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39篇
  4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实时准确地预测墒情是进行灌溉预报,实现农田水分精准化管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基于根区(0−60cm土层)水量平衡原理,利用泰勒级数对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和作物蒸腾量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并以实时根区平均土壤含水率为自变量构建了动态的土壤墒情预测模型。采用天津市武清区西吕村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包含3个监测点)实时监测数据(地表下30cm和60cm处的土壤含水率),分别选取5d、10d、15d和20d作为建模系列长度进行回归分析,确定模型参数,对10d和15d两种预见期进行了土壤墒情预测精度分析。结果表明:(1)实时预测模型拟合程度较好,三种建模系列长度条件下的确定性系数均达到0.80以上(样本数均大于550);(2)15d建模系列长度下相对误差最小;(3)15d建模系列长度、15d预见期、10%相对误差界限值条件下,3个监测点的墒情预测合格率分别达到98%、100%和89%。由此可见,研究提出的实时墒情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便于建模分析,为土壤墒情的预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物组合种植的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0余种间作套种组合种植作物的耗水量、产量、产值及其根区土壤含水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作物组合种植具有明显的节水增产增收效果;②作物组合种植条件下,处于雨季后期的作物生长,达到了对光、热、水资源的同步利用,明显的提高了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分析得出了作物组合种植形式需水规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区滴头流量对土壤水分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水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作物的产量,交替滴灌是一种有效的节水灌水方式,而不同的土壤质地与气候条件应选择不同的滴头流量。本文研究了干旱区不同的滴头流量下土壤水分再分布及土壤蒸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湿润圈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蒸发量的大小。滴头流量越大,地表的湿润半径越大,蒸发损失也越大。滴头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土壤水分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动态。滴头流量不同,其蒸发损失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几种作物的水分敏感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仰仁  张鸿 《灌溉排水》1989,8(4):58-60
  相似文献   
15.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西红柿为试验材料,采用膜下滴灌,以地上部干物质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率定出了温度胁迫指数、水分胁迫指数和干物质转化因子等3个作物生长模型参数。以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确定了西红柿的经济灌溉制度,并将经济灌溉制度中每次灌水前的土壤含水率作为作物经济灌水下限值。结果表明:经济灌水下限值在作物生长期内可以近似地看作一个常数,西红柿的经济灌水下限值为0.250,占田间持水率的83.9%,其变差系数为0.76%。按照此灌水下限值灌水,与实际灌水相比,灌溉用水量虽增加了6.5%,但产量和纯收益均增加了7.8%,显示出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试验资料,对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的求取方法、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的选取和生育阶段的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求解水分敏感指数时,可用试验条件下的实际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去代替模型中的最大产量及其对应的蒸发蒸腾量;推求棉花水分敏感指数的时间阶段以生育期划分才能与棉花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结合,从而反映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特性,揭示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棉花产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水分传感器埋设深度及个数对墒情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溉预报过程中,要利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监测土壤墒情,同一剖面土壤水分传感器埋设数量越多,测墒精度就越高,在实际应用时,就要求减少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埋设数量以降低系统的成本,并保证一定的测墒精度。选取4个试验区,在0~100 cm土层深度内,采用取土烘干法测得5个测试深度土壤水分数据。分析了0~60和0~100 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与监测点含水率的相关关系,并设置了1个监测点和2个监测点不同组合的对比,分别计算了各种情况下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与监测点含水率的相关系数(R2)、平均相对误差(δR)以及均方根误差(RMSE)。研究结果显示:一个监测点时,40 cm深度的含水率能较好地反映0~60 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R2达到0.95以上; 0~100 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用60 cm深度含水率反映,R2能达到0.93。两个监测点时,20/50 cm处的含水率与0~60 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的相关性最高,R2为0.994; 0~100 cm土壤剖面平均含水率与40/70 cm处的含水率相关性最高,各试验区平均的R2为0.965。  相似文献   
18.
从水电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出发,对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探讨。以云南苏帕河流域为例,认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输沙需水量和污染防治需水量的有机整合。苏帕河流域朝阳、乌泥河、阿鸠田河的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54×10^8m^3、3.31×10^8m^3、3.56×10^8m^3,分别占来水量的48.9%、44.9%和52.3%,其中输沙需水量均占99%以上。因此,保护苏帕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在水电开发中防治水土流失,降低输沙需水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实验资料,通过不同受旱处理确定了棉花的水分敏感指数及水分生产函数,结果表明对水分最敏感的阶段是花铃期,其次是蕾期,吐絮期最小.并运用动态规划方法制定了灌溉制度,可有效提高作物生育期内水分利用效率,对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灌溉用水定额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地编制山西省的灌溉用水定额,根据水利部编制灌溉用水定额的大纲要求,结合山西省自然、地理、气候等情况,将全省分为6个区,选取了21个典型县为调查对象。编制采用典型调研的方式,以调查典型县现状灌溉用水定额为基础,以当地灌溉水可利用量为控制条件,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平衡的方法,制定了全省6个分区、7种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定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