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6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王岳飞 《中国茶叶》2012,(5):1-1,18
正日前,境外某组织相继发表了《2012年茶叶农药调查报告》和《2012年"立顿"茶叶农药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将中国茶产业推上风口浪尖。作为一名茶学教育和茶叶科技工作者,觉得社会各界对中国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进行监督是好事。我认真研究了该《报告》,仔细查阅了相关文献,结合个人从事茶叶科技工作20多年来的长期研究和对茶叶生产过程的了解,并参考了相关茶学和农药专家意见,认为该组织发表的报告存在很多误导成分,歪  相似文献   
62.
茶多酚作为天然功能性物质能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但是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太清楚。研究表明它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调控糖代谢平衡:包括降低α-糖苷酶、α-淀粉酶等双糖酶活性,调控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及AMPK途径中多个分子靶点的磷酸化水平,影响酶与转录因子的活性与表达,减弱胰岛素抵抗及糖异生作用,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促进靶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与利用等;同时,茶多酚能够调控脂代谢,通过抑制脂质合成与积累的相关酶的活性及转录因子的表达,促进脂质的氧化代谢,减轻脂代谢紊乱;另外,茶多酚的抗氧化与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组织细胞的氧化伤害和炎症损伤,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3.
利用普洱茶加工过程中废弃的碎茶灰为原料制备提取物,分析其主要化学成分组成,以ABTS和FRAP体系评价了普洱生茶、普洱熟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研究了这两种提取物对Na2S2O3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普洱熟茶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除咖啡碱外均低于普洱生茶提取物,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减少最多。同时,普洱熟茶提取物对ABTS+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都较普洱生茶提取物作用弱,而对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却强于普洱生茶提取物,并在特定浓度下与茶多酚相当。  相似文献   
64.
茶多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功能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因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元异常而导致记忆衰退,甚至影响自主行动和吞咽。茶多酚能够有效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其机制主要包括阻碍异常蛋白积累、抗氧化、影响神经递质水平、调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及抗炎等。本文就近年来茶多酚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功能与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
茶多酚防治糖尿病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耿艳艳  王岳飞 《茶叶》2007,33(1):7-10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茶多酚不仅对正常动物和糖尿病动物的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还具有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茶多酚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抑制小肠内葡萄糖运转载体以及相关酶类的活性,抗氧化等作用机理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6.
选取来自同一茶园且具有代表性的黄金桂、铁观音、祁门种、六堡茶、大红袍、槠叶齐、龙井43、白叶1号、中黄1号和福鼎大白茶10个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直接进行微波干燥固样,通过水提法制备10个不同茶树品种的多糖,采用化学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凝胶色谱层析、扫描电镜、测量粒径和Zeta电位等方法比较分析10个茶多糖的主要理化性质,并测定其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等体外抗氧化活性。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茶多糖是一类水溶性的酸性糖蛋白,主要由糖醛酸、中性糖、蛋白质和多酚构成;10个茶多糖的单糖组分主要由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主成分分析(PCA)表明,白叶1号和龙井43与其他茶树品种在多糖的基本组成上具有较大差异。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不同茶树品种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但均随其浓度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其中白叶1号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整体表现最为优异。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茶树品种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所含的多酚和蛋白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7.
茶多酚抗炎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研究表明茶多酚对一般的炎症、肾炎、口腔炎症、皮肤炎症有很好的疗效,抗炎效果显著。其抗炎机理与抑制炎症因子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作用、抑菌作用等综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8.
茶多酚(TP)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王岳飞 《茶叶》1994,20(3):37-41
  相似文献   
69.
茶多酚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杨贤强  王岳飞 《茶叶》2005,31(3):139-142
目前,茶多酚的生产已成规模,这对茶产业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换发挥了作用,但更大的效益应是终端产品的开发。现将我们在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以我校的研究结果为主,对茶多酚的药理药效研究进展作一汇报。  相似文献   
70.
智能专家型名优茶审评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茶叶感官评审中的不足,开发设计基于智能专家型名优茶审评系统,为茶叶品质控制与评鉴提供一种较为快捷、客观、公正的方法。该评审系统主要是利用数码相机和扫描仪,拍摄干茶与茶汤的外观图片,借助Photoshop 7.0软件,运用S-处理法对采集图片色泽进行分析,以样品色泽参数L、a均值,通过拟合方程T2=17.2+0.15(2L1+L2)–0.4(a1+3a2),反映茶叶内在品质;为使系统更加客观、公正,增加人为感官易于判断的整体综合审评印象分T1修正指标,该指标仅审评茶叶的外形一致、老嫩均匀、异物异味及新旧真假等人为经验及专业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因子;基于智能专家型茶叶审评系统(IESFTE)数模为:TZF=17.2+0.25T1+0.15(2L1+L2)–0.4(a1+3a2)。将由该评审系统数模所得评审分值与系统样品库中同类茶样比对,给出茶叶评审报告。经检验,系统评审结果与名优茶审评专家的评审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