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97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研究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大豆主栽品种粒茎比与主要病害(灰斑病、根腐病)的变化规律,选用不同年代18 个同熟期的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深入系统的开展研究工作。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进,粒茎比的变化趋势为逐年累加提高,变化幅度为0.44~0.88,极差为0.44,增长速度为0.73%,是品种产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品种对灰斑病抗性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抗病能力总体呈逐步增强的趋势,说明灰斑病危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20 世纪50、60 年代品种均表现感灰斑病,70 年代品种抗感交替过渡,到80 年代以后的品种全部表现为中抗或抗灰斑病。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除个别品种(‘绥农4’、‘合丰45、55’、‘黑农48’)抗性水平突出外多数品种抗病性较差,抗病能力总体呈阶段性提高的趋势,其中抗病品种占22.22%,感病品种占77.78%。说明根腐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当前育种与生产亟待解决的病害。  相似文献   
102.
为提高半干旱区农灌区水土资源利用效益,以通辽市为例,从经济、社会与生态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应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熵值法改进的TOPSIS法,分别对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3年各旗县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辽市各旗县水土资源利用效益整体较优,其中节灌率、灌溉水利用系数、有效灌溉率、人均农业产值、单位灌溉面积产值以及林草覆盖率等6项指标是影响水土资源利用效益的主要因素,且改进的TOPSIS法对于水土资源利用效益评价方面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值得在同类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明确干旱对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选用1985s-2005s期间育成的5个代表性大豆品种为试材,在开花期设置了轻度胁迫(田间最大持水量55-60%),重度胁迫(田间最大持水量35-40%)和正常水分管理(田间最大持水量75-80%),对光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强,不同年代品种单株叶面积、叶色值、净光合速率和单株粒重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之间下降趋势存在差异。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随着品种育成时间的推移单株叶面积、叶色值、净光合速率和单株粒重降低百分率等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除重度干旱条件下单株叶面积下降百分率与年代相关不显著外,其它性状降低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单株叶面积、叶色值、净光合速率和单株粒重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随着品种的遗传改良,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的抗旱能力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4.
东北优质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目前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亟待拓宽的问题,利用540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种植和重要农艺性状调查,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挖掘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豆品种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6~13.347,平均相似系数为3.761,品种的平均相似系数大于平均值有211个品种。此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品种遗传基础较窄,相似程度较高,大豆品种选育需要拓宽。对大豆8个农艺性状进行简单相关系数分析,单株粒重和单株荚数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58),其次蛋白质含量与单株粒重(0.274)>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0.218)>有效分枝数与单株荚数(0.198)>油分含量和百粒重(0.18)>蛋白质含量与单株荚数(0.142)=百粒重与单株粒重(0.142)>有效分枝数与株高(0.103)>有效分枝数与油分含量(0.1)>有效分枝数与单株粒重(0.083)>单株荚数与株高(0.077),其他性状之间呈负相关。由此可见,东北三省的主要大豆品种单位面积产量主要由单株荚数、百粒重蛋白质含量以及有效分枝数等重要农艺性状所决定。对供试540个品种6个重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有单株荚数和百粒重2个性状,单株荚数主要通过蛋白质含量和有效分枝数增加而提高,而百粒重的增加,则是通过株高的减少实现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依次是:单株荚数(0.814)>百粒重(0.367)>油分含量(-0.117)>株高(0.032)>有效分枝数(-0.022)>蛋白质含量(0.008)。根据对照品种表现,对540份大豆品种资源的育种价值进行了评价。产量性状较突出的种质:黑农19、龙黑大豆2号和龙品黑09-518;百粒重较大的种质:‘九农14号’、‘长农15号’、‘岭引2号’和‘嫩良6号’;油分含量较高的种质:‘垦农18’、‘长农17’、‘垦丰6号’、‘九丰10号’和‘垦鉴豆15’;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种质:‘永吉紫花猪眼豆’、‘白秣食豆’、‘小粒秣食豆’、‘绿瓤黑豆’、‘宾县黑豆’和‘吉林27号’。  相似文献   
105.
湘西凤凰银果牛奶子利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解释民间利用银果牛奶子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野生植物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了采自湖南湘西凤凰的银果牛奶子成熟果实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β-胡萝卜素、矿质元素Fe、Cu、Zn、Mn、Ca、K、氨基酸及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银果牛奶子果实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其蛋白质含量36.3 g/kg,果实中脂肪含量5 g/kg,碳水化合物含量104 g/g,维生素C含量10 mg/kg,维生素B1含量0.5 mg/kg,维生素B2含量0.5 mg/kg,β-胡萝卜素含量为2.74 mg/kg,矿质元素Fe含量15 mg/kg,Cu含量3.6 mg/kg,Zn含量6.4 mg/kg,Mn含量6.9 mg/kg,Ca含量234 mg/kg,K含量为2.3g/kg。所含天冬氨酸含量最高,谷氨酸、丙氨酸的含量也较高。银果牛奶子叶片中总黄酮含量为1.0%。[结论]该植物在食品加工、医疗保健方面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6.
几年来的森林防火实践表明,森林火灾的发生,除极少数是自然火外,绝大部分是因生产、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的人为火。其中,因某种报复、陷害或其它动机而引起的森林火也为数不少(这里称作人为森林火)。为了减少或防止这类森林火的发生,我们有必要认识和掌握其特殊发生规...  相似文献   
107.
乌冉克羊及其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冉克羊是草原放牧型蒙古羊的1种类型群。本论文阐述了乌冉克羊的形成,种质特性、体尺、体重、生长发育、产肉力、繁殖力及适应性等,并在产肉力指标上与我区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作了对比,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8.
早熟高油大豆品种合丰42区域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熟高油大豆品种合丰42的区域适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积温区内该品种的脂肪、蛋白质及产量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在适宜积温区内具有较高的产量,在本积温区内具有较高的脂肪含量;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在本积温区内高油品种合丰42的脂肪含量及产量最稳定,其次为适宜积温区,而不同积温区内稳定性最差.通过稳定性分析表明,蛋白质的稳定性最好,其次为脂肪,产量的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09.
家兔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均有其特定的行为,这些行为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是相同或相似的.家兔泌乳性能虽受品种、年龄、温度、湿度、饲料种类及品质、饲养水平和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总的规律一般是不变的,即泌乳量由低到高,达到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这种泌乳量的变化与仔兔的日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古树复壮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树名木,虽数量较少,且多分布在风景名胜区的景点上,但从科研角度来说,古树名木可为人们研究当地地质变化、气候变迁、物种变异、环境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价值;从文化角度来说,古树名木往往是历史文人咏诗作画的题材,承载着当地历史文化,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见证和标志,是宝贵的“活文物”,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难以改善,古树名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数量呈下降趋势,树势衰败,现状令人堪忧。近年来,通过多种方法,对古树名木进行综合复壮试验,颇有收获,现综述如下。一、清理表土针对要复壮的古树名木根际周围的表土进行清理,清理深度以露出根系为标准,做到不伤树根。清理范围,针叶树种清理树冠投影大小即可,阔叶树种清理面积要大于树冠投影面积。二、砧孔在表面土壤清理完毕之后,使用钻孔工具在树根周围进行钻孔,要求钻孔直径不超过8cm,过大易伤根,孔与孔之间距离在30~50cm之间,距离树根较近的地方深度可浅一些,一般30~40cm,外围的钻孔深度可达1m。打孔位置要分布均匀,最好呈辐射状,打孔时要根据树冠枝丫分布情况,判断土下根系的分布,尽量避免伤及根系。三、施肥、施松土剂以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