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51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16篇
  37篇
综合类   203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试验旨在探究微藻脂滴蛋白的结构特征。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微藻脂滴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信号肽、跨膜结构域、双亲性α螺旋、二级结构、结构域、三级结构、保守基序、磷酸化位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微拟球藻LDSP蛋白是稳定碱性的疏水蛋白,无信号肽,2个跨膜结构域分别形成双亲性α螺旋和疏水α螺旋,二级结构由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具有焦磷酸硫胺素中间结构域,三级结构漏斗状,C端存在保守基序,具有9个磷酸化位点。与微拟球藻LDSP蛋白不同,巴夫杜氏藻MLDP蛋白和雨生红球藻HOGP蛋白是酸性亲水蛋白,无跨膜结构域,与膜相互作用的序列形成双亲性α螺旋,具有橡胶延伸因子结构域,三级结构哑铃状,分别具有33、24个磷酸化位点。莱茵衣藻MLDP蛋白的结构特征介于两类特征之间。研究表明,微藻脂滴蛋白的结构发生分化,可能导致功能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烷二胺合成环氧化?烷二胺(EMDA),与桐马酸酐(EMA)反应制备了基于动态酯交换机理的生物基类玻璃高分子(vitrimers)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热重(TG)分析和万能试验测试机等仪器对材料进行表征及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材料拉伸强度最高达到35 MPa,断裂拉伸率达到12%,5%质量损失温度最高达到264℃,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最高达到119℃,其交联密度随着环氧化?烷二胺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且材料具有基于Tg的形状记忆能力和在180℃发生交联结构拓扑重排的能力。通过乙醇胺与材料中酯键的反应实现材料的降解,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证明材料在130℃反应8 h能够被降解为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2 594,多分散性指数(PDI)为1.09的低聚物。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添加高比例发酵红薯替代部分精料对高坡黑猪育肥猪生长、胴体和肉质性能的影响,选择6月龄、体重(62. 4±3.5)kg高坡黑猪24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试验组饲喂70%发酵红薯+30%全价日粮,对照组饲喂全价日粮,进行120 d饲喂试验,然后屠宰进行生长性能、胴体肉质指标测定。结果: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0%发酵红薯可显著降低猪生长性能,试验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81.53%(P0.05);对猪胴体性状也有显著影响,试验组平均背膘厚显著高于对照组13.41%(P0.05),眼肌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8.25%(P0.05);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猪肉色红度值,降低滴水损失,改善猪肉品质,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0%发酵红薯可显著降低高坡黑猪的生长性能,降低养殖效益,但对肉质指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给从江香猪饲养管理及猪肉营养品质的提升提供基础数据,试验分别选取了2,4,6,8,10月龄5个生长阶段的从江香猪35头,进行了肌内脂肪(IMF)含量、脂肪酸组成、鲜味氨基酸含量、脂蛋白酯酶(LPL)活性等指标的测定,分析了不同生长阶段从江香猪肌肉营养品质及脂肪沉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江香猪肌内脂肪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鲜味氨基酸总量、脂蛋白酯酶活性均随月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2月龄从江香猪背肌样品中肌内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维持较高水平,4~6月龄阶段肌内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处于较低水平,8~10月龄从江香猪各项肉质风味营养指标又呈现出增长趋势;2~6月龄阶段从江香猪脂蛋白酯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8~10月龄表现为持续降低的趋势。说明2月龄阶段是从江香猪特征香味形成与脂肪快速沉积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5.
己烯雌酚是人工合成雌激素中作用最强的一种,曾一度作为促生长剂应用于畜牧养殖业。研究发现,其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危害。阐述了己烯雌酚的残留特点及其危害,重点对其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6.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以九三97F4-1057/九三97F4-255F1为母本、119-54-34-Ⅱ-3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9-2003年种植F1~F5,于2004年F6稳定决选,代号为九三04—6078。2005—2006年进行所内鉴定试验和异地鉴定试验.2007—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北部区晚熟组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3年区、生试共17个点次,其中16个点次增产,1个点次减产,  相似文献   
107.
为探究添加不同形态氮素对紫花苜蓿幼根中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RT1.3表达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不加氮)、添加硝态氮、添加铵态氮和添加混合态氮,在紫花苜蓿分枝期测定了添加不同形态氮素后紫花苜蓿幼根中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RT1.3表达量的差异以及苜蓿生理指标、土壤氮含量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中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RT1.3的表达量随着氮素的添加而显著增加(P0.05),在添加混合态氮的处理中达到最高;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随氮素添加而显著升高(P0.05),紫花苜蓿根中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RT1.3的表达量与土壤氮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此外,试验结果也表明NRT1.3基因的表达与紫花苜蓿的株高、鲜重及叶绿素、硝酸盐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08.
植物酮生产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合欢基丙酮为原材料,进行选择性加氢催化反应制备植物酮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8℃,氢气压力3.3~3.8MPa,反应时间10h;生产过程简单,易于控制,仅用一步反应即可制得香料级植物酮产品,产品含量高达98.5%。  相似文献   
109.
柱头在被子植物授粉受精过程中承担着关键的作用,柱头外露作为提高作物异交结实率的一个重要性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植物柱头外露性状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杂交制种产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