研究重庆缙云山4种典型林分林地土壤分形特征,建立土壤结构分维与土壤性质预测模型,运用弹性分析与边际分析,探讨土壤结构分形变化与土壤性质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机械组成分维、微团聚体组成分维和孔隙组成分维可作为评价土壤结构的指标。不同林分林地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分维值为2.7~2.9,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分维为2.5~2.8,土壤孔隙组成分维为2.3~2.8。从质地、微团聚体组成和孔隙组成来看,常绿阔叶灌丛土壤结构要明显优于其他林地土壤,而楠竹林最差。不同林分及农地土壤的微团聚体组成、机械颗粒组成和孔隙组成分维与土壤性质存在较明显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都在0.5以上。由弹性系数和边际量可以看出,机械分维的影响要大于微团聚体分维和孔隙组分维。这对进一步探讨分形学在土壤结构与土壤性质的应用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