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5篇
农学   30篇
  7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基于两种荧光毛细管电泳平台筛选评估玉米新型SSR引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93份代表自交系及27套包括杂交种及双亲在内的三联体材料为试材,分别用Qiagen和ABI3730两种DNA分析仪,从111对新型玉米SSR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高、稳定性好、适于自动化分型的引物9对,确定1套适合SSR引物评估筛选的方案,可以为今后引物设计至评估入选提供高效的筛选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基于高通量测序开发玉米高效KASP分子标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海燕  周玲  林峰  王蕊  王凤格  赵涵 《作物学报》2019,45(6):872-878
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在基因组中数量多、分布广,适用于大规模、自动化基因型检测。本研究利用205份不同来源的玉米自交系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鉴定出一系列多态性高的二态性SNP位点并开发出700个KASP分子标记。其中, 202个在46个玉米代表系中得到验证的KASP标记进一步用于系统进化树构建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开发成功的KASP标记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平均PIC为0.463,平均MAF为0.451。基于KASP标记位点和总SNP位点的聚类分析结果高度吻合。KASP标记位点与总SNP位点的遗传距离相似性系数高达89.5%,能成功区分玉米的杂种优势群。该KASP标记可在玉米种质资源分析、连锁群构建以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分子标记辅助玉米自交系京24抗南方锈病的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南方锈病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本研究选用齐319为供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前景选择和背景选择,结合回交转育技术,改良骨干系京24的南方锈病抗性。利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系统,从13对引物中最终筛选出与抗病基因遗传距离较近,扩增稳定、分别位于抗病基因上下游的两对引物Phi118和P2,用于目标性状的前景选择,230个BC1代单株室内分子标记检测结果和海南自然发病情况的比较,验证了前景选择标记的有效性。同时,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在供受体间具有明显差异的42对引物用于回交群体的背景选择。单色荧光标记引物的多重电泳检测,可显著提高背景选择的效率。  相似文献   
74.
75.
获得甘薯×五倍体种间杂种的杂交后代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获得甘薯×五倍体种间杂种的大量杂交后代而进行的实验表明,反交(即以甘薯为父本)或蒙导授粉(五倍体活花粉与甘薯死花粉混授给异不孕群甘薯)显著促进五倍体花粉管生长和增加结实;生长调节剂(NAA+BA)授粉当天及授粉后5 d两次处理能有限地延长子房寿命;反交(或蒙导授粉)结合生长调节剂处理有利于获得大量适龄子房和有效胚珠,将它们置于筛选到的培养基(MS+CH,或MS+BA+GA3),成苗率较高,是获得五倍体种间杂种同甘薯杂交的后代的有效方法;自交和互交均不结实的五倍体各系同甘薯品种相间种植以进行放任授粉,能在五倍体植株上收获大量杂交种子,是在一定条件下获得五倍体种间杂种同甘薯杂交的后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6.
通过分析纯度鉴定和一致性鉴定的关系,探讨与纯度鉴定标准制定相关的8个问题,包括是否覆盖所有品种类型、是否鉴定所有杂株类型、是否提供杂交种的制种亲本、是否用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结果进行校正、是否指定检测平台、是否在纯度鉴定前先鉴定真实性、是否所有样品都能鉴定、是否适用于转基因品种纯度鉴定,确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纯度分子鉴定技术规范和标准。以玉米杂交种纯度分子鉴定为例,确立鉴定引物选择和鉴定程序,并分析弱苗、病苗、非典型株和种子发芽率对田间小区种植和室内分子鉴定结果吻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基于SNP标记的玉米容重QTL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240个DH系为作图群体,利用SNP芯片对DH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构建连锁图谱,对DH群体进行容重性状鉴定。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分析,在4个环境下共检测到5个控制玉米容重的QTL,联合贡献率为23.61%;位于第1染色体的q Tw1-1介于SNP标记PZE-101032246与SYN13192之间,位于第9染色体的q Tw9-1介于SNP标记PZE-109011840和SYN6085之间,分别解释11.9%和7.8%的表型变异,表明这些区域可能包含调控玉米容重性状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78.
真实性鉴定对玉米种子质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全面总结了真实性鉴定的类型及与其它鉴定项目的区别,系统分析了我国玉米真实性SSR鉴定标准的研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比较了不同作物品种真实性鉴定标准研制的异同,以期对其它作物类型及其它分子标记类型的真实性鉴定标准研制提供有益借鉴。玉米真实性鉴定标准在我国已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为种子市场的繁荣和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9.
 【目的】根据收获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确定不同糯玉米品种的适宜收获期。【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8个品种为主区、4个收获期为副区),研究了不同品种籽粒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花后30、35、40和45 d)下的变化。【结果】随着收获期延迟,籽粒产量逐渐增加,增加速率以花后35~40 d最快,日增重达5.2%,花后40 d增加缓慢。淀粉含量先升后降,在花后35~40 d达到峰值,后期略有下降。收获期对糊化温度没有影响,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峰值时间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呈先升后降趋势,这几项指标在花后40 d最高,回复值此时最低。RVA谱特征值中,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受收获期的影响较小,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和回复值受收获期的影响较大。【结论】综合考虑产量、淀粉含量和RVA特征值在不同收获期间的变化趋势,可认为花后40 d收获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有利于改良糯玉米淀粉的品质。  相似文献   
80.
吉林省42份主推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标记对42份吉林省主推玉米杂交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23对SSR引物在42个供试品种中共检测出113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每个位点4.91个,每个SSR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的变幅为0.4012~0.9974,平均值为0.6892。结合分子聚类结果与亲本自交系系谱来源,分析供试材料的种质基础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审定品种有较近的遗传距离,且在42份供试材料的64个玉米亲本中具有国外、Lancaster、Reid和塘四平头血缘的亲本约占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