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127篇
基础科学   180篇
  120篇
综合类   816篇
农作物   96篇
水产渔业   85篇
畜牧兽医   399篇
园艺   125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咸海卡拉白鱼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取3+龄咸海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进行全人工繁殖,对受精卵各阶段发育形态进行观察.该鱼受精卵呈圆球状,为沉性卵,微粘性,卵粒白色透明,直径(1.32±0.04) mm.胚胎发育可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胚孔封闭期、肌节出现期、视泡形成期、尾芽期、肌肉效应期、胚动期、心脏搏动、出膜前期和孵化期.水温22~24 ℃时,受精卵经56 h 45 min孵化出仔鱼.胚胎发育所需积温1 232~1 344 h·℃.孵化第1天仔鱼沉卧水底,体色为白色,全长(4.51±0.08) mm;第4天仔鱼平游,开始摄食蛋黄和单细胞藻类;第6天鱼体卵黄囊消失,食轮虫或丰年虫幼体;第10天仔鱼全长(7.60~9.80) mm时下塘,仔鱼摄食浮游生物;第15天仔鱼全长(9.10~11.3) mm摄食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82.
众所周知,沙蚕是中国对虾最喜食的饵料生物之一。建立“生态系”养虾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虾池中直接繁殖起以沙蚕为主的饵料生物。即:在沙蚕的繁殖期,把一定数量的亲体移入虾池进行繁殖或依靠进水使大量沙蚕卵及幼体进入池内寄居、生长。为6cm 以后的对虾提前准备好了鲜活饵料。除此之外,沙蚕还能及时清除池底的残饵和其他有机质,对保持虾池水质、改造生态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经对比实验,同等条件的虾  相似文献   
83.
分别用ISA11R、ISA35和ISA28三种水包油型佐剂制备PCV2灭活疫苗样品,并依次小鼠腹腔注射进行免疫效果比较。临床观察、血清抗体检测及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相比矿物油佐剂ISA11R以及矿物油与非矿物油混合佐剂ISA28而言,非矿物油佐剂ISA35制备的疫苗免疫安全性好,免疫保护率高,可作为PCV2灭活疫苗理想的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84.
香榧是古老的中国原产树种和世界稀有的经济树种,具有果用、药用、油用、观赏等众多功能。会稽山区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其千年古香榧群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在系统分析会稽山古香榧群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会稽山古香榧群传统农业保护的重要意义及动态保护的主要途径。研究对于保护好会稽山千年古香榧群,合理利用其优良种质资源,促进古香榧群传统农业的继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刘鹏  庄平  章龙珍  王斌  闫文罡 《海洋渔业》2007,29(2):120-127
研究了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精子的生物学特征及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西伯利亚鲟的产精量为113.67±39.86 ml,精子密度为(6.49±3.10)×108/ml,精子活力为(85.4±9.5)%,精子寿命为353±23 s。精子密度与精子快速运动时间、精子寿命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用方程分别表示为:y=1.0384x+1.5089(R2=0.7325);y=2.9069x+74.289(R2=0.6967)。结果表明精子密度可作为一项精子质量评价的标准。通过比较西伯利亚鲟精子在不同稀释液、不同抗冻剂和抗冻剂浓度、降温速率、解冻温度下的保存效果,结果表明:配方2作为稀释液,18%甲醇作为抗冻剂,二步法超低温(-196℃)冷冻保存精子,40℃水浴解冻取得最好的冻后活力,解冻后活力为(51.8±5.8)%。西伯利亚鲟授精的最佳精卵比为106∶1。在此精卵比下用冻精授精分别得到了(72.3±3)%的受精率和(52.9±4.1)%的孵化率,其中受精率与鲜精没有显著性差异,孵化率与鲜精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6.
虾夷马粪海胆体腔细胞的类型及功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霞  王斌  刘静  孙健 《中国水产科学》2003,10(5):381-385
取平均壳径分别为1.9cm和4.4cm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海胆体腔有2种类型的细胞,即变形吞噬细胞和色素细胞。变形吞噬细胞形状不定,能伸出伪足,核较大,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丰富。色素细胞具突起,内有紫红色颗粒,颗粒溶于酒精等多种溶剂中,使得电镜下细胞内含有大量空泡,细胞核很少见,细胞器较少。变形细胞离体后可凝集,具吞噬酵母的能力,吞噬能力与温度成正相关。色素细胞具有辅助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7.
中国药茶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茶也称"茶剂",指以饮片或提取物(液)与茶叶或其他辅料混合制成的内服制剂,可分为块状茶剂、袋装茶剂和煎煮茶剂~([1])。"药茶"首见于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卷96"药茶诸方"篇,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时期~([2]),是中医临床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中药剂型,是种别具特色的中药剂型。  相似文献   
88.
不同淹水时间对分蘖期中稻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定植试验,研究了中稻(徽两优6号、两优1128)在分蘖末期受不同淹水时间胁迫后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并同时考察了其产量结构。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两个品种水稻生育期推迟,始穗到齐穗历时增加,且随淹水时间的增加而延长;淹水后短期内植株株高降低,但成熟前7 d时淹水2 d、4 d的处理株高反而略高于对照;植株绿叶数、绿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系活力和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均随淹水胁迫加重而显著减少(淹水2 d处理植株根系活力升高);但经过恢复生长,淹水胁迫后20 d,各淹水处理SPAD值已和对照非常接近,并且一直保持到成熟前7 d,其他各指标数值在轻度淹水胁迫(淹水2 d和4 d)下和对照接近而无显著差异,重度淹水胁迫(淹水6 d、8 d和12 d)下和对照差距缩小,成熟前7 d,由于淹水胁迫早衰严重而差距重新拉大;两个水稻品种减产幅度均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加剧,淹水6 d处理的产量已经降至对照的50%左右,产量下降的原因是总粒数减少、空秕粒数增加和结实率降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腾格里沙漠南缘风积物物源,基于粒度参数分析其空间分布,采用粒度端元分析并与潜在源区对比,结合常量元素法进行了多角度探究。结果表明:黄河北岸沉积物粒度较南岸粗,两岸沉积物粒度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粒度空间分布差异结合风沙活动、地形特征,可表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黄河北岸为南岸沉积物的上风向源区之一; 就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表明,沙漠南缘与祁连山区常量元素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与沙漠腹地差异较大。提取4个端元,多角度分析表明端元1(峰值粒径范围是30~50 μm)为全由祁连山北麓风成沙所组成的沉积体,端元2(100~120 μm)主要由沿黄北岸风成沙和黄河二次搬运所组成。端元3(170~250 μm和15~25 μm)为沿黄以北就地起沙,端元4(300~600 μm和10~20 μm)由黄河搬运沉积物所组成。综上,可认为腾格里沙漠南部边缘区沙物质主要是由黄河、沿黄以北和祁连山北麓所提供。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比较冬种紫云英和水稻秸秆还田对稻田甲烷(CH4)产生、排放的影响,探究冬种紫云英的节肥效应和CH4减排机制。  【方法】  田间试验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高桥试验基地进行,种植制度为单季超级稻‘晶两优华占’。田间试验设置1个不施肥对照(CK)和5个等氮磷钾养分施肥处理:单施化肥(CF)、化肥+水稻秸秆全量还田(S)、化肥+紫云英全量还田(M)、化肥+秸秆和紫云英全量还田(MS)、化肥+秸秆和紫云英全量还田+熟石灰(MSC)。在水稻分蘖初期(2021年6月21日),采用密闭式静态暗箱监测稻田CH4排放通量,通过底座侧面的接口采集田面水溶存CH4,同时每个小区按“S”形随机取0—20 cm土层土壤样品,一份用于测定理化性质,一份用于室内甲烷产生潜力和甲烷氧化潜力培养试验。  【结果】  1)田间试验中,供试稻田CH4排放通量范围为5.70~26.65 mg/(m2·h),虽然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施肥处理的CH4排放通量均高于CK,S、MS、MSC处理的CH4排放通量又高于CF处理,在施肥处理中以M处理的CH4排放通量最低。与S处理相比,M处理减少了13.78%的化肥氮量,折合尿素24.46 kg/hm2,CH4排放通量降低了12.50%。供试稻田田面水溶存CH4浓度范围为70.02~163.58 mg/kg,以MSC处理最高,其田面水溶存CH4浓度比其他处理平均提高了30.68%。2)室内培养试验中,M处理的SOM和总碳含量分别比S处理提高了7.60%和7.55%,DOC含量降低25.99%。M处理的CH4产生潜力和CH4氧化潜力均最低,分别比其他5个处理平均降低61.04%和7.56%,比S处理降低83.16%和5.36%。M处理的乙酸发酵产CH4途径比例比其它5个处理平均降低52.52%,比S处理降低53.49%。  【结论】  冬种并翻压紫云英可替代部分化肥投入,不仅减少了水稻生育早期土壤中的有效态氮,还减少了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因而比秸秆还田更有效地促进稻田增碳和减少CH4排放。紫云英全量还田处理主要抑制了乙酸型产甲烷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