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4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2篇
  17篇
综合类   162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对小型猪皮肤长程涂布的毒性。方法:32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4组,每组8只。每日涂药1次,封包6h,连续8周,比较给药前后的动物外观体征、活动状态、体重增加、脏器系数、血液学常规、血液生化学、清晨血清皮质醇浓度,以及皮肤和内脏的病理改变。结果:低、中、高三种剂量对实验动物血液学常规、血液生化学、外观体征、活动状态,体重增加、脏器系数均无不良影响,涂药部位皮肤和心、肝,肾,肺、胃未见异常。但涂药部位肾上腺皮肤萎缩,血清皮质醇浓度下降,其程度随剂量和疗程增加而加强,停药2周后上述改变均可自行恢复。结论:丙酸氯倍他索引起毒性的靶器官是肾上腺皮质和涂药部位皮肤,剂量增加、时间延长其不良反应也增强,停药后可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42.
小麦RIL群体SSR分子标记偏分离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小麦SSR分子标记偏分离的遗传特性,以普通小麦6044和0135杂交得到的F8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利用具有多态性的76对SSR引物进行群体间分析。结果表明,有15个分子标记表现偏分离(P<0.05),占总标记数的19.74%。这些偏分离标记中有7个标记偏向父本6044,占总偏分离标记位点数的46.67%;8个标记偏向母本0135,占总偏分离标记位点数的53.33%。这些标记在图谱上有两种分布形式,分别为成簇分布和孤立分布。在7条不同的染色体上均发现偏分离标记,其中在3条染色体上发现3个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43.
将Al-8wt%Ni,Al-10wt%Ni两种成分的合金在强磁场中从全熔态和半固态进行凝固,考察了强磁场对凝固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磁场时,在Al-Ni合金中形成了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定向排列的Al-3Ni晶体层状组织,且只有当磁场强度达到某一数值时,才能在合金中形成定向排列组织。从材料的磁各向异性出发,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4.
对于20世纪以来中国报告文学的状况,学界常常用"由附庸蔚成大国"来概括,事实也确实如此.而人们对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和批评的评价则大多以"滞后"而论之.创作与理论为文学的轮之两翼,缺一则不可.  相似文献   
45.
王晖  张珉  张小红  夏兰琴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7):3463-3472
【目的】通过体外饲喂双链RNA(dsRNA),利用RNAi技术沉默麦长管蚜和桃蚜体内细胞色素P450。【方法】采用PCR克隆获得麦长管蚜和桃蚜体内细胞色素P450片段;利用双链RNA合成试剂盒合成麦长管蚜和桃蚜细胞色素P450保守序列的dsRNA;在蚜虫人工饲料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3、5和7.5 ng•μL-1的dsRNA,每个试验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于饲喂后2天、4天、6天、8天统计蚜虫的存活数;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饲喂后目标基因的表达抑制情况。【结果】从麦长管蚜与桃蚜的cDNA中分别克隆细胞色素P450,所克隆片段同源性为90.1%,发现随着dsRNA浓度的增大,麦长管蚜和桃蚜的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升高,最高死亡率可分别达75.56%和64.44%。提取饲喂dsRNA浓度为7.5 ng•μL-1的不同时间段的蚜虫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目的基因被沉默。【结论】利用麦长管蚜和桃蚜细胞色素P450保守序列的dsRNA,体外饲喂后,通过RNA干扰(RNAi),能够显著降低蚜虫体内细胞色素P450的表达水平,直至导致目的基因沉默和蚜虫死亡。  相似文献   
46.
王晖 《农业工程》2018,8(8):72-74
农村环境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大对乡村环境的治理力度。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较多,其中最为严重的是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农业秸秆燃烧和农业畜牧污染等。为有效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需要对乡村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并探讨出有效解决的策略。该文通过对影响农村环境发展因素进行分析,深化乡村环境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7.
开展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是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和品质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茶园生态安全的关键措施。对汉中茶树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研,结合茶区现有的病虫害绿色防控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8.
对小麦6044和01-35及由这两个材料构建的18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的子粒构型性状(粒长、粒宽、粒厚、粒形等)和产量相关性状千粒重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与粒长、粒宽、粒厚都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与粒厚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0.854**),表明粒厚对粒重的影响最大,粒宽与粒长次之。子粒构型性状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粒宽与粒厚的相关性最大(r=0.775**),其次为粒长/粒宽与粒长/粒厚(r=0.754**),而粒厚与粒长/粒厚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r=-0.612**),说明粒形主要受粒长和粒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栽植面积大、树种单一、基因同质性等原因,致使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了出材率。本文对天津地区广泛栽植的黑杨派速生品种"中林杨"、深州杨和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简称转基因741杨)的适生性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在天津地区表现出较高的适生性,是天津地区较为理想的用材林杨树品种。  相似文献   
50.
汉中市水稻主要害虫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汉中的主要粮食作物,二化螟、稻蝗、稻苞虫为汉中稻区常年发生的主要害虫,通过对其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的研究,组装配套形成了"压基数、强健身、栽培避、药械控"的综合防治配套技术并应用,取得了明显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