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两系杂交水稻糙米率的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品种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水稻组合74个,进行两系杂交水稻糙米率配合力遗传研究.结果表明:1)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的糙米率与父本(恢复系)和双亲平均的谷粒糙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23和0.3068;与母本(不育系)谷粒糙米率相关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1031.2)6×6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糙米率性状的表现在组合间差异极显著;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作用,一般配合力方差占总个基因型方差的65.02%,特殊配合力方差占34.98%;一般配合力作用,父本的作用(基因型方差为63.70)大于母本的作用(基因型方差为55.34).  相似文献   
22.
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个籼型光温敏不育系母本与30个恢复系品种父本配制所获得的74个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性状配合力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系法杂交水稻杂种F1谷粒千粒重与父本(恢复系)、母本(不育系)和双亲的平均谷粒千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8、0.3523和0.5656。(2)6×6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性状的表现在组合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父、母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显著差异;在籽粒千粒重表现中,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别占整个基因型方差的93.98%和6.02%,说明一般配合力对籽粒千粒重的作用远大于特殊配合力;在其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中,母本对籽粒千粒重的作用大于父本。(3)两系杂交水稻千粒重性状遗传的广义遗传率为99.40%,狭义遗传率为93.41%,说明千粒重性状的遗传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23.
除了花期安全、相遇理想、花时吻合、父本花粉量供应充足外 ,母本群体的合理发展也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重要因素。目前 ,制种母本多采用育秧中苗移栽 ,它花工多、移栽要求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尤其是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其它产业转移的情况下 ,使得生产基地难以落实、制种难以成片、技术难以到位、产量难以提高。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制种省工节本、高产高效新途径 ,我们自1987年以来 ,连续多年进行了多组合不同季别母本分厢直播技术的试验研究和较大面积的推广应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应用效果1.增产1988~1991年 ,临澧县杨板…  相似文献   
24.
在益阳市大通湖区对引进的32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晚稻直播栽培试验,考察了不同品种(组合)在相同播期条件下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等指标的差异,按照优质高产原则,初步筛选出6个适宜在洞庭湖区直播的晚稻品种(组合),分别为Q3A/TC100、五丰A/WZ11、0928S-1-15/GC79、0928S1-15/GC27、陵两优286和8早52A/98238-1C35。  相似文献   
25.
向日葵秆制备刨花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用向日葵秆制备性能优越的刨花板,本研究在不同的工艺参数下压制了12块刨花板样本进行比较,得出板材压制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热压温度155℃,热压压力4.0-5.0MPa,热压时间5-6min。并且采用了无毒脲醛树脂胶黏剂。该项技术具有环保、廉价、投资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6.
本文总结归纳了常德滨湖地区鼎城区牛鼻滩镇和韩公渡乡鄂杂棉28的高产示范经验,针对它前期生长优势强,中期结铃集中,后期肥足增产效果明显的特点,提出了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半膜覆盖;科学施肥,预防早衰;适度化调,塑造株型;以及综合防治病虫害、预防灾害性天气等措施达到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培两优210的选育经过及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同时,探讨了该组合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并提出了我省的两系品质育种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8.
高产优质杂交晚稻中3优8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3优810是中国水稻所和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最新育成的优质杂交晚稻新品种,它是以优质抗病不育系中3A和优质恢复系中恢810杂交配组而成。其特点:丰产性好,比金优207增产显著;米质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熟期适中,全生育期比金优207长3 d;分蘖力较强,株叶繁茂型态好,落色清秀;茎杆粗壮,抗倒伏,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9.
根据超声波透射法检测原理,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针对层数不同的层板碳纤维复合材料,建立了孔隙率与材料层数、超声衰减量的关系模型,利用5组不同层数样本试块的孔隙率和超声衰减量的试验数据,给出了基于模型的孔隙率拟合公式。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拟合公式具有一定的精度,满足工程检测的要求。该模型可用于检测同批次下不同层数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且不需要制备大量的试验样本,既方便快捷又节约成本。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变厚度层板复合材料孔隙率与材料厚度、超声衰减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讨论,该模型适合于大曲率半径结构件。  相似文献   
30.
1.湘早籼31号该品种是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为解决南方劣质早籼稻严重压库与销售不畅而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并于2000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106.9天左右,植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适中且富有弹性,后期叶青籽黄,不早衰,较耐肥抗倒,分蘖力强。结实率为85%。谷粒呈中长粒型,千粒重24克左右。1998~1999两年参加省早籼迟熟组区试,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414.5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9号减产5.4%,比对照湘早籼13号增产0.8%。两年区试结果,稳产性都优于对照品种,年与年之间和点与点之间都比较平衡,每667平方米产量一般都能稳定在400公斤左右。1999年7月8日由湖南省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湖南农科院内示范的13.4公顷湘早籼31号进行现场考察和评议,与会专家对该品种的大田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品种分蘖力强,整齐一致,后期落色好,一般大田每667平方米产400~450公斤。   根据农业部米质检测中心第4次优质稻品种分析结果,糙米率78.7%,精米率69.6%,整精米率56.9%,粒长6.8毫米,长宽比3.2,垩白粒率4.0%,垩白度0.2%,透明度1级,糊化度7.0级,胶稠度84.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蛋白质含量8.7%。被评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品种。该品种米质的最大优点就是透明度好,完全可与晚籼优质米的外观品质媲美。另外,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较高。   根据湖南省区试组抗性鉴定结果,1998年穗稻瘟为7级,1999年穗稻瘟为5级,白叶枯病5级。在大田生产中,均未发生稻瘟病,对稻瘟病具有较强的田间抗性,如桃源县双溪口镇的水稻历年均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危害,湘早籼31号在该地种植时均未发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另外,该品种虽然苗期耐寒性较差,但后期的耐寒、耐阴雨能力较强。   该品种在湘中,大苗移栽宜于3月25日左右播种,软盘旱育抛秧宜在3月20日左右播种,湘中以北须稍推迟,湘中以南可适当提前。   2.杭959该品种是由杭州市农科所用杭8820与早粳4号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种。2000年4月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1997年参加杭州市区试,7个点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411.6公斤,比对照浙852增产10.9%,比舟903增产7.2%。1998年杭州市区试平均每667平方米产443.9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7.1%。1998~1999年金华市区试每667平方米产431.0~438.5公斤,比对照浙733增产2.0%~11.5%。1999年杭州市生产试验每667平方米产321.6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3.6%。   杭州市区试汇总,全生育期1997年为110.9天,1998年为104.0天,金华市1998年区试汇总为105.5天,比浙852迟1~2天,属中熟偏迟类型。株高76~80厘米,分蘖力强,有效穗多,株型紧凑,生长繁茂,后期青秆黄熟。1998年经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该品系对稻瘟病抗性优于对照嘉育293,叶瘟平均3.5级,最高7级,穗颈瘟平均2级,最高5级,金华市区试稻瘟病穗发病率27.54%,病指6.23,对照浙733穗发病率38.93%,病指12.06,因此,抗性明显强于对照。该品种适宜播种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