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从林业产权问题入手,围绕靖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重阐述了林改勘界工作的新思路、林改工作的新方法,并从如何落实"业主权"和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有机C、N的定量动态变化是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的重要内容。本文比较了研究地区种植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 Flugge.)、桔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四种土地利用方式对植物生物量和土壤有机C、N多年变化的影响。试验初期,四种土地利用方式的植物生物量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经过10年长期试验后,黑麦草和百喜草的累计生物量分别是桔树的3.68和3.75倍,马尾松的2.06和2.14倍。地下部生物量的差异更为明显,黑麦草和百喜草两种草类地下部累计生物量都较桔树和马尾松高10倍之多。这表明草类较之乔木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C、N的含量。土壤有机C、N的含量变化主要发生在0.40cm土层。统计计算表明,10年期问,种植黑麦草和百喜草可使土壤有机C、N贮量每公顷分别约增加1.5吨和0.2吨,而种植桔树使土壤有机C、N贮量每公顷分别约减少1.2吨和0.02吨,种植马尾松使土壤有机C、N贮量每公顷分别约减少0.4吨和0.04吨。表4参10。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蓖麻、向日葵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讨在1 mg· kg1Cd胁迫下,不同施肥条件下3种作物对土壤4种酶活性及重金属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作物中,玉米对Cd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最好.施用菌肥和腐植酸均可减少土壤中的Cd含量,和CK比较,Cd含量降低了1.16%~10.33%.施用肥料后,土壤中脲酶活性较CK土壤提高了8.042%~350.429%,蔗糖酶活性较CK土壤提高了7.998%~39.885%,碱性磷酸酶活性较CK土壤提高了2.809%~13.999%,过氧化氢酶活性较CK土壤提高了9.333%~35.163%.施用菌肥和腐植酸可显著提高土壤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产与土壤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提出土壤变化概念及其驱动力的基础上开发节水高效论述了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侵蚀,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土壤酸化,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物理性质诸方面的正,逆向效应,最后指出农业生产对土壤变化的影响是发展持续农业必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土壤条件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土壤条件的好坏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本文旨在通过对土壤若干性质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简要综述,为选择合适的植茶土壤,改进茶园管理,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冻融作用对石油污染土壤酶活性和水溶性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通过现场采样调查及室内分析测试,研究了石油污染土壤经过10个冻融循环和恒温处理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土壤呼吸速率、水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对中重度污染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6.64%,脲酶活性增加41.11%,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影响不大;水溶性有机碳受冻融作用影响较大,其比恒温处理提高67.04 mg·kg-1,且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越高,水溶性有机碳变化越大;中重度石油污染土壤经过冻融处理后,其石油烃含量较之恒温处理减少明显,两种不同处理的差值达290.268 mg·kg-1,而对于高度石油污染土壤来说,冻融作用则可能不利于石油烃的降解.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肥料不同作物对铜污染土壤中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的施肥条件(空白处理、施入重金属Cu、重金属Cu+腐殖酸F处理、重金属Cu+菌肥J处理)下,4种作物(玉米、高粱、蓖麻、向日葵)对铜污染土壤中4种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无铜污染的土壤,加入铜对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有激活效应,对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有抑制效应;在土壤中菌肥浓度0.5g·kg-1和腐殖酸浓度0.5 g·kg-1时,对铜污染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有激活效应,并且加入菌肥激活效应更明显。综合考虑认为,处理Cu+J效果最好,在土壤中菌肥浓度0.5 g·kg-1时,对4种酶激活效应的大小依次是玉米(Cu+J)、高粱(Cu+J)、蓖麻(Cu+J)、向日葵(Cu+J)。  相似文献   
18.
19.
关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应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效举  史成华  龚子同 《土壤》1994,26(4):175-178
本文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前次方案”的特点阐述了它在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地评价与规划、农业技术转让以及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配施菌糠肥料对污灌区土壤种植玉米生长发育及不同部位(根、茎、叶、穗)中重金属元素(Cu、Pb、Cr)吸收与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未配施菌糠处理相比,施用不同配施菌糠肥料后,玉米各部位干重及株高均有所增加。(2)玉米地下部Cu、Pb含量平均增加11.20%、17.12%,Cr含量平均减少24.13%;地上部Cu、Pb含量减少;叶片Cr含量增加。(3)玉米对Cu的转移系数、富集系数降低,且均小于1;对Pb的转移系数、富集系数降低,其中对Pb的转移系数大于1;对Cr的转移系数、富集系数整体呈增加趋势,且转移系数大于1。说明施用不同配施菌糠肥料可有效降低玉米对Cu、Pb、Cr3种重金属的吸收,同时降低Cu、Pb元素向地上部的转移率,将由地下部转移到地上部的Cr元素固定在玉米叶中,降低其他部位的Cr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