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7篇
  24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31.
正近年来,衡水市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在2015年多次发出雾霾天气黄色警报,屡次成为全国雾霾天前十名。在"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成为社会热词的背景下,治理大气污染不但是衡水市的民生大事,更承载了确保北京、天津民众能有优质良好天气的重任。本文重点研究了衡水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以及治理对策。1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的种类农业废气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空气造成的污染。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业  相似文献   
132.
133.
荔枝是我国亚热带名果 ,属多年生木本常绿果树 ,可分为幼树、成年树和老年树 3个阶段。年生育期中又可分为花芽分化期、花期、抽梢期、发根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等 (戴良昭 ,1 999)。不同生育阶段和生长期对营养种类和数量的要求不同。广东省新兴县作为 1 5个“九五”期间全国“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区之一 ,2 0 0 0年荔枝种植面积 30 84 4 7hm2 ,占全县果树种植面积的 2 9 9% ;其中投产面积 1 2 4 4 53hm2 ,占全县果树收获面积的 2 3 6 % ,这些果树种植时间大部分在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对新兴县荔…  相似文献   
134.
江苏省淮北地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为了筛选、鉴定近几年来新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商品性,从中筛选出推广品种,为品种更新提供科学依据,2010至2011年我们对1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适  相似文献   
135.
减量施氮与大豆间作对蔗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静态箱 气相色谱法对常规施氮(N2, 525 kg·hm-2)y和减量施氮(N1, 300 kg·hm-2)处理下甘蔗与大豆按行数比1∶1(SB1)和1∶2(SB2)间作、甘蔗单作(MS)、大豆单作(MB)种植模式下蔗田土壤CO2、N2O、CH4排放通量及土地当量比(LER)进行观测和对比分析, 以探讨不同间作模式及施氮水平下甘蔗//大豆间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为制定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合理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减量施氮处理甘蔗//大豆(1∶2)间作模式(SB2-N1)农田土壤CO2排放总量较甘蔗单作(MS)显著降低35.58%, N2O累积排放总量较甘蔗单作降低56.36%, CH4累积排放总量较甘蔗单作升高7.02%; 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处理蔗田土壤均表现为CO2和N2O的排放源, CH4吸收汇, 追施氮肥后土壤对CH4的吸收速率降低, 但CO2和N2O的排放速率增加。MS-N1、SB1-N1、SB2-N1、MS-N2、SB1-N2、SB2-N2和MB处理土壤CO2年累积排放总量(kg·hm-2·a-1)分别为5 096.89、6 422.69、3 283.20、4 103.29、4 475.84、4 775.31和4 780.35, 土壤N2O年累积排放总量(kg·hm-2·a-1)分别为4.61、5.11、2.15、3.13、3.72、5.60和3.11, 土壤CH4年累积排放总量(kg·hm-2·a-1)分别为 13.68、 21.78、 12.72、 5.53、 11.36、 4.77和 9.97。甘蔗//大豆间作系统2009-2012年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 且减量施氮水平下, 甘蔗//大豆(1∶2)间作模式优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6.
137.
黎华寿  王建武 《中国家禽》2001,23(24):29-29
目前,我国有机食品的研究和生产实践均落后于社会需要,也落后于美国和欧盟等许多国家,与农业人口大国很不相称,而困扰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便是有机肥问题。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全面,肥劲柔和、持久、稳定,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良好作用,是土壤微生物主要能量和养分的来源,是降低农业成本的重要措施,是维持和促进土壤养分平衡、培肥土壤的重要环节。最近20多年来,我国有机肥施用下降问题突出,有机肥占农田总施肥量的比例已由1950年的90%降至目前的30%以下;与此同时,大量人畜(禽)粪便和秸秆等…  相似文献   
138.
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城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是典型的山区县。由于历史原因,至解放初期,全县森林覆盖率仅有4.8%。占全县总面积88%的山场,成土母质多为花岗片麻岩,由于风化较深,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层瘠薄,土质松散,保水性能极差,导致造林难度大。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恶劣,十年九旱,尤其是冬春季节更为严重。为克服干旱,提高造林成活率,1999年我们结合春季造林,应用高能抗旱保水剂、ABT生根粉及地膜覆盖3项技术,对造林苗进行了处理,使临城县造林综合成活率达86.4%,试点村成活率最高达98.8%,而且幼树…  相似文献   
139.
用100μmol/L CdCl2处理野生白花曼陀罗,研究其对各项生理变化规律及对重金属镉的富集、转运能力。结果表明,在镉胁迫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除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外,曼陀罗的SOD,CAT,POD,MDA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在一定的处理时间内(10 d),当受到重金属镉胁迫时,曼陀罗会升高其部分生理指标来抵御镉的毒害作用,但叶绿素的合成受到了一定的抑制;曼陀罗叶片对镉的吸收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老叶中的镉含量略高于新叶,但并不影响曼陀罗的正常生命活动,说明曼陀罗对重金属镉具有很强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但转运能力较低。因此,曼陀罗可以作为一种重金属耐受型植物,但不是重金属超富集植物。  相似文献   
140.
在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农业大学试验中心,通过大田定位试验(2013年秋-2017年秋5年9季)对比了两种施氮水平[减量施氮(300 kg·hm-2,N1)和常规施氮(360 kg·hm-2,N2)]、4种种植模式[甜玉米单作(SS)、甜玉米//大豆2:3间作(S2B3)、甜玉米//大豆2:4间作(S2B4)、大豆单作(SB)]的甜玉米、大豆及系统产量的动态变化,采用W2(Wricke''s ecovalence,生态价值指数)、变异系数(CV)和可持续指数(SYI)评价了产量的时间稳定性,旨在为华南地区一年2熟制甜玉米产区地力保育和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各处理甜玉米、大豆和系统总产量呈现明显的生产季节动态变化,不同年季、种植模式对甜玉米、大豆和系统总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施氮水平仅显著影响甜玉米的产量。2)所有间作处理甜玉米的相对产量均高于单作,间作系统的实际产量损失指数(AYLs)均大于零,表明甜玉米//大豆间作能稳定地保持间作优势且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3)不同处理甜玉米产量的W2、CV和SYI均没有显著差异,但单作大豆的W2值显著高于间作,单作大豆的产量稳定性低于间作大豆。种植模式对系统总产量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且间作大豆提高了其稳定性。4)间作大豆显著提高了土壤地力贡献率,S2B3和S2B4的平均地力贡献率分别为75.07%和74.27%,比SS分别高30.29和29.47个百分点。5)与单作甜玉米相比,9季甜玉米//大豆间作显著提高了土壤pH,缓解了长期大量施氮导致的土壤酸化对地力的影响。连续减量施氮没有影响甜玉米//大豆间作系统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含量,300 kg·hm-2的施氮量能够满足甜玉米和大豆对氮素的需要。减量施氮与间作大豆是华南甜玉米产区资源高效利用、系统产量稳定的可持续绿色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