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3篇
  5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以改良玉米骨干自交系为亲本材料进行提高自交系繁种、制种产量研究。结果表明 :改良自交系比未改良自交系繁种产量增产 14 0 6 %~ 18 5 9% ,改良自交系制种产量比未改良自交系制种产量增产13 83 %~ 19 6 5 %。亲本自交系纯度与杂交种产量显著正相关 (r=0 99313)。改良自交系繁种、制种栽培密度以每 6 6 6 7m2 5 0 0 0~ 5 5 0 0株为宜  相似文献   
82.
IntroductionLandscapecanbeconsideredaspatiaI1yheterogeneousarea,andspatialpatter11referstothearra11gementofstructurall1eterogeneityofenvironments,resourceandbiologicalsysteInsinspace(Formanetall986,Tur11erl987,l989-Risserl987,TurneretaI199l).Turner(1987,1…  相似文献   
83.
玉米鲁单50产量潜力、适宜密度和饲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鲁单50不同密度群体的产量潜力,结果表明,群体产量潜力因密度提高而增加,同时,空秆率上升,败育粒数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获得最高产量为9399.82 kg/hm2,适宜的密度范围是7.5~8.1株/m2。最高产量密度时最大LAI为5左右,生殖生长期LAD为 210.70万m2.d.hm-2。收获后的秸秆有较高的饲用价值,子粒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84.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通河县玉米顶腐病发生较重,它是一种新的病害,其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某些症状特点与玉米生理病害、虫害及丝黑穗病症状相似,易于混淆.为了辨别玉米顶腐病危害症状,从而进行有效防治,笔者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今后玉米生产防治顶腐病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人工林精准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肥是实现人工林速生丰产的重要手段,合理施肥可以维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同时减少环境负效应。人工林精准施肥是以农业精准施肥为基础形成的营林应用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林地管理单元精准划分、林地营养精准诊断、精准施肥及施肥效应精准检验。精准施肥技术在农业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应用到人工林上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文中结合农林业施肥研究现状,分析实现人工林精准施肥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人工林精准施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6.
采用标准地调查法研究了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落叶松、白桦纯林和混交林生长、生物量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白桦人工天然混交林较落叶松人工纯林和白桦天然纯林具有较大幅度的增产效益。混交林中落叶松、白桦生长表现均优于各自纯林,平均树高分别高出15.1%和20.5%,平均胸径分别高出8.0%和2.3%,平均单株材积分别增加11.5%和15.8%,林分总蓄积量分别增加14.7%和12.3%。混交林中乔木层生物量、干材生物量和枝叶生物量均显著高于落叶松纯林和白桦纯林,全林生物量也较落叶松纯林和白桦纯林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87.
铅对山梨和山荆子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阔叶树种山梨(Pyrus ussuriensis)和山荆子(Malus baccata)1年生苗木为材料,采用土壤和风化砂混合物作为盆栽基质,设置0(CK)、100、500、1 000、2 000mg.kg-15种土壤铅浓度,研究了土壤铅胁迫对苗木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铅胁迫浓度增加,山梨的净光合速率(Pn)持续下降,气孔导度(Gs)先升后降、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持续升高;同时山荆子的Pn和Gs先升后降,Ci在100mg.kg-1出现谷值,随后逐渐升高,Tr持续升高;随土壤铅处理浓度的增加,山梨的Fv/Fm、Fv/Fo和qN逐渐增加,山荆子逐渐下降,qP和ФPSⅡ二者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研究发现,铅污染胁迫导致的Pn的下降是由非气孔限制因素所致;铅污染对山梨叶绿素荧光特性起促进作用,对山荆子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参数山梨对土壤铅的耐性>山荆子。  相似文献   
88.
指数施肥对山桃稠李播种苗生物量及养分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施肥(CF)、指数施肥(EF)和2倍指数施肥(DEF)3种施肥处理,研究大田条件下不同施N肥处理对山桃稠李1年生播种苗生物量和养分(N,P,K)含量动态及养分承载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长季结束后,EF和DEF处理单株生物量分别为37.00g和35.60g,比CF处理(27.10g)分别增加36.5%和31.3%(P<0.05);2)苗木生长高峰期第9~11周,EF和DEF处理单株苗木N含量增量分别为0.28mg和0.17mg,均高于CF处理(0.03mg)(P<0.05);3)EF和DEF处理均提高了播种苗体内N养分承载,生长季结束时,单株苗木N含量分别为0.69g和0.73g,均显著高于CF处理(单株0.44g)(P<0.05);4)EF,DEF处理促进了苗木对P,K吸收,生长季中P,K的吸收速率顺序均为DEF>EF>CF。生长季结束时,EF和DEF处理P质量分数较CF处理分别高28.4%和9.0%;2种指数施肥处理K质量分数较CF处理高12.5%和19.9%。采用指数施肥有效促进山桃稠李播种苗生长,可改善苗木营养状态,同时苗木造林成活率和生长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9.
1998年 ,对林龄为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进行了不同强度的修枝和间伐处理 ,并于 2 0 0 3年春对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复查 ,结果表明 :不同强度的间伐和修枝处理对白桦天然林林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具有显著影响。强度修枝 (2 /3树高 )后 ,林木的胸径生长比弱度修枝降低 8%~ 10 %。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对保留木胸径生长和冠幅影响较为接近 ,但显著高于弱度间伐。树干解析结果表明 :间伐后 ,林分的材积生长量以中度间伐为最大 (6 .99m3 ·hm-2 ·a-1) ,强度间伐最小 (4.6 1m3 ·hm-2 ·a-1)。 5a的研究结果表明 ,林龄 2 0~ 30a的白桦天然林最适林分密度为 110 0株·hm-2 ,修枝强度不应超过 1/2树高。  相似文献   
90.
水曲柳人工林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地统计学的变异函数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14年生水曲柳人工林表层土壤(0~10cm)养分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变异函数曲线的理论模型符合指数模型,土壤pH值符合球状模型,土壤全氮、水解氮和全磷的理论模型符合指数模型或球状模型;(2)土壤养分各项指标的空间变异主要是由结构性因素引起,且空间自相关程度均属中等以上(空间结构比均在25%以上);(3)土壤pH值的空间自相关范围最大(2.27~4.46m),土壤全磷的自相关范围(0.73~0.97m)小于全钾和全氮(分别为1.02~1.05m和0.90~1.18m),土壤有效磷的自相关范围(0.90~1.20m)小于速效钾(0.95~2.86m)和水解氮(1.41~4.25m),速效养分的自相关范围均大于或近似等于相应养分的全量养分。(4)土壤pH值、氮、磷和钾素的空间格局明显,土壤pH值、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的分数维分别为1.789~1.862,1.217~1.952,1.838~1.927.1.878~1.935,1.899~1.944,1.936~1.965,1.907~1.9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