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76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56篇
  102篇
综合类   489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397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技能竞赛引领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围绕职业技能竞赛,从管理机制保障、竞赛立项与实施、构建校园文化、深化赛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对于促进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饲料因素对鸡蛋风味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产品供应日益充裕,人们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其安全性、营养性及风味等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形成鸡蛋风味的前体物质、影响鸡蛋风味的饲料因素及改善鸡蛋风味的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为进一步了解2014年分离自我国南方野鸟粪便中的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Wide Bird/Hu N/SC1400/2014(H9N2)(WB/400/14)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其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化分析及SPF鸡、SPF鸭和BALB/c小鼠的感染性试验。序列分析显示:该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基序为333PAASDR↓GL340,其中不存在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氨基酸序列特征。该分离株不同基因片段来源较复杂,分别与H9、H6、H4、H1、H11、H10、H3等多种亚型的LPAIV同源性较高,呈现明显的多样性。感染性试验显示,WB/400/14不能够在SPF鸡和小鼠体内有效复制,但病毒感染SPF鸭后能够在部分脏器中检测到病毒的存在,并且感染鸭能通够过咽喉和泄殖腔同时向外排毒,而同居感染鸭仅通过泄殖腔向外排毒,表明分离株在SPF鸭群中具有良好的水平传播能力。本研究为AIV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4.
为探究低温诱导糙皮侧耳菌丝成熟的机制,为糙皮侧耳在实际栽培与生产中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以糙皮侧耳菌株“双抗黑平”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温度诱导处理后糙皮侧耳的出菇情况及菌丝生理指标的变化。设置3种不同温度处理,分别为对照组(25℃)、低温处理组(17℃)、高温处理组(33℃)。结果表明,经低温17℃诱导处理糙皮侧耳后可正常出菇,而25、33℃诱导处理后均无原基形成,无法形成子实体。经不同温度诱导处理后,DAB染色显示处理组中菌丝的染色程度较深。经不同温度诱导处理后,处理组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33℃高温处理组中各个物质的含量最高;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是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菌丝中CAT活性的大小依次为33℃处理组>17℃处理组>25℃处理组;高温处理组菌丝POD活性最高,达到115.63 U/(g·min),但17℃处理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不同温度诱导处理7 d,对照组中SOD活性最高,然而经12 h和24 h处理后,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5.
硅元素作为一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有益元素,能有效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3 a生红枸杞‘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滴灌施肥基础上分别设置叶面喷施硅肥+滴灌清水(T1)、叶面喷清水+滴灌增施硅肥(T2)、叶面喷施硅肥+滴灌增施硅肥(T3)3个处理,并以叶面喷施清水+滴灌清水为对照(CK),探讨增施硅肥对枸杞生理代谢、产量和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施硅处理能有效促进枸杞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及植株的营养生长,增加其叶片的植被覆盖指数(NDVI)和干物质累积量、光合速率(P_n)、水分利用率(WUE)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和叶面喷清水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均显著提高,叶片气孔导度(G_s)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显著提高了16.98%,而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施清水整体的效果不显著,蒸腾速率(T_r)在施硅处理中显著降低;增施硅肥可以显著改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对维生素C(V_C)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显著增加高达133.61%,但枸杞的总酸含量在各施硅处理下显著降低。枸杞的产量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施清水、叶面喷清水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叶面喷施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依次显著提高了3.46%、13.00%、24.57%,以叶面喷施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处理下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为35 270.8元·hm~(-2),增幅为26.73%,产投比为1.85。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通过增施硅肥能有效改善枸杞光合特性,提升枸杞产量,改善枸杞品质,尤其采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的方式对枸杞的生产应用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给排水系统的水表设置及给水支管敷设,排水管道敷设,室内消火栓系统等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67.
为建立区分猪种布鲁菌S2疫苗株接种奶牛与布鲁菌自然感染奶牛,BLAST比对分析羊种、牛种、猪种、犬种、沙林鼠种和绵羊种6种布鲁菌基因序列,发现repA—related基因是猪种布鲁菌与牛种及羊种布鲁菌的差异基因。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repA-related基因片段,克隆并原核表达得到了布鲁菌repA—related融合蛋白,以repArelated蛋白建立间接EI.IsA检测方法。用repA—related蛋白间接ELISA检测猪种s2疫苗株接种动物血清为阳性,检测牛种和羊种布鲁菌自然感染动物血清为阴性。repA—related蛋白间接EusA能从试管凝聚实验(SAT)及常规ELIsA检测阳性的奶牛血清样本中,区分出s2疫苗接种牛与牛种布鲁菌感染牛。  相似文献   
68.
王晶 《新农业》2014,(6):39-37
<正>2014年2月,生猪价格低于成本线,养殖户对后市灰心失望,国家收储预案启动尚未有明确时间安排,预计3、4月生猪市场行情依然低迷。市场概述2014年2月,全国生猪市场供应加大,需求无明显提高,生猪收购价下降。辽宁地区生猪存栏量较大,出栏量增加,市场需求小,生猪收购价格下降明显。仔猪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69.
采用全自动曲线分析仪测定了猪源发酵乳杆菌X6的不同接种量、不同初始pH的生长曲线;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该菌的抑菌能力,探讨该菌在不同高温下的存活时间;在体外模拟了该菌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接种量1%、初始pH 5.3的条件下,该菌的生长情况最佳;该菌能够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该菌在50、55、60℃处理2min时,存活率分别为99.19%、91.94%、80.65%;该菌在人工肠液和pH 3.0的人工胃液中存在4h后活性几乎不受影响,活菌数在109 CFU/mL以上,说明该菌具备作为益生性饲料添加剂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70.
FeCl_3盐析法提取牦牛血中G型免疫球蛋白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eCl3盐析法对新鲜牦牛血中的G型免疫球蛋白(IgG)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FeCl3溶液浓度、pH值、反应温度及氯化铁溶液浓度与pH值交互作用对IgG提取量有显著的影响.FeCl3盐析法提取新鲜牦牛血中IgG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4.06℃,氯化铁浓度为2.67mmol/L,pH值为4.36,反应时间为1.78h,在此条件下IgG的提取量为8.28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