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3篇
  14篇
综合类   184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5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覆膜滴灌对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CO2、CH4与N2O作为全球气候变化贡献较大的温室气体日益受到重视,而覆膜滴灌作为一种节水的田间农艺措施也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就土壤温湿度对土壤温室气体产生及排放的影响、覆膜滴灌造成土壤温湿度的改变及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进行了综述。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1)土壤温度、湿度都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和活性、调节气体传输速率,对土壤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起作用;(2)土壤CO2排放速率与浅层地温正相关,CH4与N2O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最适温度,而CH4的氧化与温度的关系呈多样性;(3)土壤湿度对CH4产生、氧化与N2O产生的作用都大于土壤温度,CH4氧化速率与土壤湿度呈负相关,而CO2与N2O的排放都有一个最佳的湿润范围;(4)覆膜良好的增温保湿效应、对气体传输的自然阻隔作用以及滴灌的局部湿润作用又会影响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最后总结提出了有待进一步展开和完善的几方面研究工作:如何确定和控制土壤湿润范围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定量确定覆膜滴灌的综合效应,如何通过调控土壤CO2的排放以调控作物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92.
为给猪伪狂犬病病毒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参考GenBank中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PRV GZ-Z1株DNA为模板,进行gE基因的PCR扩增,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鉴定正确后,再亚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经鉴定后测序。结果表明:目的片段为PRV gE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大小1 734bp,编码577个氨基酸,在pET32a(+)载体中位置正确,表明,pET32a-gE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该基因与国内外其他18株PRV的gE基因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8%~98.6%;与国外分离株属同一个进化分支,遗传关系相对较近;而与国内Fa、Min、GDSH等毒株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3.
高磊  李丽  田龚  罗萝  徐冰  路广亮  王凤  罗卿权  徐颖 《植物保护》2017,43(2):117-121
本文采用扩散指标法和Iwao、Taylor回归法测定了上海辰山植物园内‘矮生百慕大’Cynodon dactylon×C.transvaalensis‘Tifdwarf’和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上的中喙丽金龟Adoretus sinicus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中喙丽金龟幼虫在两种草坪草根部土壤中不同区域的密度相差较大(5~139头/m~2);幼虫在两种草坪草土壤中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型的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根据空间分布型的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和Kuno序贯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94.
‘芽黄’红瑞木枝干溃疡病在上海发生严重。本研究通过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学特征观察,将引起此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拟盘多毛孢属一种Pestalotiopsissp.。通过扩增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其在系统发育树上与拟盘多毛孢属中分生孢子中间三个细胞异色的类群处于同一分支,此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5种杀菌剂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对Pestalotiopsis sp.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639~1.787μg/mL。4种杀菌剂室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初期,25%丙环唑乳油和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当病害发展后,供试4种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95.
"同居"一词,古代典籍屡见,现代生活中也时常应用,但其在古代的含义和现代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试分析其含义的演变。  相似文献   
96.
杨甫  王凤鹤  徐希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11-10713
[目的]综合评价明亮熊蜂、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3蜂种对温室草莓的授粉效率,更有效地利用蜜蜂为大棚草莓授粉。[方法]采用2m×2m样方观测3种授粉蜂的行为,测定其出巢温度、日活动时间、访花频率、单花停留时间、花粉移出率、柱头花粉沉降数目及授粉效果等,并对3种授粉蜂的授粉成本进行比较。[结果]整个花期3种蜂均十分活跃,明亮熊蜂较快适应环境,意大利蜜蜂阴天不访花;活动起点温度明亮熊蜂和中华蜜蜂的低于意大利蜜蜂;日活动时间明亮熊蜂和中华蜜蜂较长;花粉移出率明亮熊蜂比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高,但访花频率中华蜜蜂比意大利蜜蜂和明亮熊蜂的高;3种蜂的柱头花粉沉降数目没有显著区别;明亮熊蜂与中华蜜蜂授粉后的草莓平均单产、平均畸形果率差异不显著,而与意大利蜜蜂的差异极显著;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成本基本相同,显著比明亮熊蜂成本低。[结论]中华蜜蜂为冬季及早春温度较低状态下大棚草莓授粉最佳。  相似文献   
97.
采用柱层析、蛋白质免疫印迹和电泳等方法,对哲罗鲑Hucho taimen的雌性蛋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哲罗鲑血清和卵黄中均存在雌性蛋白,其雌性蛋白的性质相同,均为糖脂磷蛋白;与血清雌性特异蛋白一样,卵黄雌性特异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为460 000,由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7 800、84 200和10 800的3个亚基组成,等电点为5.60;卵黄雌性蛋白的兔抗血清均与哲罗鲑雌性血清发生免疫反应,不与雄性血清发生免疫反应,表明这两种蛋白均具有雌性特异性;两种蛋白的抗血清可以相互检测,表明哲罗鲑雌鱼血清中雌性蛋白与卵黄中的雌性蛋白在免疫原性上和结构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98.
油菜素内酯提高水稻抗病性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甾醇类激素,在抗病毒、病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Nakashita et al.(2003)发现BR能诱导水稻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产生广谱抗性。为探明BR提高水稻抗病性的分子机制,本试验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筛选受BR调控的在抗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通过  相似文献   
99.
为明确温度对早熟禾拟茎草螟Parapediasia teterrella(Zincken)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采用两性生命表方法研究了不同恒温条件下(19、22、26、30、33℃)该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力,并组建了该虫在不同恒温下的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结果表明:早熟禾拟茎草螟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繁殖力则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33℃下,早熟禾拟茎草螟总发育历期最短为23.8 d;26℃和30℃下繁殖力最高,平均分别为283.5粒和265.4粒。早熟禾拟茎草螟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6℃和420.0日度;平均世代周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增殖率随着温度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在30℃下最大,分别为0.14和1.15,净增殖率在26℃下最大为63.64。表明早熟禾拟茎草螟种群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在26~30℃之间。  相似文献   
100.
从大气低频振荡信号强度信号变化入手,分析了季节内振荡强度信号在不同季节的时空变化,定性估计了延伸期预报效果随季节和区域的变化。结果表明:位势高度场11~25 d扰动方差的比重大于30~60 d扰动方差的比重,在2个频段内,中(500 hPa位势高度)、高(200 hPa位势高度)层的方差比大于低层(850 hPa位势高度)的方差比。11~25 d扰动方差百分比在高层的扰动位势方差比重分布具有明显的海陆差异,全年陆地上空对应的比重大于海洋上空的比重,最大值分布区域随季节有明显的西北—东南走向的变化,春季和夏季比重大的地区偏西北,秋冬季节相对偏东南。中层夏季的方差百分比分布与其他季节有明显差异,大值区在春、夏季的分布有一定的相似性。春季和秋季扰动方差百分比在高层和中层大气中的空间分布形态类似。该文的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原因和估计延伸期天气预报的效果有明显的应用参考价值。鉴于500 hPa等压面上大百分比区域分布为西北—东南向,延伸期预报中对30~60 d的低频系统要多注意较高纬度的系统,而对低纬度地区则多考虑11~25 d的低频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