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利用"陆地棉×中棉×瑟伯氏棉"HAT三元远缘杂种后代深厚遗传背景,通过低代混选法,提高棉花远缘杂交后代的遗传改良效果;采用优系内姊妹交,充分利用数量性状基因的加性效应,促进产量、抗性、品质等数量性状微效多基因聚合;现代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高效育种技术相结合,缩短育种进程;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冀1316。该品种遗传基础丰富,具有陆地棉、中棉和野生瑟伯氏棉血统,集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多抗、适于简化管理等优良性状于一体。冀中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冀1316的23个试验点全部增产,且增幅达到极显著水平,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DP99B增产20.5%和23.8%,均居同期参试品种第1名;高抗棉铃虫,抗盲蝽象;抗旱,耐盐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马克隆值5.0,断裂比强度30.4 c N/tex,为纤维优质Ⅱ型品种;尤其是在稳产性、抗逆、抗盲蝽象、适于机械化轻简化管理方面优势明显,能够满足河北省及其周边棉区生产需求和目前棉花生产对棉花品种机械化轻简化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不同简化整枝方式对抗虫棉生育进程、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简化整枝方式对不同基因型抗虫棉的生育进程、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河北地区适宜的简化整枝方式以留 2个营养枝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4.
黄河流域棉花区试品种的纤维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9~2003年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纤维品质性状参数、品质类型以及长、细、强均衡配套达标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流域优质棉育种进展缓慢,中等品质品种占绝大多数,中短绒、中长绒特色品种极少,纤维比强度改良效果不理想,马克隆值偏高,伸长率、整齐度有一定程度提高,黄度略有下降,纺纱均匀指数仍待提高。  相似文献   
55.
分析评价了近年来河北省区域试验棉花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84.9%的参试品种抗枯萎病,65.41%的品种达抗枯耐黄水平,抗黄萎病的品种很少,双抗品种更少;年度间参试品种抗病性表现为抗枯萎病性达到较高水平后趋于稳定,不同类型品种有明显差异,杂交种优于常规品种,非抗虫棉好于转基因抗虫棉,低酚棉抗病性最差。  相似文献   
56.
在自然昆虫传粉条件下,研究了6对转Bt基因棉、6对常规棉核质不育系及相应同核异质保持系的主要性状,结果表明12对核质不育系与其同核异质保持系的株高、果枝数差异不显著;不育系的单株成铃、衣分、霜前子、皮棉产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子指显著高于保持系.单铃重和霜前种子产量的表现有所不同转Bt基因棉不育系的单铃重显著低于保持系,霜前种子产量没有明显差异;常规棉不育系的单铃重显著高于其保持系,霜前种子产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57.
早熟高产抗虫棉冀优768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冀优768是利用携带有外源抗棉铃虫Bt基因的326作母本,以具有海岛棉、陆地棉、野生棉遗传基础的322系作父本,其后代在黄枯萎混生重病地、不防治棉铃虫的高压胁迫下,经过连续定向选择育成。其突出表现早熟、抗棉铃虫、高产、抗病。2003-2004年在河北省冀东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DP99B分别增产40.6%和39.2%;2004年生产试验,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DP99B增产14.1%,29.0%和38.5%,籽皮棉产量均居第1位;纤维长度29.7 mm,整齐度84.9%,比强度28.7 cN/tex,伸长率6.4%,麦克隆值5.0。2006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6017),准予在冀东及同一生态类型区推广。  相似文献   
58.
旱地棉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港属半湿润易旱地区,水资源紧缺,棉花生育以雨养为主,由于旱薄因素的影响,限制了棉花产量的提高。1986~1988年针对黑龙港生态特点和传统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系统地研究了旱地棉田水分消长动态、棉花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技术进展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9.
利用高抗除草剂2,4-D的亲本与不抗除草剂的品系配制组合,对亲本、F1代和F2代植株进行抗性鉴定、调查、统计,进行棉花抗除草剂2,4-D性状遗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棉花除草剂2,4-D抗性性状是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该抗除草剂性状属于质量性状遗传,便于在棉花育种中利用,抗性水平较高,能达到800mg/kg以上水平。抗除草剂性状可以在棉花常规育种和杂交种生产利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0.
为了获得耐低温棉花新材料,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获得了转CaM基因棉花,经过分子检测得到了3个转基因株系。同时对得到的转基因株系的T4代(C1、C2、C3)和棉花受体(CK)在低温处理后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初步测定。发现在低温(4℃)处理24 h后,C1、C2、C3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而常温下(23℃)测定值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转CaM基因棉花在低温时能够通过减轻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抗氧化酶活力等反应来缓解低温对棉花叶片的损伤。本研究筛选出了3个具有一定抗寒能力的转基因株系,为下一步选育抗寒新品种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棉花抗寒转基因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