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1篇
  2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8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花生两年连作肥料试验中,有机肥、无机肥混合施用效果最好,对花生群体干物质积累速率、荚果干物质积累速率、总生物产量、荚果产量、叶面积系数(LAI)和光合势的影响较大,多与对照差异显著。单施无机肥处理,短期肥效明显,连年施用不理想,而单施有机肥处理长期肥效累积效应明显。花生净同化率受施肥方式影响较小,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综合来看,有机肥、无机肥混合施用是促进连作花生生长发育的最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62.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石灰氮与普通氮肥不同配比对连作花生出苗率、茎腐病发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本试验用量范围内,低、中量(225 kg/hm2和450 kg/hm2)石灰氮处理的花生出苗率略高于高用量(675 kg/hm2)处理,但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随石灰氮用量增加,花生茎腐病病情指数降低,防效提高,低、中、高3个用量平均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8.4、12.7、15.5个百分点,平均防效分别达24.7%、37.3%和45.4%。(3)石灰氮与氮肥配施对叶龄数、主茎高、侧枝长等农艺性状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只有部分达到显著水平。(4)荚果产量随石灰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低、中、高3个用量分别增产9.6%、11.8%和13.6%;普通氮肥增产率远低于石灰氮;所有处理中以石灰氮和普通氮肥高量组合(675 kg/hm2+90 kg/hm2)增产效果最好,高达15.2%。  相似文献   
163.
稀土在花生上应用效果与使用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无论叶面喷施或拌种,均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叶面喷施增产幅度大于拌种。叶面喷施浓度以每公顷900-1125ml为宜,拌种浓度一般田块以35-45ml拌5kg种子为宜;25ml稀土拌5kg种子 花针期喷施1125ml/hm^2增产效果最好,结荚期和苗期各喷1次次之,花针期喷施1次亦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稀土对增加植株根瘤数量、提高单株叶面积和叶片光合能力以及改善花生籽仁品质亦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4.
优质中熟大果品种8130 和优质早熟小果品种鲁花13 号在产量潜力、肥料生产率方面存在一定差异,8130 高于鲁花13号,但氮、磷、钾三元素适宜配比两品种相近,约为1∶11~~12∶13;8130 最高产量可达6752kg/hm 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 1328kg、P2O5 1558kg、K2O 1740kg,鲁花13 号最高产量可达5748kg/hm 2,相应的公顷施肥量为:N 1278kg、P2O5 1422kg、K2O 1598kg;8130产量在5250~6750kg/hm 2 范围内的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1227~1573kg,P2O51408~1786kg,K2O1420~1927 kg,鲁花13 号产量在4500~5700kg/hm 2 范围内的适宜公顷施肥量为:N 1109~1554kg、P2O5 1259~1662kg、K2O 1329~2000kg。  相似文献   
165.
采用二次饱和D- 最优设计,建立了肥料和密度与花生产量的数学模型。由模型可得,肥料与密度呈负交互效应,肥料用量增加,花生密度可适当减少。三料复合肥用量每增加100 kg/hm 2,适宜密度可减少039 万穴/hm 2;本试验条件下花生产量最高可达69464 kg/hm 2,相应的最优配置为三料复合肥1115 kg/hm 2,密度1434 万穴/hm 2;实现花生产量6000~7000kg/hm 2 的优化配置为三料复合肥8908~15665 kg/hm 2,密度12126~17532 万穴/hm 2。  相似文献   
166.
经5 年试验与高产攻关,研究出适合鲁东地区的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使鲁东地区小麦花生两熟制小麦收获和花生播种的机械化作业以及小麦秸杆还田得以实施。该技术符合高产、低耗、持续增产现代化农业总目标。  相似文献   
16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生长过程面临多种土壤环境逆境胁迫。CLE(CLAVATA3/Embryo Surrounding Region)多肽是目前研究最深入的植物多肽(多肽激素),具有类似传统植物激素的调节功能,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过程。目前关于花生CLE(AhCLE)家族基因鉴定及抗逆功能的研究尚未见报导。本研究基于花生基因组注释信息,系统鉴定AhCLE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基因亚细胞定位、染色体定位、多序列比对、基因保守基序、基因结构及系统进化等分析;利用转录组信息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AhCLE基因家族各成员在花生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的土壤紧实及氮素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hCLE基因家族由9个成员组成,均含有12个氨基酸组成的CLE保守结构域序列;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家族成员均位于细胞外,为分泌型蛋白;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具有多个逆境胁迫及植物激素响应元件,表明AhCLE家族可能与多种植物激素协同参与调控植物逆境胁迫;聚类分析发现,该家族成员分布于4个不同的分支中,分别与拟南芥的AtCLE家族不同成员聚在一...  相似文献   
168.
小麦花生两熟制双高产栽培磷肥平衡施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麦油两熟制高产栽培大田试验表明:小麦基施磷肥不仅可提高当茬小麦产量,而且具有较强的后效作用。后茬花生施磷,花生增产效果明显,但受前茬施磷水平影响较大,随前茬一的增加而降低。麦套花生基磷对小麦产量效应不明显,但小麦追施磷肥对花生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69.
为明确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花生单粒精播群体质量的影响,选用直立型大花生品种“花育22”(Huayu22,HY22)和半匍匐型大花生品种“花育9513”(Huayu 9513, HY9513),设置D1 (7.5万株hm–2)、D2 (15万株hm–2)、D3(22.5万株hm–2)3个密度,对不同密度下不同株型花生产量、光合产物累积与分配、叶面积系数、植株性状和粒叶比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随密度的增加,“花育22”荚果产量呈增加趋势,“花育9513”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花育9513”最适种植密度低于“花育22”。(2)“花育22”植株群体干重整个生育期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越大增幅越小,“花育9513”幼苗期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花针期之后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D2密度植株干重最大。随密度增加,根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果针的分配比例降低;“花育9513”与“花育22”收获期干重相当,但干物质向荚果的分配比例较小、经济系数和粒叶比低。花生生育前期叶面积系数、光合势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HY95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