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闽东南丘陵平原区在20世纪70-80年代实行稻稻麦三熟制。90年代后期起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水稻面积压缩,小麦面积大幅减少至消失,经济作物、蔬菜、粮菜兼用型的马铃薯面积扩大。双季稻-马铃薯作为一种新三熟种植制。马铃薯冬种春收,上市时正值中国中北部鲜薯断挡期,具有明显市场优势。因而,稻稻薯种植制迅速发展。现根据龙海市的调查研究结果,对稻稻薯种植制的密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高产田氮,磷,钾的积累运转初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惠珠 《土壤肥料》2000,(6):29-31,43
本文重点研究杂交水稻各生育期不同器官氮、磷、钾养分积累与运转。结果表明水稻穗部的营养物质主要从营养器官茎、叶、叶鞘转运而来。氮素以前中期吸收较多,磷、钾在中期吸收较多。掌握好各个时期施肥量,使各个时期养分得到协调,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高产施氮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素是水稻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推广杂交水稻和增施氮肥,被认为是近期水稻大幅度增产的两大主要因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我国1995~1997年水稻平均单产6.18t/hm2,氮素化肥施用量180kg/hm2.但是,一些地区存在施氮量偏多,引发环境污染的趋势.为了探索杂交水稻高产的施氮量,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菜用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马铃薯已成为我市冬种主要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总产值近亿元,亩纯收入在700~800元,是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相似文献   
15.
我市冬季农业开发以来,基本解决了“增产不增收,高产量低效益”的农业困境。97年冬种画率达到75.8%,每1hm^2产值达2.044万元;但在良种引进、病虫防治等栽培技术上还不够完善,要进一步抗 好冬季农业开发应该重点从宏观调控、信息提供和农技推广着手。  相似文献   
16.
测土配方施肥土样化验技术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样化验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基础,没有准确可靠的化验数据就谈不上科学的推荐施肥。常规的土壤分析仅仅考虑化验数据的准确可靠,而不必考虑测试效率的高低。然而,土壤测试系统中的土样化验测定又有别于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氮钾肥适宜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闽东南稻稻薯三熟制中马铃薯氮钾肥适宜施用量,在龙海市设置氮钾肥水平试验。结果明确,马铃薯产量与氮钾肥施用量呈抛物线型相关,目标产量2500kg/667m2的氮、钾肥经济施用量分别为16kg/667m2和13.4kg/667m2,氮钾比1∶0.84。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我市冬种马铃薯面积迅速上升,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占全市冬种作物面积的1/5。但施肥上尚存不足,氮、磷肥施用量过高,钾肥尚未引起重视,中微量元素很少施用等。为探讨马铃薯合理的施肥量及施肥比例,我们于200l~202年进行了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